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曹孙刘三家军事上的「 ”起家资本” 曹孙刘三家军事上的「 ”起家资本” 带你了解「 ”天下精兵”丹阳兵

导语:曹孙柳的军事《开都》让你知道,下面这些丹阳兵的文字资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丹阳兵”一词见诸史籍,有《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城门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英雄记》里记载的这件事,对于喜欢三国的朋友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这就是「 ”张飞醉酒失徐州”的故事。这里的丹阳兵,顾名思义自然是来自丹阳郡的士兵,只

曹孙柳的军事《开都》让你知道,下面这些丹阳兵的文字资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 ”丹阳兵”一词见诸史籍,有《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城门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英雄记》里记载的这件事,对于喜欢三国的朋友来说,应该并不陌生,这就是「 ”张飞醉酒失徐州”的故事。这里的丹阳兵,顾名思义自然是来自丹阳郡的士兵,只是丹阳郡在东汉属于扬州刺史部,为何在徐州却有一支丹阳郡人组成的部队「 ”丹阳兵”呢?我们也许能从汉末另外一位军阀袁术那里得到答案。 张飞醉酒误事,导致徐州失守。 《江表传》: 术谓策曰:「 ”孤始用贵舅为丹阳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 其实这里袁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孙策的舅舅吴景任太守的丹阳郡,是「 ”精兵之地”。胡三省还是专门为此做了注释,「 ”丹阳号为天下精兵处”。胡三省专门强调,其实也足见丹阳兵名头之响。了解到丹阳兵是「 ”天下精兵”,他们活跃于汉末乱世舞台之上,随豪杰南征北战,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丹阳兵更是作为曹操、刘备和孙策在军事力量上的「 ”起家资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末很多势力都在使用丹阳兵 一、丹阳兵对于曹孙刘三方而言,都是「 ”起家资本” 曹操和丹阳兵 关于曹操起兵反董,最被人熟知的一个史实,是他从洛阳出逃以后,「 ”散家财,合义兵”。这个阶段,关于曹操招募义兵的地方,方诗铭先生认为是在陈留郡的襄邑,近者有学者宋杰老师认为曹操还有部分兵源来自于老家谯县。两说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陈留襄邑,沛国谯县这两地在东汉时期,虽然学术昌盛文化繁荣,但却并不是产生精兵的地方。再加上曹操从中平六年九月从洛阳出逃,到当年十二月就在陈留起兵反董,中间不过三个月时间。曹操在这段时间四处奔波,这支部队招募仓促,训练时间显然也不够,所以在随后的汴水之战遭遇惨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操募兵反董 必须要有一支精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是曹操在汴水之战后的深刻认识。曹操后来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提到「 ”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这里曹操所说的「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恐怕不是实情,但是「 ”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却反映出了曹操在汴水之战惨败后的精兵意识。 汴水之战后,曹操去丹阳募兵。 《曹洪传》:「 ”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阳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又《武帝纪》:「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关于曹操随后去扬州丹阳郡募兵的情况,《曹洪传》和《武帝纪》略有差异。综合两传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曹操、曹洪和夏侯惇都去了扬州丹阳参与了募兵,这足见其对这次募兵行动的重视。前文我们已经说了,曹操最开始募兵的地点是陈留襄邑和老家谯县。为什么汴水之战惨败之后,竟要远赴地处长江以南的扬州丹阳募兵?除了曹洪和陈温,曹操和周昕的私交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丹阳兵是当时的「 ”天下精兵”了。 丹阳兵是「 ”天下精兵” 从这次募兵的成果来看,应该说曹操是满意的,并且之后还持续从丹阳募兵。《会稽典录》记载:「 ”曹公起义兵,昕前后遣兵万余人助公征伐。” 而自从曹操拥有了这支丹阳兵后,曹军战斗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初平二年在濮阳大破黑山贼白绕,初平三年两破黑山贼于毒和眭固,接着又战胜了匈奴的於夫罗,更是在当年冬天迫降了百万青州黄巾,这支丹阳兵的战斗力可见一斑。并且,方诗铭先生还认为,丹阳兵是后来曹操中军,包括曹纯所统领的,威震天下的虎豹骑的主要来源。可以说,丹阳兵作为曹操早期主要的军事力量之一,是曹操能够在东郡,继而在兖州站稳脚跟的基本保障,是曹操赖以起家的军事资本。 拥有丹阳兵之后,曹军战斗力提高了很多 刘备和丹阳兵 刘备手下的丹阳兵,其实是来自于陶谦。陶谦本人就是丹阳人,在汉末徐州风云诡谲的舞台上,陶谦能够击退黄巾,降服臧霸,合纵阙宣,乃至于压制徐州本地豪强陈登、糜竺等人,都是因为他手下有一支实力不俗的丹阳兵。 后来陶谦结怨于曹操,曹操攻打陶谦。刘备受命于公孙瓒,前去驰援徐州。《三国志·先主传》:「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然而刘备从青州带去的人马,却寒酸的要命。《三国志·先主传》:「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刘备本来是去支援陶谦的,但是真正让刘备军事实力「 ”鸟枪换炮”的,反倒是陶谦。《三国志·先主传》:「 ”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陶谦出手大方,一下就给了刘备四千丹阳精兵。 陶谦本人就是丹阳人,是个狠角色。 应该说,刘备至此才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一支像样的武装力量。有了这四千丹阳兵,刘备脱离田楷和公孙瓒,从此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汉末历史舞台,这是他从别人手下的带兵部属,成为一方诸侯的关键性一步。 诸葛亮后来在《与兄瑾论白帝兵书》曾经提到「 ”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这里提到了一支精锐部队「 ”白毦兵”,很多人都认为刘备账下这支精锐的「 ”白毦兵”的前身,就是徐州时期的丹阳兵。