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汉朝历史剧 电视剧《三国机密》到底是鲜肉流量剧还是历史还原?

导语: 首先从盔甲角度来说,电视剧《三国机密》中的盔甲,已经算是比较写实的了。上图是汉代的两档铠,虽然三国时期的两档铠甲片没有这么细密,但是总的来说结构样式也算

首先从盔甲角度来说,电视剧《三国机密》中的盔甲,已经算是比较写实的了。上图是汉代的两档铠,虽然三国时期的两档铠甲片没有这么细密,但是总的来说结构样式也算是比较复原了。

从盔甲形制来说,虽然有一些小细节不对,但总的来说形制还算正确,已经是相当还原了。至少真的是按汉代到魏晋时期的盔甲去还原的,但也有个别由道具师凭借自己审美,随便自己东拼西凑设计的超时空盔甲。

比如这张图中的盔甲,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属于道具师凭借自己审美随便自己东拼西凑设计的超时空盔甲。相比比较靠谱的盔甲,武器就比较愁人了……上图的汉剑就是淘宝爆款所谓的八面汉剑。

我们先了解下战汉时期剑各部位的名称。特别说明一下,上图中剑柄“后”这个结构多为青铜剑中出现,是为了方便缠绳的结构,因为青铜剑多为铸造,“后”铸造起来更方便。但是铁剑多为锻打,“后”这个结构就比较难做出来了,所以铁剑中已经看不到“后”这个结构。我们可以看看更多的出土汉代剑。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出土的汉代剑镡。汉代剑的剑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护手,也都很短很窄,跟淘宝上汉剑不太一样。中国剑护手都不大,这是使用方式决定的。中国剑很少去硬挡硬格,护手相对就没那么重要。而且虽然汉代铁剑出土量不少,但是从汉代中期以后,剑就不是军队的主流装备了。环首刀取代了剑在军队中的位置。西汉《礼记》记载:“剑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所以早在西汉,剑已经沦为士族显示身份的用具了。

可以看到,汉代剑的剑镡都很细,而像电视剧里那么大块的剑镡,只是累赘,没法用。同时,汉代剑剑柄缠绳当然也没电视剧上的这么花哨。同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保存比较完好的汉代剑的剑柄可供参考。

最后我再说下汉代剑的剑鞘和装具,电视剧里是这样的:

非常明显能看出来,电视剧里的剑鞘和装具,跟汉代一点都没关系。汉代佩剑方式叫做璏式佩戴法,这是中国古代战国到两汉时期都在使用的方法。装璏,也就是剑鼻,即鞘背的剑扣的剑,直接将带穿过璏的方孔束系起来就好。

可见,战汉时期剑的剑鞘上的的装具只有璏和摽。而电视剧里的剑鞘上的装具可以看出,首先没有璏,这种剑鞘的佩戴方法是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使用的双耳吊挂法,即刀鞘上两个穿绳的耳用来栓绳挂在腰带上。这种佩戴方法最早是公元前五世纪萨珊波斯就已经使用了,在南北朝时才传入中国,然后一直沿用到现在。显然,汉代根本没出现这种方式。

存世的汉代剑剑鞘多为漆鞘,这和电视剧上的木本色区别较大。因为木头如果受潮粘上血什么的就很容易开裂变形,所以一般汉代时期剑鞘都会上一层传统天然漆来保护剑鞘。总之,电视剧中的汉剑,无论从剑刃、剑柄、剑鞘、护手、装具各个方面来说,都跟汉代剑有所差距,只是淘宝爆款的档次,毫无诚意。

上面也提到了,汉代中后期,环首刀就已经是汉代士兵制式武器了。三国时期也依然沿用着汉代环首刀的样式,这种样式甚至一直沿用到唐代。我们来看一下汉代环首刀是什么样子。汉代环首刀的样式一直都是直刀,即便是有弧度也是刀尖微微向前的内弧刀。但是电视剧中剧照确实这样的:

可以看到身后背景中士兵所用的刀明显不是汉代直刀样式,这种外弧弯刀是突厥人首先使用,然后传入中国的。在三国时期,不存在这种弯刀样式。

这张剧照中背景的士兵拿着的长戟,形制也错得离谱,这是战国时期青铜戟的样式,春秋战国时期的戟是戈加装一个矛头,是分体的。

而青铜戈的结构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青铜质地比较脆所形成的样式。但是到了汉代,进入铁器时代后,汉代铁戟就已经没有这么宽厚了。

上图为汉代铁戟,可以看到和电视剧中的长戟戟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而且,汉代铁戟最显著区别的就是没有了“内”这个结构。三国时期的长戟自然也不可能反而复古倒退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样式。所以电视剧《三国机密》中的武器是完全不写实的。

总之,其实虽然道具问题很多,但进步还是很大的。简单一句话,现在来个小鲜肉就有流量的影视圈环境,有人想复原汉甲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地区 对於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麽重要意义下一篇:如意公主和李世民 李世民爱如意公主吗 历史上他们之间的爱情又是怎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