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有关肇庆的历史题 有关肇庆的历史题

导语:以下关于肇庆历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1.肇庆市历史历史遗迹肇庆是古代岭南本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大约14万年前肇庆就有人类活动;大约一万年前,已经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有锄地农业、畜牧养殖、织布和高级制陶。我国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既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又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肇庆是

以下关于肇庆历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1.肇庆市历史

历史遗迹

肇庆是古代岭南本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大约14万年前肇庆就有人类活动;大约一万年前,已经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有锄地农业、畜牧养殖、织布和高级制陶。我国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既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又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

肇庆是著名的岭南县,历史悠久。早在南岳的时候,安阳的洛岳郡守王就北上建都于枫溪。赵佗打败安阳王后,苍梧国作为南越国的下属国建立在凤溪地区。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高要、肇庆市、高明及三水西、云浮东等地设立高要县,隶属苍梧县。县名来源于中国的高要峡谷,高要峡谷以其高山流水而得名。隋黄凯九年开始设端州,治高要、段曦等九郡。大冶三年,州废,端州改新安县。唐武德年间,天宝元年改高要县,甘源元年改端州。直到北宋傅园三年,宋徽宗赵霁因即位前为王,以端州为“隐宅”,于是在端州设立兴庆军。郑和三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他亲自赠御书《肇庆府》,自此改名肇庆。

肇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点,历史文化灿烂。有梅安、岳城龙牧祠堂、崇西塔、宋城墙、越江楼、李杰楼、文明塔、黄岩洞、太新桥、高要龚雪、德清龚雪、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周其坚故居等300余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据研究,肇庆是粤语的发源地!星湖风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最近被评为全国十大文明景区首批示范点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很美。七座山峰耸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泊。整个景点被水、亭台楼阁、波光粼粼的岩石和泥泞所包围。它是一种美丽的景观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天下仙景”的美誉。近年来,七星岩景区8公里的堤路和7座岩峰被新装饰上了各种霓虹灯,再现了一个“夜星湖”。鼎湖山,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翡翠”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肇庆是岭南本土文化的发源地,是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的发源地,是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最早交汇的地区之一。它曾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被称为“岭南名县”。汉丁原六年,汉武帝开设“过趾刺史”,辖岭南郡375年;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到清朝乾隆十一年,肇庆在两广总督府居住了183年。1583年9月,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如自鸣钟、日晷、世界地图等来到肇庆。1585年,他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花仙寺”,并绘制出版了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山海地全图”。

从古至今,肇庆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汉代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陈琴、陈垣,唐代第一个两广状元莫玄青等。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咏,日本高僧荣睿,佛教禅宗慧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健,革命先驱孙中山,北伐名将叶挺,在肇庆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

2.影响肇庆历史的重大事件

肇庆是岭南名县,历史悠久。早在南越时期,洛岳郡守安阳王就北上建都于枫溪。赵佗打败安阳王后,苍梧国作为南越的一个属国建立于丰溪。汉武帝南越定居后,高要县设在高要、肇庆、高明、三水西、云浮东,属苍梧县。高要峡谷以其陡峭的峡谷和齐腰的水而得名。隋黄凯九年开始设端州,治高要、段曦等九郡。大冶三年,端州被新安县取代。唐武德年间,天宝元年改高要县,甘源元年改端州。直到北宋傅园三年,赵霁与端州轮流称王,才登基。郑和三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改名肇庆。意思是“开始带来好运和欢乐”。肇庆一直是西江流域的政治中心。西汉丁原七年,汉武帝在高要设盐官,是全国36名盐官之一。西晋太康二年,晋武帝在高要设立西江总督公署,管理西江流域土著民族事务。梁六年,南朝统治岭南十三州。在担任西江太守、高要太守期间,从李、廖等地征兵,积蓄力量。后来他在北方入侵侯景,在公元557年建立了陈朝。明嘉靖四十三年,两广总督公署由广西梧州迁至肇庆,至清代乾隆十一年才迁至广州,历时182.1646年,在肇庆组织军民抗清。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置道路,如巡昭洛路、巡昭扬路、巡广昭洛路等。大部分道路位于肇庆。1912年后,肇庆先后设立了肇罗军政分署、昭阳罗警卫室和西北军绥靖委员会办公室。1936年,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署成立,辖12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庆一直是高要县、肇庆市人民政府和肇庆区行政公署的驻地。1988年3月,肇庆改为省辖市,辖端州、鼎湖区,从肇庆市抽调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德清、云安、封开云浮、罗定、云安、新兴等4个县级组织,也成立了云浮市。截至目前,肇庆市辖端州、鼎湖区,高要、四会市,广宁、德清、封开、怀集县,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肇庆信息

