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血战橄榄林:十字军骑士对拜占庭的康多罗斯大捷

导语:橄榄林血战:十字军骑士战胜拜占庭的康多罗斯。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1204年,号称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浪潮中被吞没。随着王室残余在海对岸的尼西亚建立流亡政府,许多分布在欧洲部分的希腊地方势力

橄榄林血战:十字军骑士战胜拜占庭的康多罗斯。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1204年,号称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浪潮中被吞没。随着王室残余在海对岸的尼西亚建立流亡政府,许多分布在欧洲部分的希腊地方势力也面临生死抉择。他们在原则上不认同法兰克征服者的拉丁文化,自然要以各种手段予以抗争。 拜占庭后裔将和法兰克人进行持续百年的抗争 在这个非常关键的窗口期,十字军内部的冲突也给局势增加了新的变数。作为主要策划人和出资方的威尼斯共和国,只对沿海的重要据点感兴趣。所以,大部分希腊地区将交由来源复杂的十字军进行内部消化。虽然有不少人注定返回国内接受荣光,但总有无地骑士和贵族的次子们需要安置。新建立的拉丁帝国,也必须有支撑上层建筑的封建化中坚。因此,在内部彻底吵成一团前,法兰克人也意识到自己必须拿下更多土地。 萨洛尼卡成为了十字军攻占的第二个希腊大城 与此同时,缓过神来的希腊人开始尝试各种自救行动。在暂时反攻君士坦丁堡无望的前提下,他们以原有的地方政治框架为蓝本,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自治势力。在后来形成稳固居民的伊庇鲁斯、莫里亚和特拉比松之外,靠近帖撒利的萨洛尼卡和南方的伯罗奔尼撒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自罗马帝国后期开始,这些传统区域的自治权就被彻底回收,但终究还是因为后来的军区制改革而获得了少许恢复。 残存的拜占庭地方军纷纷开始了自救行动 于是,十字军与拜占庭地方势力之间,又很快就爆发了新的冲突。首当其冲的便是规模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市--萨洛尼卡。这座最早由马其顿大将卡山德所建的战略重镇,在中世纪也是帖撒利军区的首府。虽然因屡次遭到阿拉伯和诺曼海盗的洗劫而内迁,但依然是希腊境内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但也是因为这层因素,让当地的拜占庭守军完成充分准备前就遭到围攻。最终,十字军在威尼斯人的协助下破城而入,并建立起他们第二个拉丁化国家--萨洛尼卡王国。 新的十字军还在通过海陆两个方向进攻希腊南部 然而,仅仅一个帖撒利地区,还是不够满足军功贵族们的刚需胃口。在权力和土地分配争执结束前,新一波征服者又开始分兵南下。他们的目标是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他们的首领是名叫威廉的法国骑士,总共不过700名法兰克骑士与骑马军士。虽然有一支小规模的舰队予以支持,但船上的意大利步兵显然不可能在即将爆发的战斗中帮上忙。但拜占庭基层动员机制的破败,还是给了他们以很大便利。 十字军的分队往往由骑士和他们的军士组成 此后的南下之旅,对于这支小型法兰克骑兵军团来说是有惊无险。虽然拜占庭曾以军区制挖掘地方上的武装动员能力,却因为长期的战损而遭到沉重打击。加上集权化帝国习惯将精锐抽调去大城市布防,也使得广大乡间的城镇缺乏足够的自卫实力。在面对威廉这支不足千人的部队时,大部分地方都选择了投降避免损失。许多因过往战争而废弃的要塞,反过来成为法兰克征服者修缮后驻屯的新基地。 后来建立伊庇鲁斯君主国的 米哈伊 但绝非所有的希腊地头蛇都愿意就此偃旗息鼓。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部,一个名叫米哈伊的贵族站了出来。由于具有拜占庭皇室血统,他在地方上有着不同于普通地主的号召力。通过联系地方官员等手段,米哈伊将原希腊军区的残余力量动员起来,凑出了5000人的抵抗军部队。这个规模相当于军区制额定下的5个军团,对日薄西山的希腊帝国来说绝非易事。考虑到已有近半个希腊军区的地盘陷落,米哈伊显然是将地方上的剩余战力都挖掘出来。 