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清朝疏解北京人口:鼓励退休官员回原籍养老

导语:缓解城市人口自古就有。明清时期,为了调节北京城市人口规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人口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救济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自发分散,明太祖被迫迁徙后,原元大都地区大量居民流失,仅9.6万人。此后,人

缓解城市人口自古就有。明清时期,为了调节北京城市人口规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人口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救济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北京志·人口志》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自发分散,明太祖被迫迁徙后,原元大都地区大量居民流失,仅9.6万人。此后,人口的恢复和增长主要得益于大量的新移民,如军民和长城外的军民。到洪武八年,为14.3万。永乐十九年,朱迪迁都北京后,以南京为例,北京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市。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的城市人口一直在增加。嘉靖后期至万历前期,北京城市居民约13.4万人,明朝中后期北京总人口约68万人。如果加上驻扎在北京的士兵及其家属,以及直接为朝廷服务的皇城内外的百姓,北京人口在万历六年就达到了17.9万户,85万人。按内外城市62平方公里的面积计算,城市人口密度大幅增加,达到13710人/平方公里。

网络映射

清朝的首都北京,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城市管理体制,包括内城、外城、城三个区域单元。但顺治初建都北京时,在内城“分八旗守御宅”,将内城汉人的官商迁到外城,促进了兵民离城。由于大量旗人迁入和北京内城被占领,以及北京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八旗户口在内城的迅速扩散,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为11.7万户,55.6万人,其中内城八旗人口约为8万户,40万人。随着政权的稳定,北京的人口一直在增加。据《北京人口志》记载,乾隆末年,北京内外城约有15.74万户,74万人。到光绪八年,北京人口分别为21.8万人和108万人,人口密度为17419人/km2,形成了“户口众多,等待粮食的人众多,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们,没有多余的资本给他们”的局面。

为了缓解北京人口增长的压力,明朝朝廷在弘治年间开始逐步缓解北京人口,并在隆庆、万历年间继续实施各种措施调控北京人口。从雍正到乾隆,清朝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人口。

明朝弘治年间,驻军开始外迁,以减轻北京人口供养的压力

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医官迁都,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了缓解城市的军事人口,加强对外防御,弘治时期,北京京畿道研究所的军士开始迁出,守卫和居住在边境。沿长城建立了九个军事重镇,然后在北京西北部增加了长平镇和镇堡镇,带领研究所的大批官兵保卫边防。大部分是军人和农民,战时作战,平时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京郊及周边地区的地名,称之为“营”、“堡”、“卫”,与警卫站的军士迁离首都,留在边境有关。

清朝雍正二年,八旗兵及其家属开始迁出。第一,逐步放松对首都官兵的严格集中管理,在郊区分别用黄、黄、白、红、白、红、蓝、蓝旗建房,并尽快把一些内城的士兵转移过来和他们呆在一起。到乾隆中期,清政府已在四郊修建了4.8万多个军营,八旗子弟入京人口约8万人,9万多户。比如乾隆十四年,在香山设立建瑞营,有正式职员等家眷2000余人。乾隆三十五年,有一个靛厂火器营,有1700多个兵营和官房。

网络映射

二是流动闲散旗人迁居北京或东北。雍正二年,京师新城、固安官地341公顷用作井田,使失业旗人得以耕种。乾隆二十一年,闲散旗手又被解除职务。原计划3000户分六面旗,每年派出一面旗,每面旗500户,仍按旗分摊。而且规定“有家庭的要选,有家庭的要送”,不允许家属留在北京。据《清史录》记载,京旗有3000多名闲人从北京迁到拉林和阿列克丘卡,共有5户,共计1.5万人。

三、汉军旗手一部分会“为民旗”,占领州县。康熙后期,部分汉军部下的青年被允许“为民摇旗呐喊”,但数量不多。到乾隆初年,不仅汉军青年,汉军八旗兵本身也成为旗民占领郡县的对象。清末,京师八旗人口的贫困迫使清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京师七旗的监禁,规定“允许八旗出国经商,把书送到国外”,“允许八旗与当地人通婚”。“放宽禁令,以取得四人各的工作,以谋生”的政策,不仅改变了首都旗手“非学者,非农民,非工人,非商人”的局面,而且依靠国家的工资维持生计,也达到了疏散内城旗手,缓解清政府财政经济压力的目的。

总的来说,这一措施对缓解明清时期首都的人口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是北京古城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

