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满清柳条边之祸:饥民杀入皇城 满清柳条边之祸:饥民杀入皇城 沙俄夺百万土地 苏联刁难新中国

导语:本文介绍了满清时期的柳条边封锁政策,以及该政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文章指出,封锁政策导致东北地区人口严重不足,制约城镇和经济的发展,帮了俄罗斯一把。直到1895年,东北地区全面开禁,柳条边终于成为历史。

满清柳条边的诅咒:饥民进帝都,俄罗斯强占百万土地,苏联刁难新中国。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清初,中国东北地区「 ”荒域废堡,败瓦残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授官例》,允许各地流民出关开垦无主荒地,清廷还给予垦荒者口粮、种子、耕牛等,对有突出贡献的带头人授予官职。关内的大批农民开始流向辽东。 但是,满清是一直把东辽河流域和长白山地区看成是他们所谓「 ”祖宗肇迹兴王之所”、「 ”龙兴之地”的,更主要的还是施行封禁政策。在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兴建堤防和壕沟来保卫盛京,「 ”插柳结绳,以界蒙古”,谓之「 ”柳条边”。最早的所谓「 ”老边”,建于1638至1661年间,以威远堡为中心点,南至凤城,西南到山海关,全长1950公里,设有军兵把守的边门16座。 而到了1668年,《辽东招民授官例》索性被废止了,清廷不再鼓励农民出关开垦。从理论上讲,即使再有汉人到了东北,也不能获得新的合法土地所有权,很难在东北落户生根。 与此同时,所谓的「 ”新边”也开始由宁古塔将军主持修筑。这道新的人为障碍,从威远堡向东北一直筑到吉林市,全长690公里,设有边门4座,自1670年至1681年历经十余载才告完成。 「 ”柳条边”内外均设立禁区,限制民众的进出。出关者,旗人须持满文票,汉人须持汉文票;进关者,则由专人搜检是否夹带人参、皮草等。「 ”柳条边”保证了皇室围场及八旗封地的安全,也维护了其在该地区垄断「 ”参山珠河之利”的经济地位。 这种彻底的经济垄断和地理封锁持续了一百多年。 1792年至1820年间,关内水灾、旱灾频发。这一时期的清廷充分展现了它的两面性:一方面,为了减轻自身负担、分流难民,它放松了禁令,允许灾民前往柳条边外的东北各地谋生;另一方面,面对规模空前的难民大迁徙,它又顾虑重重,惊惧之余便重申了封禁政策。反复不定的政策导致巨量难民无处投奔,失控的形势酿成了1813年的癸酉之变,天理教教众攻进了紫禁城,华北平原各省一片糜烂。 更加严重的是,满清虽然一定程度地防住了关内的汉人,却反过来帮了俄罗斯。封锁政策导致东北广大地区人口严重不足,制约城镇和经济的发展,外兴安岭及黑龙江一线武备松懈。1858年至1860年,沙俄借着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大举进犯柳条边外多处领土,并成功得到了外兴安岭及库页岛等处共计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永久失去日本海的出海口。 逐渐醒悟过来的清廷,于1873年局部开禁柳条边关塞,宣布防堵措施全数取消,各地移民大批进入东北;1890年,在重申边防与海防并重的大背景下,李鸿章会同东三省练军钦差大臣、将军加紧练兵,维护松花江航行、漠河金矿开采等主权,收回了部分被沙俄占领的领土;1895年,东北地区全面开禁,柳条边终于成为历史。直到庚子拳变之前,沙俄不曾侵占东北领土。 时间到了1969年,苏联开始又胡说什么清朝的柳条边就是当时中国的东北国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都不是中国的领土。同年10月,中国外交部对此进行了严厉驳斥:「 ”什么是‘柳条边’呢?‘柳条边’是清朝在辽河流域修的一条柳条篱笆,用以标示禁区的界限,禁止一般居民越过篱笆打猎、放牧、采人参。‘柳条边’所标示的区域,仅仅是由镇守黑龙江的瑷珲将军、镇守吉林的宁古塔将军和镇守辽宁的盛京将军所管辖的,包括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在内的东北广大地区的很小的一部分。卑鄙的苏联政府竟然把这样一个‘柳条边’说成是中国的国界,其荒唐有如把克里姆林宫的围墙说成是俄罗斯的国界一样。” 2004年,「 ”清朝柳条边遗址”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沈阳两段、抚顺和锦州各一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2828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地图史的专题地图 地图史的专题地图下一篇:李鸿章一口气买325门大炮 李鸿章一口气买325门大炮 都是克虏伯生产 40年后这些炮还能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