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狄膺 孙本文:「 ”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

导语:孙本文:「 ”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是中国早期社会学领军人物,曾长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 ”中国社会学社”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时,孙本文

孙本文:「 ”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是中国早期社会学领军人物,曾长期担任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 ”中国社会学社”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时,孙本文出任第一届理事长,可见其在中国社会学领域中的地位。 孙本文 孙本文字时哲,原名斌甫,因仰慕孙文而自改其名,江苏吴江人,189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一个书香世家,其祖上大都是秀才出身,父亲是私塾先生,曾担任过新式学堂的教师和校长,孙本文自幼随父习读《百家姓》、《千字文》、《诗经》等传统启蒙读物。 孙文本于1906年入读吴江县「 ”明体学堂”,一年之后又转入吴江县江震小学读书,1909年考入位于苏州的「 ”江南两级师范学堂”,当时师范学堂是可以免除学费和食宿费用的,孙本文深受家庭的影响,希望自己将来也从事教育工作。 1915年,孙本文从已经更名为「 ”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在自己母校任教,但其不满足于当一名小学教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在江南地区颇有名气又减免食宿费的「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但当时南高师因刚恢复办学,只招预科生和专科生,遂又将求学目标锁定为北京大学。 1915年9月,孙本文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当时入学考试题目非常深奥,仍然采用前清考进士「 ”殿试”策问体裁,许多考生面对考题都无所适从,但孙本文却能从容应对,不但顺利入学,而且还得了全额奖学金,解除了学费上的后顾之忧,因为孙本文已于1913年与吴钜儒结婚。 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始建于1912年,1914年才开始正式招生,是中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被称为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孙本文与冯友兰、稽文甫等人都是同班同学,老师主要有康宝忠、陈汉章、刘师培、黄侃等人。 北京大学哲学门第一届师生合影 其中以康宝忠对孙本文影响最大,康宝忠于1916年在北京大学首设社会学课程,用中文讲授社会学,被学界誉为是「 ”中国第一位社会学家”,因为在此之前,只有外籍教授讲授过社会学课程。 孙本文通过康宝忠教授介绍,开始接触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亨利·吉丁斯的「 ”同类意识论”,并喜读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埃尔伍德的著作,但非常可惜的是,康宝忠教授于1919年11月突发疾病而英年早逝。 孙文本曾担任哲学班班长,他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始终考取第一名并免交全部学费,由于对社会学兴趣浓厚,因此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曾与同学傅斯年、张申府、狄膺、杨亮功等共同发起成立了「 ”北京大学消费公社”。 1918年夏,孙本文从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毕业,当年毕业生仅有13人,孙本文、冯友兰均以甲等成绩毕业,所不同的是,孙文本以社会学见长,而冯友兰则以哲学立世。 孙本文北大毕业时合影 孙本文于当年9月应聘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担任国文教员,并兼授哲学概论等课程,两年后在兄长和弟弟的支持下,于1920年秋参加了江苏省公费留美生考试,由于只有两三个留美名额,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但孙本文以深厚的学养功底高中榜首。 1921年4月,孙本文与潘菽、吴有训等人结伴在上海乘「 ”南京号”邮轮赴美,入读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和社会调查,并兼修教育学理论,1922年6月即获得伊利诺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随后又入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 1924年7月,孙本文转入纽约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彭德尔教授指导下,撰写完成了《美国对华舆论之分析》博士论文,这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心理社会学方面的专著。 1925年7月,孙本文获得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于当年9月到美国社会学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整个中国学界像孙本文这样接受了中外名校完整学历教育,也是不多见的。 《社会学上之文化论》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科学,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社会科学之一,起源于1838年的法国,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自从十九世纪末由外籍教师传入中国,期间经历了并不平坦的发展历程,既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 但以中国人的视角和理念,常把社会学归于冷门学科,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不被国家和民众所重视,但当年孙本文以社会学研究为志向,并最终成为中国社会学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1926年初,孙本文学成归国后曾在私立大夏大学短暂执教,1926年9月又应李登辉之聘出任私立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复旦社会学系始建于1925年,但是在复旦公学时代,就曾有人开设社会学讲座,也有人称王宠惠是中国人讲授社会学第一人。 