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清朝后期八旗兵为何不堪一击?清军入关后八旗兵去哪里了?

导语:为什么晚清八旗不堪一击?清军入关后八旗去了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看看。众所周知,清朝的立国靠的是八旗绿营的实力,但是清朝入关后这些八旗绿营去了哪里?其实主要分为两个势力,一个是关八旗,一个是江南八旗,江南绿营。海关八旗和绿营驻扎江南。关八旗大多自力更生,但

为什么晚清八旗不堪一击?清军入关后八旗去了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看看。

众所周知,清朝的立国靠的是八旗绿营的实力,但是清朝入关后这些八旗绿营去了哪里?

其实主要分为两个势力,一个是关八旗,一个是江南八旗,江南绿营。海关八旗和绿营驻扎江南。关八旗大多自力更生,但如何生存?

一、江南八旗绿营收入来源

清代八旗绿营官兵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当局发放的粮食和铜。以八旗驻军为例。在江宁等驻防,派以上,将军以下,属官班,按等次领戴银、戴米。

比如一般戴银180两,戴米90石,副组长105两,戴米52石5桶,派60两,30米石。雍正以来,将军、副将等高级官员都得到了连银的额外补给,是戴正常工资的几倍甚至十倍。

此外,一些派驻江宁的官员也有工作分配和地租的收入。据档案记载,顺治初年,左翼四旗官兵驻扎江宁时,“巴三将军及侍郎向四旗会首领及侍郎执额,皆分田,而防务、小琪学堂及兵士不分。巴三将军的那份田地分给了后来接替的将军和副指挥官。"

《秦鼎八旗志》也说:“四年的称号是驻江宁旗人给园三十至十天”,即每人分配约六十至一百八十亩土地。这批被清当局查封的旗田,很可能来自前明政府或贵族庄园,但具体位置不详。

骑田地租年总收入3990两,具体分配如下:“江宁将军一员,年银830两;江宁的副总指挥有两个成员,每人每年拿银222;左翼协会领导四名成员,每人每年获得银220;左翼有24名成员,每个成员每年有82银。”

清朝时,在江宁驻军任职的人,一直局限于四旗左翼官员。康熙时期迁居江宁的四旗右翼官员没有得到土地,也没有地租收入。

Ii .八旗普通官兵的生活

八旗绿营官员收入远高于士兵。其实清朝官兵的生计主要是针对后者的。八旗制下,旗人世代为兵,朝廷按月分粮分铜。他们不能从事农业、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由于人口增长等因素,原有的固定粮食消费逐渐不足,士兵日益贫困,造成了八旗的生计问题。

八旗兵的士兵俗称“钱粮”,包括铜、银、铜米。清初,驻守江宁、京口的骑兵每月打2银2石5桶,步兵每月打1银3桶。铜米的分布分为自然色和折叠色。最初,江宁驻军是每年“托自然色十个月,折色两个月”。米石本色在于滁州、全椒等14县,屯米收的钱数除去,每石赐银七钱五分”。

雍正元年开始,正月至四月分发土大米,其余八个月分发白银。5-10月份的铜米是122元一石,11-12月份的铜米是7元5分一石。因为米价时有波动,一旦米价贵了,钱也入不敷出。“不善于谋生的士兵,会立刻低价卖四个月的米和石头,然后在收不到米的时候高价买下”,所以“吃了不少苦头”。

当时驻军士兵11月、12月、闰月的铜米只有7元5分钱一石,比其他月份都少。“铜米量不出,连市场价都贵,兵士们也是捉襟见肘。”。乾隆十六年三月,第一次南巡江宁的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此后,驻守江宁的将士,在十一、十二月间换了颜色,都施了恩。按照第二个和第三个月的例子,他们给了银子一两块钱。”只有这样,士兵的生活才能略有改善。

但江南八旗兵长期享受和平,逐渐滋生出铺张浪费等陋习。乾隆初年,京口旗营“兵士虚浮,不独吃喝,更兼赌博,不顾富贵,知法纪”。金钱和食物的有限收入很难满足旗手追求奢华生活的需求。