明朝开始劝说外国难民返回,整顿海关,严格控制对北京的占领

明初,朱迪称帝,为了巩固政权,他采取移民政策,大量的军队、民众和商人进驻北京,充实北京和北京的人口。然而,随着人口的膨胀,那些移民成了救济的对象。第一,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移民回国。比如根据每户人口和距离,给予一定的路费和安置费,所以很多人愿意回国。短短几年,很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大部分都是山西移民。二是整顿通关,遣散无家可归者。《史明史·货殖》载:“在当地作坊,在城市附近。”也就是说,城门外的街道及其附近是“封闭的隔间”,一般是指城门外两三英里范围内居民的聚集场所。这些地区也是大量商人和失业者的聚集地。隆庆执政以来,朝廷命顺天府会同武城军区部整顿关厢内外,并命所辖大兴、宛平两县配合,重点整顿永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关厢,因为这四个门都位于京城东南西北方向,门内外聚集人数最多。特别是德国的外国海关隔间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顺天府制定了相应的整治政策:没有“北京籍”的,必须迁到离北京几百里的地方;房子可以拆了。如果你愿意手办出去,可以得到一些补偿。有“付费许可证”的,“经营者不得超过五人,超过的予以裁减”。经过几年的改造,到万历初年,每个关厢内外的居民数量大大减少。

清初,由于民族压迫、京师圈地、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北京谋生,导致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清朝时,首先严格控制长期在北京居住的外来人口,保险制度是根据流动人口确定的。租私房的客人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担保人,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户主。“官方会按月核对日期,让他们一个个查循环目录,详细提问,不让来历不明的人进来。”第二,将流离失所者复员回原籍。雍正初年就提出“吃京师流民,查人口,送京师回老家”。从此规定“闲着没事就回避。只有等着被造的人,在读书的人,在交易生理的人,才能听听他们在北京的生活。”直省的人不允许在首都居住,就在宛、大二县居住、占住,造成“舜天、宛县土著少,各省人来京长期居住,再占住”的现象。一方面限制了外围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另一方面加速了大、宛县人口的机械增长。

网络映射

但乾隆中期以后,清政府限制直隶人口入京的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乾隆初年,乾隆皇帝意识到“流民自己寄钱谋生也很难”。这是清政府对灾民寄钱问题认识的一个重要转变。到咸丰年间,根据《清文宗圣旨》,“流民中谋生者,多为对故土土地无所依仗之人,但必受打压而归,即归故里,至今无业。”由此可以推断,从乾隆中期开始,对流民的驱逐逐渐放松,导致流民有机会在北京就业,占领北京外围城市。当时,除了来自两个首都城市的移民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山东、山西、南京等地的人。

在清朝,官员被限制派遣官员到首都,并被鼓励回家养老

清朝也有针对特定官员和小吏的减免措施。康熙中期,每一位京官都被革职、退休或革职,并被催离。后来,他虽然对罢官、退隐、忧官有自己的宽容政策,但实际上也是囿于套路,即使留在京城,也占据了达、宛两县。所以在乾隆中学,“在达、万等文人聚集的县,难免会有土人混杂”。至于各部的政府官员,服务五年后,都是严令回乡;如果你躲在首都,或者未经允许来到北京,你就不得不要求内疚,于是就成了一种制度。

根据清朝的退休制度,年满60岁的官员可以退休。退休官员一般都回老家养老。只有少数高级官员可以留在北京,但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北京回国。比如广西临桂人陈鸿谋,被调到北京任吏部尚书、工业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最后去了东哥大学。甘龙三十六年,他因病去职,年事已高,但想长期留在北京。乾隆皇帝亲自劝他回国,并为他的欢送会设宴。同时,经过他家乡的地方官员要照顾好20英里内的行程。陈鸿谋深深感激皇帝,10天后带着30多名家人和仆人回家。乾隆皇帝的这一举动,让很多退休、退职的官员放弃了长期留在北京的想法,离开北京回国。这些出于政治原因的政策也减缓了首都人口的机械增长。

明清时期缓解北京城市人口的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的承载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我们今天缓解北京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要明确人口救助的重点人群。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推崇“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商业人口相对较少。作为帝都的守备部队,在明清时期按都城人口比例逐渐增加,成为支撑压力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北京有很多与首都定位不匹配的功能,相应的人口承受压力太大太重。因此,要突出消除非资本的作用,用产业救济带动重点人群的救济。第二,坚持人口救助的有效路径。人口解构要敢于坚持有效的路径和方法,不能时不时的改变。我们不应该害怕有权有势的人,因人而异。如果大量北京官员被辞退、退休、离职,要形成一个机制,鼓励他们回乡养老,减少长期居住或送到北京,他们也要上上下下,形成自觉的习惯和风俗。三是协调人口救助的区域协调。古代有北京、京畿道等地区的合作。现在已经建立了行政分中心,京津冀协调发展。只有做好区域联动,才能真正缓解非资本功能,实现北京人口适度承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首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崇祯到底死于何处?景山自缢处不过是个象征下一篇:潜水队在海底发现古城遗迹 竟是意想不到的奢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