复旦大学旧址 孙本文很快就在复旦大学崭露头角,不仅教学十分出色,而且经常发表学术文章,并相继出版了《社会学上的文化论》、《社会问题》、《社会学ABC》、《人口论ABC》、《文化与社会》五部社会学专著,在学界引起反响,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社会学ABC》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通俗读物,出版之后曾风靡一时且经久不衰。 1928年9月,孙文本与吴泽霖、吴景超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社会学学术团体「 ”东南社会学社”,1930年2月8日又在「 ”东南社会学社”基础上发起成立了「 ”中国社会学社”,第一届理事会由孙本文、许仕廉、吴景超、吴泽霖、陈达、陶孟和、潘光旦、游嘉德、钱振亚等9名社会学家组成,孙本文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每年在南京、上海、北平举行一次年会,并创办了学会刊物《社会学刊》,由孙本文亲自担任主编。 孙本文参加第一届年会 1929年2月,孙本文应张乃燕校长之聘出任国立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组建社会学系,此后即长期主持社会学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是其学术上的黄金时代,曾先后发表了社会学专著20余部,其中《社会学原理》更是一部社会学的入门典籍,被学人认为是「 ”同类书籍中无出其右者”,也被国民政府教育部列为「 ”大学丛书”,是当时大学社会学系的通用教材,多次被再版发行,至今仍被许多大学社会学系列为重要的参考书籍。 孙本文的《社会心理学》被中国学界誉为社会学领域的扛鼎之作,而《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四册是中国第一部对社会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不朽之作。 《现代中国社会问题》 孙本文其他代表性著作还有《当代中国社会学》、《社会思想》、《近代社会学发展史》、《世界社会学之派别及其现状》等,而由其担任主编的著作就有5部之多,此外还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孙本文的著述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社会学宝库,也奠定了中国社会学的基础,被誉为「 ”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 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大学各学科领域分别遴选一位最杰出教授,全国共有30位优秀教授当选,并由教育部直接聘任,这些人被称为「 ”教授中的教授”,月薪为600银元,另有不菲的车马费,与当时大学校长待遇相同,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里,国家能够专门拿出一笔不菲的经费,以奖励中国最优秀的教授,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这一群体的殷切期望,而孙本文是社会学领域唯一的当选者。 孙本文全家在重庆时合影 但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中央研究院于1948年遴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时,社会学学科进入候选人名单的有陈达、陶孟和、潘光旦、凌纯声、吴景超,而孙本文竟然没有进入候选人名单,最终当选为第一届院士者只有陈达和陶孟和。 孙本文创立了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并长期担任系主任一职,但即便在那个年代,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也是几起几落,孙本文曾为保留中央大学社会学系做过不懈努力,1930年5月至1931年底,孙本文曾应蒋梦麟之邀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而孙本文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依然在中央大学兼课,由此可见孙本文对社会学的热爱。 孙本文 1932年9月至1934年2月,孙本文应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邀出任教务长一职,他所提出的唯一任职条件,就是要求罗家伦恢复中央大学社会学系。 1941年7月,顾孟余出任中央大学校长时,孙本文被聘为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兼附中校长,顾孟余与孙本文有师生之谊,孙本文在北京大学求学时,顾孟余是北大文科德文门主任,孙本文一生淡漠官场,但是只要与社会学和教育有关的工作,孙本文都极力去尽职尽责做好,他也曾是「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9名董事之一。 孙本文参加基金会会议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南京城下,时任中央大学校长周鸿经及其他校领导不辞而别,全校陷入群龙无首状态,而国民政府教育部也试图将中央大学迁至福建或台湾,在这种复杂和动荡的局面之下,孙本文挺身出任中央大学维持会主席,以自己的勇气和担当,替自己的学生周鸿经收拾残局,并率领全校师生日夜护校,等待和迎接南京的解放,将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完整地交给了新政权。 孙本文与夫人吴钜儒合影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正式接管了中央大学,当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由梁希教授出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孙本文的老同学潘菽于1951年7月出任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被拆分,以金陵大学原校址作为南京大学校址,而原中央大学四牌楼校址则留给了南京工学院,社会学系被撤销,教了一辈子社会学的孙本文被迫改行教授其他学科,曾经在世界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社会学彻底消亡,许多优秀的社会学学者被打入冷宫,甚至被打成右派。 孙本文夫妇与抗美援朝归来的儿子合影 已是花甲之年的孙本文不再被重用,甚至被迫对中国社会学进行全面地批判和反思,并彻底否定自己一生所学和所教的社会学,不但批判国际社会学领域里的学说和学者,更重要的是要剖析自己的社会学的教学生涯,与过去的一切彻底划清界限。 当年「 ”教授中的教授”如今只是一名普通教授,其所获政治荣誉也仅是江苏省政协委员,当社会学在中国得以逐渐恢复之时,孙本文已经是耄耋之人了, 并于1979年2月21日在南京逝世。 孙文本文集 孙本文是中国社会学最主要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其名字却长期湮没在岁月中,除了社会学领域学者和社会学专业学生之外,普通民众很少有人知道孙本文的名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韩国教会 韩国是基督教国家吗?原来只是假象,且近年已出现退潮下一篇:二战名将100排名 二战名将一德国篇著名将领帝国老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