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山河之撞 山河之撞 撞出个山西

导语:山河碰撞,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滚滚黄河,一路向东,奔腾而来, 撞上吕梁山后转头南下, 出军渡,过壶口,下龙门, 在地图上清晰地刻画出山西的西部轮廓。 山河之撞,石破天惊, 不只为山西划界, 更撞出了表里山河的灵气, 撞出了三晋大地的性格。 也许正是这种灵气, 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无数奇迹, 从黄河岸边点燃中华文明的第一把圣火, 到佐证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陶寺遗址, 再到

山河碰撞,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滚滚黄河,一路向东,奔腾而来, 撞上吕梁山后转头南下, 出军渡,过壶口,下龙门, 在地图上清晰地刻画出山西的西部轮廓。 山河之撞,石破天惊, 不只为山西划界, 更撞出了表里山河的灵气, 撞出了三晋大地的性格。 也许正是这种灵气, 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无数奇迹, 从黄河岸边点燃中华文明的第一把圣火, 到佐证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陶寺遗址, 再到明清晋商曾经「 ”汇通天下”的辉煌, 无不令人仰止。 也许性格决定命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山西爬坡过坎, 一路前行, 回头看时,猛然发现, 这不正是那种特有性格所造就的吗? 1 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起点。 此时,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显得平静温顺,然而内心深处却激流滚滚,块垒迭出。 如同改革开放之初,当那份《关于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出台时,山西为自己绘制了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发展蓝图。 三晋大地没有辜负这份蓝图。 从那个「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时代走来,山西创造了无数辉煌。 山西常以「 ”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为荣。 据统计,70年间,山西累计开采煤炭约190亿吨,外调约130亿吨。 随着时代变迁,多年「 ”重结构”的发展下,山西「 ”累了”。 曾经的好风光,一度变得满目疮痍;从前蓝莹莹的天空,戴上了「 ”黑帽子”;哗啦啦的汾河水,也不再清澈甘甜…… 痛心之余,山西开始反思。 转型,成为不二选择。 2 经过千里跋涉,黄河来到了吕梁山南端。 这里山大谷深、塬岭相连,它似乎知道前方将是一场殊死搏杀…… 面对资源型地区转型这个世界难题,山西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吗? 从新石器、铁器、煤炭等最早使用,到战国时期率先变法图强,再到改革开放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这块农耕文明最早兴起土地上一直有着革旧鼎新的优秀传统。 这份基因决定了转型面前,山西不会退缩。 从经济结构调整一路走来,山西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考验,有人说经济结构越调越重,有人说陷入了「 ”资源诅咒”的怪圈,但是转型信念从未动摇,决心一直坚定。 这是一份「 ”山西特产”。 2018年9月16日,太原,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开采设备的沙盘供人参观。 70年来,右玉的历届县委县政府带着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把一个风沙肆虐的「 ”不毛之地”变成了「 ”塞上绿洲”,铸就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 ”右玉精神”。 正是这种执着,山西转型迎来机遇。 在经历了数次「 ”转型之痛”后,山西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转型之路。 这一次山西没有再让机会从指尖溜走,明确了「 ”能源革命排头兵”「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定位,走上了一条壮大新产业,汇聚新能源,打造新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 3 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仔细看黄河曲连环,湾套湾,百折不回,永远向前。 山西的新转型之路,走起来很艰难,却很扎实。 无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还是能源革命排头兵,没有创新一切都玩不转。 一部科幻作品《三体》,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习惯于从历史中寻找信心与智慧的山西人,终于有了现实「 ”偶像”。 人们再不必怀疑这片土地上拥有的想象力。 山西太原,太钢不锈钢精密带材生产基地 当太钢研发出「 ”笔尖钢”、生产出全球最宽最薄「 ”手撕钢”时;当百度在阳泉市建成亚洲最大的大数据中心、无人驾驶基地时;当潞安集团从按吨卖煤到论克卖油,由「 ”卖炭翁”变身「 ”卖油郎”时…… 山西放声高呼「 ”我们不只有历史的辉煌”。 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山西煤炭产业走上「 ”减、优、绿”之路,3年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近9000万吨,煤矿数量首次降到1000座以内,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超过57%;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30%,光伏发电基地规模全国第一。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服务业已然成为山西经济第一大产业,连续4年占据经济总量半壁江山,一煤独大的格局已经改变。 新转型给山西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2018年,山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4 听着传唱百年的「 ”走西口”那凄婉的声腔,飘荡在九曲连环的河面上,弥漫着一种离别的苍凉,感受到一份创业求存的决心。 山西人的骨子里从来就有走出大山阻隔的冲动,回首500年晋商发展史,可以说,既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商帮创业史,更是一部恢宏壮阔的山西开放史。 如果说,示范区建设和能源革命是山西新转型的重头戏,那么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就是这部戏的「 ”高潮”。 能否走出去、能否引进来,成为检验山西新转型成败的关键。 这一次山西交出的答卷足够惊艳。 山西率先启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变「 ”企业办”为「 ”政府办”,用一纸承诺代替一筐材料,企业自行办理的审批事项压减80%。 来自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一组数据显示,承诺制改革前一年,当地出走企业近1000户;改革以来,新增入驻企业4000余户。 2018年,全省进出口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倍,已有30余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来山西投资。 一年里,山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翻番,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10倍。 同时,山西品牌产品正不断走出国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平遥国际电影节影响越来越大。内陆的山西,已经走向开放的前沿。 汹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 撞击着群峰耸立的吕梁山, 这水与石的较量, 成就了美丽雄奇的千里黄河画廊, 塑造了这一方人的性格, 并见证着这里 昨天、今天、明天发生的一切。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王子墨 编辑:邢妍妍 孙小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王朝外戚干政是如何造成的 为何两汉会因此灭亡 古代王朝外戚干政是如何造成的 为何两汉会因此灭亡下一篇:诸葛亮打仗时 诸葛亮打仗时 为何总要坐在轮椅上 这体现了他的大智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