关于这个问题,田余庆先生已有辨析。但是这种说法流传较广,这里不妨再加以进一步讨论。笔者觉得这个误会可能出自两个原因,一是「 ”白毦兵”的统帅是陈到,而陈到本人在这之前,恰恰又长期统领丹阳兵,遂有人将两支军队混为一谈;另外一个原因恐怕就是丹阳兵和「 ”白毦兵”同为精兵,这可能亦是造成误会的因素之一。 虽然「 ”白毦兵”并非丹阳兵,但是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丹阳兵为「 ”白毦兵”前身,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丹阳兵是「 ”天下精兵”这个事实。另外,作为刘备早期的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丹阳兵也是刘备在军事上当之无愧的「 ”起家资本”。 孙策和丹阳兵 在孙策开拓江东,为东吴事业奠定基础的历史中,丹阳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丹阳兵在东吴的创业史中,也是功不可没。 《周瑜传》: 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 ”吾得卿,事谐也。”……因谓瑜曰:「 ”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 《江表传》: 策令瑜有云: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 从上面的史料我们可以得知,孙策开拓江东,本来仅以其父余部渡江,这部分人数本来不多,区区数千人而已。但是得到了在丹阳周瑜的强力支持之后,孙策实力有了根本性的提升。第一条史料中孙策有「 ”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这样的说法,时人就有评价说「 ”此云已足,则知前之不足。可知非瑜兵迎,其不济乎!是以服其功大。”这「 ”不足”与「 ”足”之间的差异,即那部分「 ”瑜兵”,也就是丹阳兵。有没有这部分丹阳兵,孙策的实力前后悬殊,已经到了关乎能否「 ”取吴会平山越”的程度。再看第二条记载,就说的就更为具体一点,也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孙策能够横扫江东,完全是以丹阳为根据地,在周瑜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的「 ”丹阳兵”和「 ”粮船”补给的结果。 周瑜是当时丹阳太守周尚的侄子 孙策正是以「 ”丹阳兵”为生力军,以丹阳为基地,才实现了平定江东的目标,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丹阳何以成为「 ”精兵之地”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丹阳兵是一支毋庸置疑的「 ”天下精兵”,是汉末各路势力的「 ”抢手货”。那么,丹阳为何盛产精兵呢? 我们都知道,陈寿的《三国志》素来以叙述简练着称,但是《三国志》里关于丹阳处着墨颇多,可以说毫不吝惜,相当详细。 《三国志·诸葛恪传》: 丹杨山险,民多果劲……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 丹阳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是产生精兵的土壤。 《三国志》比较少见地花了很多篇幅向我们展示了丹阳,这个地方幅员广大,又是深山巨壑的地形。长期居住在那里的人民,在这种自然条件下「 ”未尝入城邑”,并持续和政府的武装围剿对抗。久而久之,相当于天天在进行军事训练的丹阳人,就形成了天然强大的作战能力。陈寿更是以「 ”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这样生动的描述,把丹阳人出色的单兵素质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再加上「 ”山出铜铁,自铸甲兵”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又使得丹阳这个地方具备武装人民的先天优势,优质的兵源结合精良的装备,丹阳兵的战斗力出众,而成为「 ”天下精兵”就不难理解了。 又有《三国志·陆逊传》: 逊建议曰:「 ”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可大部伍,取其精锐。”会丹阳贼帅扇动山越,逊破散之,得精卒数万人。 从这条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陆逊在和丹阳贼帅的一次战斗中,就获得了「 ”精卒”数万人。这再次印证了,丹阳确实是一个盛产精兵的地方。 三、历史上的丹阳兵,以及丹阳兵的最后 事实上,丹阳兵除了是曹孙刘三家在军事上的「 ”起家资本”以外,汉末很多势力都极其重视丹阳兵。除了前文提到的袁术说丹阳是「 ”精兵之地”外,《三国志·先主传》还提到「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何进也曾遣人去丹阳募兵。 丹阳兵的精勇之名,闪耀于历史,不仅仅只在三国时代。 《史记》记载: 「 ”李陵既壮,……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 李陵以五千丹阳兵孤军深入,对抗匈奴八万大军,取得了斩杀匈奴万余人的战绩,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丹阳兵这支「 ”天下精兵”在历史上出尽风头,盛名于天下,也有最终落幕的时刻。 丹阳兵堪称一段历史的传奇 《三国志·孙皓传》:「 ”沈莹领丹阳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阵,于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这大概是丹阳兵最后的高光时刻。在晋灭吴的战争中,丹阳兵再一次展示了惊人的战斗力。但是东吴此时已经是日薄西山,丹阳兵也不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最后丹阳太守沈莹被晋军统帅王浑斩杀,东吴丹阳兵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 随着国家的统一,特别是两晋以后长江以南包括丹阳地区的深入开发,昔日丹阳深山里的人民不再「 ”未尝入城邑”,他们走出深山,告别「 ”白首于林莽”的生活,随着丹阳精兵赖以养成的土壤逐渐消失,一段传奇就此终结。 结论 丹阳兵作为「 ”天下精兵”,并非浪得虚名。丹阳兵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战绩,在汉末三国这个乱世的舞台上,是各个割据势力眼中的抢手货,更是曹孙刘三家在军事上的「 ”起家资本”。丹阳之所以盛产精兵,是由其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决定的。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江南地区的深入开发,这种条件开始逐渐消失,丹阳兵的传奇也就此成为历史。 历史的天空闪耀几颗星,丹阳兵就是这其中的一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科总结 历史科总结下一篇:吾家之狗 吾家之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