伯罗奔尼撒半岛属于之前的 希腊军区 当威廉率部进入半岛上的美塞尼亚平原,米哈伊也选择主动出击迎敌。两军在名为康多罗斯的一大片橄榄林附近布阵,并随即发生了激烈冲突。尽管拜占庭一方具有近10倍的人数优势,却在持续时间不长的战斗中全面落败。这同样是双方军事水平与动员机制差异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希腊各地都很常见的 橄榄林 威廉的部队由100名法兰克贵族骑士担任绝对核心。他们的重骑兵冲锋战术,已经被包括希腊人在内的众多对手所认可。以至于在十字军时代的拜占庭军队中,经常可以找到雇佣的西欧骑士和他们的后代。余下600名骑马军士,大都来自贵族家庭的庶出分支。有的是还没有获得正式册封的青年骑士练习生,有的则是没有继承权的职业军人。虽然可以在战时充当步兵,但骑马作战的能力也不含糊。更要紧的是,他们都有为个人利益而奋勇作战的动力。 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国 军队实力也持续下降 米哈伊的部队核心,是军区制时代的地方贵胄。他们是帝国册封的贵族官吏,也是军区长官的私人卫队成员。但他数量并不足以代表整个拜占庭式军队,能力也比不上源源不断被招募来的外族佣兵。虽然有学习西欧式的骑兵战术,但社会结构与文化氛围的本质区别,还是让他们无法将自己变成合格骑士。这也是拜占庭皇帝需要不断招募北欧人、意大利人、诺曼人和法兰克佣兵的根本原因。至于众多依然顶着士兵头衔的普通人,也因为经济崩溃而无力维持战力。不仅缺乏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也无法为自己添置好的武器。虽然还能依照技能被划分为重装步兵、弓箭手和其他辅助性力量,却在实质上缺乏进行高烈度作战的能力。 部分希腊贵族也主动学习西欧的骑士战术 于是,拜占庭与西欧骑兵的经典对抗画面,又在伯罗奔尼撒上演。面对众多敌人的法兰克骑士,义无反顾的向着对方发起高速冲击。他们的身后与两翼,还有实力稍差但不至于掉链子的军士负责协同掩护。数百人的队伍,可以分为几个前后部署的小型方阵,以连续不断的冲击摧残战力羸弱的希腊对手。对于很少面对此类威胁的南部希腊军户,这样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一旦法兰克人发现自己无法立刻冲破队形,就会调头撤往后方重组。其他小型分队会在这时接替其战斗位置,继续给对方以巨大压力。 骑兵水平的差距 决定了拜占庭军队的屡战屡败 至于水平参差不齐的拜占庭骑兵,也在冲锋速度、马上格斗和战斗意志方面都居于下风。他们的反击很容易变成法兰克人对自己的反包围,并因溃败而引发全军的连锁反应。一旦穷追猛打的骑士,跟着他们冲入步兵阵列间的缺口,就足以为同伴打开瓦解整支敌军的胜利之门。拜占庭骑兵的落败,也会将步兵队伍的脆弱侧翼暴露出来,任由西欧来的骑战高手们肆意发挥。 战后建立的亚该亚公国旗帜 最终,5000人的希腊军队法兰克骑士们的反复攻击下败退。由于踩踏和来不及逃走,相当部分的士兵被追杀至死。米哈伊和他的卫队一起,居于全军的最后方位置。在发现战事不利后,也迅速撤离现场。留下众多凑集起来的武器、粮秣和马匹,成为威廉扩充军队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整个美塞尼亚的防御也就此瓦解,坐等征服者逐个接收城镇。 大部分伯罗奔尼撒地区将落入亚该亚公国之手 由于规模有限,康多罗斯橄榄林之战的名声并不响亮,但其结果还是让前拜占庭势力从伯罗奔尼半岛上大量撤出。虽然还有居于南部沿海的莫里亚在苦苦支撑,却已挡不住威廉在当地构建起新的亚该亚公国。米哈伊也放弃了在南方继续抵抗的希望,转而逃到希腊西北部的伊庇鲁斯山区,在那里开始从长计议。显然,传统的拜占庭军事技术和组织形式,已经不可能挡住更有朝气的西欧式战争艺术。 复国后的拜占庭帝国 也不得不依靠西欧雇佣兵作战 尽管法兰克人的一系列拉丁国家,将在若干年后被反攻倒算的希腊人和其他势力所折服,但拜占庭式军事文化的衰落已彻底成为定局。往后的巴尔干地区,无论胜者或败家,都要尽可能的募集西欧士兵、采纳西方的最新军事科技。最没有财力来完成转型的拜占庭帝国,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清四帝 三清四御是谁 三清四御之上是什么下一篇:「 ”排名迷”们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混淆争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