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他是秦国的大恩人 他是秦国的大恩人 却惨遭车裂 他究竟得罪了谁

导语:他是秦国的大恩人,却遭遇了车祸。他得罪了谁?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时光已过千年,如今只看贾谊这篇《过秦论》都能感觉到这位始皇帝的

他是秦国的大恩人,却遭遇了车祸。他得罪了谁?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时光已过千年,如今只看贾谊这篇《过秦论》都能感觉到这位始皇帝的气势,那是一种天下唯我独尊的霸气,不需要刻意显露,都足以令世人震颤,六国俯首,外番降服。 始皇帝的气势来自于他心中的底气,而他的底气来源于秦国的锐士,来源于秦国强盛的国力,而这一切,得益于秦国的法律,秦国法律的制定者是商鞅,他奠定了大秦的根基,让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转眼间成为一个人人惧怕的强国,他成就了秦国,当然,秦国也成就了他。 商鞅不是他的名字,他本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儿子,姓公孙氏,祖姓姬,名鞅,人称公孙鞅,年少时就喜欢法律,最初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当个中庶子,官职不大,但是能和公叔痤经常在一起,卫鞅也是借此和公叔痤学习。 一次公叔痤重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问公叔痤百年之后接班人的事,公叔痤很认真的对魏惠王说:「 ”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 ”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痤召来公孙鞅,道歉说:「 ”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公孙鞅说:「 ”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终于没有离开魏国。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 ”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难道不是糊涂了吗?” 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西边的秦国,年轻的国君嬴渠梁在招募人才,怀揣着梦想的公孙鞅离开了魏国,踏上了西陲小国秦国,此时的秦国和嬴政时代的秦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秦国也曾经辉煌过,在春秋时代,秦穆公,重用百里奚,成为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之一。但好景不长,秦国后面经历了几代昏君,整个秦国被折腾的够呛,秦国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不堪重负。 秦孝公嬴渠梁以及他的父亲秦献公都是有志向的人,秦献公更是打了一辈子仗,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收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可大魏国在经历了李悝变法,拥有吴起训练的魏武卒,实力远超其他国家,更是远远超过贫穷落后的秦国,如果不是秦国位置险要,而且秦人的死战,秦国早就被灭国了。 公孙鞅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下见了嬴渠梁,为了试探这位年轻君主的真实想法,公孙鞅先后三次以帝道,王道,霸道来试探,最后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制定完善的法律富国强兵。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 ”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法令;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 ”讲得好。”公孙鞅说的话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借鉴。 想变法就要动士族的奶酪,我们都知道,动人家的东西,人家是要反抗的,老士族自然不会任由公孙鞅胡作非为,不过万幸的是公孙鞅有一个好的领导,能够坚定不移的支持他完成变法大业。 秦国的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相反,是暗流涌动,险象环生的,第一步就是取信于民,秦国几代乱政,百姓已经不相信官府了,这就造成了法令在秦国无法下达的尴尬处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孙鞅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徙木立信,成语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赘述,徙木立信后,百姓终于再次相信了官府。 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有: 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 , 轻罪用重刑; 废除旧世卿世禄制,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 ”本业”,以商业为「 ”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有: 废除贵族的井田制,「 ”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 ”凡三十一县” ,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 ”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公孙鞅的法律制定是根据秦国当时的情况来制定的,有些法律在今天看来,有些不人道,有些显得落后,但对当时的秦国来说,这些法律是先进的,是能够让秦国富强的。秦国靠近戎狄部族,很多地方落后于中原文明,公孙鞅制定的秦法,让秦国人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衰落走向强盛。经过变法后的秦国,军事实力直线上升,终于打败了强盛的大魏国,收回了魂牵梦绕的河西之地。 如果事情都是如此顺利,公孙鞅就不会被车裂了,上天总会找些事情,秦孝公的太子嬴驷犯罪了,按律当杀,但太子乃是国家储君,所以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嬴虔和公孙贾被刑罚,一个丢了鼻子,一个被划破了脸,这样的处罚虽然不会让他们死,但是却让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失去了颜面,所以他们怀恨在心。只是他们还不敢动公孙鞅,不,此时可以叫商鞅了,因为在公孙鞅带领秦国锐士打败魏国,收回河西之地后,因功劳封赏了商于之地,人称商君。 作为一个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人,商鞅为了完成自己的变法大业,得罪了很多人,很多权势滔天的人,之所以他能一路走下来,要感谢一个人,一个用自己的肩膀帮他抗住了风雨的人,那就是秦孝公嬴渠梁,这位英明的君主,知道商鞅能为秦国带来什么,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秦国的变法,包括他的兄弟,儿子,只要阻挡秦国变法富强,都可以舍弃。这对君臣朋友相知相爱,共同扶持着,终于完成了变法,秦孝公完成了他的愿望,商鞅完成了他的志向。 天塌了,英明的秦孝公被病魔击败了,也可能是他太累了,他背负了太大的压力,自打他登上秦王的位置,他就肩负了整个秦国的希望,心如铁石也经不住日夜煎熬,为了收回祖宗丢失的河西之地,为了摆脱天下卑秦的处境,他费尽了心力。他的死对某些人是噩耗,比如商君,他的知己就要离开他,他的守护者无法再保护他。可对某些人是天大的喜讯,秦国那些被商君新法打压下的老士族,平日里龟缩着,还有公子嬴虔,公孙贾等人,都像饿狼一样对商君虎视眈眈。 太子嬴驷登王位,不久后嬴虔诬告商君谋反,出兵镇压,商君兵败被杀,死后尸身被拉回咸阳,被秦惠王嬴驷实行车裂,一代人杰就此殒命。秦惠王杀商君一是为了平息老士族的怒火,二是为了拉拢公子嬴虔,至于有没有三或者四,不好说。 商君虽死,商君的新法却被秦惠王以及后世几位君王传承了下来,没有向其他国家的变法者那样身死法灭。 如贾谊所说:「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创业的艰难,在商君和秦孝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幸运的是他们遇见的是彼此,不幸的是他们离开的时间不一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哪些?都有着怎样的意境下一篇:汉武帝是刘邦的什么人 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相比,谁在功绩上更胜一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