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中国医药大王靠一味中药赚得数亿 中国医药大王靠一味中药赚得数亿 今年入700亿仍坚持不上市

导语:杨紫茳制药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医药行业百强榜榜首,利润和税收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其掌舵人许任静却一直不愿意让其上市。徐零负债不上市的智慧得到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其背后团队的强大高效执行力是其信心来源。

中医巨头盲目使用中药赚了几个亿,却依然坚持今年700亿的收入不上市。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有许多大型民营企业没有上市,如郑伟国际、华为和青山控股。但是大型民营企业既不上市也不负债的很少,因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确实需要资金支持。如果自身造血不足,就要依靠外部输血来使自身快速发展。但是,第二类民营企业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许创办的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以来,杨紫茳实现了零债务。“我们提议不贷款经营,这是最好的之一,很少有公司能做到。”许对说道。

今年8月,在沪召开的2018年全国医药行业信息年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百强榜”,杨紫茳医药集团连续四年荣登百强榜榜首。据了解,杨紫茳制药的利润和税收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累计实现产值和销售额分别达到703.32亿元和700.88亿元,产销量和利税均比上年增长18%以上。这一成就也使杨紫茳药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虽然杨紫茳制药四年来一直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冠军,但其生产和销售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后续增长仍然强劲。从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可以算是国内优秀的民营企业之一。然而,许任静作为杨紫茳制药的掌舵人,仍然不愿意让它上市。他说:“我只想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尽职尽责。”

事实上,徐零负债不上市的智慧也得到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徐做出这些行为的信心就是他背后团队的强大高效执行力。追根溯源,许背后的高效执行团队也来源于自己。

许1944年10月生于江苏泰州。他早年在军队服役。1966年5月退伍后,许进入泰兴县港口仪器厂工作。在仪器厂工作七年多后,许任静于1971年带领一批人创办了泰兴港工农制药厂。当时它的企业性质是镇办工厂,也是杨紫茳制药的前身。

工厂成立之初只有一个小私房,生产设施设备很简陋,主要是缺钱。为了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许带领手下修建了六间平房。当时他也是工厂的负责人,一个瓦工,一个建筑工,一个搬运工,这和陈泽民在三全食品开三全厂的时候很像。然而,经过最初的建厂艰辛,他的小药厂终于起来了。

许在创业之初,主要生产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后来他慢慢转向板蓝根颗粒的生产,也让他的药厂成功生存下来。那时,他们一年可以生产几十万个产值。1977年,由于国家规定,禁止在乡镇开办药厂,只有一个县可以开办。于是许任静找到了泰兴县的领导。后来,徐港工农制药厂与泰兴轻工业局下属的长江化工厂合并,成立泰兴制药厂。也正式通过这种做法,许任静成功地为自己的制药厂投保。

1981年,四川发生水灾,许制药厂为支援生产了大量板蓝根药材。从此,板蓝根王的绰号在许任静不胫而走。从此,徐制药厂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985年扬州制药厂上市,许任厂长。今年,许制药厂的年产值达到1600万元。为了促进药厂的进一步发展,许还引进了一批中国药科大学的毕业生。到1988年,杨紫茳制药厂已率先使江苏医药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创造了80年代生产、销售和利润连续8年翻两番的经济奇迹。

事实上,许在的创业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90年至1992年,许任静因诬告陷害受到不公正待遇,离开了新开发的杨紫茳制药厂。许任静离厂三年多,杨紫茳制药厂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1993年,许任静被平反并复职。然而此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杨紫茳制药厂陷入了无法承受的损失200多万元的境地。为了挽救企业,许任静对杨紫茳制药厂展开了自己的改革。

经过一番梳理,许任静发现,在他离职期间,工厂并没有推出畅销的新药,如果只使用板蓝根和另一种略畅销的药物,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于是,许走上了求医之路。经过一番调查,许任静找到了深入研究脾胃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董建华。于是,许任静经过三次就诊,终于得到了董建华开的治疗胃病的药方。

1993年,在董建华的合作下,许的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冲剂,一年后,该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也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收入增加了1亿。2005年,《人民日报》对82万网民进行了调查,董建华制作的苏伟冲剂荣获“中国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第一名,是治疗胃病的良药。

第一次尝到甜头后,许根据老中医的经验研制出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冲剂;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向恩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研制出苏黄止咳胶囊;并根据中医世家蓝医生的临床经验,开发了百合片等一系列中药新产品。这些疗效独特的优秀中药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医宝库的宝贵遗产得到了重生。

2003年11月,许推动制药厂成功改制,也使其在后续发展中更加灵活,同时员工的积极性也更高。

事实上,许任静在国内干得不错,在国外也是积极部署。早在2000年,杨紫茳制药就成立了国际业务部,负责进出口业务、对外投资建设和资本运营。2010年,许投资3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建成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成功通过欧盟GMP认证,也为制药进入欧盟市场开了一个方便之门。

现在,徐也在积极投资创新和,现在他每年在的投入超过10亿元。巨额投资也带来了不错的回报。杨紫茳制药拥有1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已获144项发明专利,制定了184项国家药品标准,并将5项中草药标准纳入欧洲药典。

制药的成功也让许成为亿万富翁。在最新的胡润百富榜中,徐以380亿元的身家排在中国富豪榜的第62位。值得一提的是,药业上市前在许有那么多财富。如果其公司走向资本市场,其个人财富将不得不飙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7734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早已销声匿迹 现状出人意料下一篇: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四大千古奇谜:第一个曾吓跑很多日军 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四大千古奇谜:第一个曾吓跑很多日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