肇庆简介

肇庆市,素有西江明珠之称,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回归线贯穿其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度。它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和风景旅游城市。

肇庆古称端州,宋元年改名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好运和欢乐”。唐代文学家李咏,唐代留日僧荣睿,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革命先驱孙中山,叶挺,都在肇庆留下了足迹。这座城市有300多个历史和科学研究遗址。

星湖风景区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星湖水面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山峰,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湖里有山,山里有洞,洞里有河,到处都是风景。湖光山色秀丽,素有“岭南第一奇观”之称。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设的大型“东方禅林”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鼎湖山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它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和宗教朝圣为一体的“活的自然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立了指定的“人与生物圈”生态研究站。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青云寺,隐藏在亚热带雨林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在端州市,以宋代城墙、邳韵楼、梅安、越江楼、崇禧楼和李杰楼为重点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使肇庆成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环城高速公路为连接线,兖州包公庙、鼎湖、四会镇山、怀集燕燕、封开龙山风景区、德清岳城龙牧祠堂形成旅游网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它每年接待500多万中外游客。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肇庆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自古以来,它也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点,一直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赵霁和包公也来过这里;近代成为两广总督公署驻地。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写过“众生平等,万物有情”八个大字。悠久的历史也造就了肇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市区有一条浩浩荡荡的河流,两个映着蓝色的湖泊,三峡争险,四座高楼,五楼的李斗,六座小山,七块岩石和八个洞穴,它们相互协调。城外,德清县岳城龙牧寺,封开县龙山,怀集县燕燕,广宁县珠海大观,四会市珍山,鼎湖兖州,九龙湖,肇庆壮丽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肇庆丰富的产品让来肇庆的游客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满载而归!

4.肇庆地方志

秦始皇二十六年肇庆属南海县。

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并在全国设立郡县。南海县位于今两广,土遂为县尉,石路为郡,肇庆属南海县。

始皇三十三年,肇庆属南海县、桂林县。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建立湘县、桂林县、南海县,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

端州区以东,四会县以西,德清县以北交叉。肇庆东属南海县,西属桂林县。南海县下属六县之一的四会县,是肇庆最早的县。

西汉高祖元年肇庆,属南岳。刘邦灭秦,召汉。

原南海县尉去世,龙川命赵佗代郡,尉秦末合并桂林郡和襄郡,建南越国,肇庆属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刘邦任命刘甲劝说赵佗归汉,封赵佗为南越王。

传说赵佗晚年喜欢在野外打猎,曾在林云县南部猎过一只白鹿。白鹿过新年,赵佗在白鹿被猎杀的地方修建了白鹿梯田。

白鹿台遗址位于新兴县城关镇。肇庆历史人物:汉代名儒陈琴、陈垣,唐代第一个两广状元莫玄青。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日军对偷袭珍珠港有多大胜算 “仙人参谋”: 6艘航母损失2艘应该能赢 日军对偷袭珍珠港有多大胜算 “仙人参谋”: 6艘航母损失2艘应该能赢下一篇:在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女子做生意的例子比如开店 在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女子做生意的例子比如开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