3.清朝是如何应对人口骤增的八旗的

八旗兵数量相对固定。随着江宁、京口旗营人口的倍增,清代中后期每个士兵需要供养的家庭数量逐渐增多,直接导致士兵生计的困境。清廷为了缓解全市人口压力,采取了迁都、减员等多项措施。雍正八年,清廷将江宁八旗的800“丁羽”转让给浙江乍浦。乾隆二十二年,江宁旗营一批“涂陈汉人”被迫为民摇旗呐喊。这些“陈汉人”,又叫“老汉人”,是康熙二十二年从北京迁到江宁的外衣的后裔,被转移到右翼满族黄征、郑弘、朱虹旗。

此时,当局下令“江宁无主,无主查资”的涂层人挂旗,意在摆脱负担,减轻负担

经济压力。

乾隆二十八年,清廷将数千名官兵及其家属迁至京口。然而,满洲八旗的人口仍在扩大。据统计,嘉庆二十年,江宁驻扎“士兵共4666人,每个士兵家庭男女23670余人”,总人数28300余人,平均士兵6人。道光年间,京口驻防官员51人,士兵1692人。当时八旗男女老少九千多人,每个士兵要养活五六个人。

士兵的粮食和铜是普通旗手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士兵死亡,家庭的孤儿寡母就有麻烦了。清初,驻守江宁的士兵“举家入京以防意外”,对驻防地的影响有限。乾隆二十一年后,他不再派家眷进京。“家里士兵多的时候出事有空缺的地方,家里没什么可养的,也没什么生计。就是历任将军在出现空缺的情况下,首先有工作给家人,能补上的可以补上。如果家里没什么可选择的,就把空缺当成公共空缺,在于炮手,工匠役,步甲,养兵,闲补。尽管如此,得到空房的人每个月都会分发银米来帮助提供空房,以支持它。”。

但是这种临时改编的方法也有一些弊端:“家庭成员的空缺可以弥补,另设一个公开的空缺名称,与定制不一致。并且给缺的人弄一便士的粮食,这样就可以分开养两个家庭,又不用为经营不善买单。”。嘉庆二十一年,当局决定用八卦洲的部分租金供养供养供养家属。当时有2113名妇女和孤儿,其中“16岁是大嘴巴,总共1660张嘴,每个月给400便士,15岁是小嘴,总共153张嘴,每个月给200便士”。一年总共需要7615串200便士,但差距高达60%以上。这样的资金缺口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

四.清朝缓解八旗生计的措施及效果

为了缓解八旗的生计问题,当局千方百计扩大财力。清朝初年,江宁的旗地和旗产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商业,自乾隆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旗地租给百姓。乾隆三十二年以后,满城正阳门外的教场地被租出去,乾隆三十三年中山牧场的柴山也被租给了百姓。乾隆三十六年,驻防八旗购买长江八卦洲作为公产供应柴火。

此外,八旗的田地被广泛出租以换取租金。自乾隆十二年以来,八旗的田地被广泛出租。短时间内,江宁等地驻军的财政压力确实有所缓解,但从长远来看,仍不足以完全解决旗民的生计问题。以江宁为例,毕竟新增税额有限,不能满足旗营的需要。另外,江宁的旗地正式归八旗所有,驻军士兵没有自己的土地。各种旗地收入也由政府控制,多用于官兵公务开支、八旗官学经费、武器保养、孤寡人口维持等公共事务。但普通条幅的收入并没有显著增加,士兵的贫困趋势也没有得到遏制。

事实上,有趣的是,与八旗的尴尬相比,绿色露营者更富裕。绿营兵没有八旗兵那么严格的受旗约束。他们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农业、工业、商业等其他职业,很容易在士兵和人民之间改变身份。比如嘉庆时期的狼山镇标,就铜量而言,不及八旗守备,但“营中无闲散”,士兵家属能够自食其力,不依靠士兵谋生。所以在清朝中后期,绿营士兵的生计问题没有八旗严重。

由于兵薪不足,兵荒,战斗力迅速下降,在太平天国起义中的表现自然不堪一击。可以说,清代江南八旗的衰落也标志着清朝衰落的开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恃才放旷 揭秘杨修并非死于恃才放旷 而是死于不忠?下一篇:《快把我哥带走》中的甄开心的扮演者是谁 王旭东个人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