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玄武门之变十大功臣的结局 玄武门之变十大功臣的结局

导语:玄武门之变十大英雄的结局。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感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喜欢的话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编哦!谢谢大家~~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册封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统一天下。其实李建成在中枢处理政务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惜,遇上了自己的二弟这个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大BUG,李唐的天

玄武门之变十大英雄的结局。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感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喜欢的话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编哦!谢谢大家~~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册封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统一天下。其实李建成在中枢处理政务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可惜,遇上了自己的二弟这个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大BUG,李唐的天下多一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特别是武德三年的洛阳、虎牢之战,一举击溃李唐面前最强大的两个对手——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使得统一天下变成了时间问题。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与此同时,秦王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李世民对权力的向往。夺权路上,无论谁来阻挡,哪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自己也会将其彻底消灭。 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是秦王麾下的武将集团成员,玄武门之变后,这些主要的参与人都得到了封赏,其中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段志玄、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秦琼等十人更是入选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他们的人生也是悲喜各异。 长孙无忌 李世民的大舅哥,一直追随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在玄武门政变之后长孙无忌以功第一,封刘国公,后徙齐国公、赵国公。他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所以李世民临终将李治和朝权托付给他。但在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由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以及武后趁高宗体弱擅权,与武氏结怨。后遭武氏宠臣许敬宗以谋反罪名诬陷,全宗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削爵、遭流放至黔州,不久被迫自缢身亡。 杜如晦 杜如晦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讳,他对齐王李元吉说:「 ”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时称「 ”房谋杜断”中的「 ”杜”就是指杜如晦。 房玄龄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玄武门之变时,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封梁国公,司空,总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逝。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 ”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 ”房杜”。 高士廉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舅父。玄武门之变时,因功升任侍中。贞观五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来还担任太子太傅,辅佐皇太子监国。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病逝,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昭陵,后又追赠太尉。太宗评语: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 尉迟恭 尉迟恭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他在玄武门前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而后东宫和齐王府二千援兵赶来,猛攻玄武门,关键时刻,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级赶到示众,东宫、齐王府士卒遂溃散;之后又身穿铠甲手执武器,直奔海池,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被评为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曾于宴会之上因议论军功打伤某宗室将领。晚年闭门不出,炼制丹药自服,最终得享天年。 段志玄 段志玄早年与父亲客居太原,后从高祖起兵,隶属李世民部下,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累升至秦王府右二护军。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此事也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政变的重要因素。李世民登基后,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贞观十六年病卒,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 ”庄肃”。 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叔父,高祖起兵晋阳,拜统军,平霍邑、破临汾,又在桃林生擒隋主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李渊称帝,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武德九年,长孙顺德参与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击讨李建成余党。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十月十八日,赐封长孙顺德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赐以宫女。唐太宗对长孙顺德比较信任,有时为了处理政事,就让他夜宿于中书省。贞观元年十二月,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与李孝常来往,受到牵连,取消原有官职。贞观二年又起用长孙顺德为泽州刺史,恢复其爵位和食邑。后来又因犯法而被免官。不久病故。赠荆州都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追封为邳国公。永徽五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侯君集 侯君集早年人比较浮夸,学弓箭学不会,还号称自己有勇武。后来加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逐渐被李世民赏识,得以参与各项事务的谋划。被封为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玄武门之变前,他和尉迟敬德是鼓动唐太宗最积极的两人,事变中,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帝位后,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赐邑千户,后又封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因李世民念旧,故而留一子以继侯君集香火,并且时常到凌烟阁观侯君集画像而哭。 张公谨 原为王世充属下洧州长史,与刺史崔枢一同降唐,任邹州别驾、右武侯长史。后在徐世积等人的推荐下成为秦王府幕僚。626年,李世民欲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但又犹豫不决,便命人占卜以测吉凶。此时,张公谨从外而入,将占卜的龟壳扔在地上,并道:「 ”占卜是为决定疑难之事,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能够停止行动吗?”李世民深表赞同。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瑾有勇力,「 ”独闭门以拒之”。七月,张公谨升为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后助李靖伐突厥,擒颉利,屡有战功,封邹国公。贞观六年四月辛卯日,在襄州都督任上,张公瑾病死,时年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谥曰襄。贞观十三年,改封郯国公。 程知节 程知节,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太子李建成忌惮程咬金,因而向李渊进谗言,于是李渊派遣程咬金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 ”大王被剪除左膀右臂,必定不能保全自己。我有死而已,希望您能快些自保!”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官拜太子右卫率,随后又迁升为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高宗麟德二年二月七日,程咬金在长安城私宅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号襄公。 ​ 秦琼 秦琼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 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在任徐州都督时去世,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秦琼被追封为胡国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砂锅米线的由来或者传说~ 砂锅米线的由来或者传说~下一篇:中国古代英雄人物故事 中国古代英雄人物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