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毛华初 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迁:伟大两字不是封的

导语:毛泽东故居碑文的四个变化:“大”字不是印章。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南北朝向,东邻毛泽东家,西邻邻居,中间房间为两人共用。1997年7月,入选中国共产党宣传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49年10月毛泽东韶山故居对外开放以来,无数人来到这里追寻

毛泽东故居碑文的四个变化:“大”字不是印章。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南北朝向,东邻毛泽东家,西邻邻居,中间房间为两人共用。1997年7月,入选中国共产党宣传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49年10月毛泽东韶山故居对外开放以来,无数人来到这里追寻伟人的足迹,瞻仰他们的家园。但是人们有没有注意到毛泽东故居的匾额已经换了四次?

第一块牌匾:“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

1878年,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仁在上武昌东部买了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带着儿子毛顺生和儿媳石闻搬到这里。毛家族的后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重建和扩建,到1918年住房结构基本定型。1919年10月和1920年1月,毛泽东的父母相继去世。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家乡,动员弟弟妹妹参加革命。不久,毛泽民和他的妻子王淑兰,处理了他们的财产,离开家走上了革命道路。从那以后,上武昌就一直住着当地的农民。1929年,毛泽东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然后租给当地村民。

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8月9日,解放军第46军138师413团进入湘潭参加地下工作者。8月11日,来到湘潭的南方工作组100余人到达市区,湘潭和平解放。8月22日,湘潭县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在韶山上武昌的故居被县人民政府收回。同月,政府安排韶山村老党员毛秋月负责旧居的管理和会客。

1949年10月17日,一个由45人组成的长沙特区代表团在当地委员郭家邦和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当时,毛泽东故居没有收藏文物,门口也没有门匾,房子里也没有毛泽东一家的照片,只有大大小小13间半房子。18日上午参观结束后,毛华初对毛秋月说:“老书记,以后来这里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你认为你应该在房子前面写一块门匾吗?”毛对印象深刻。

牌匾上写了什么?代表团成员与村民进行了讨论。有人说写“毛主席故居”,有人说写“毛泽东故乡”。大家都觉得这些内容不错,但似乎没有充分表达新解放人民的心声。毛秋月请毛华初发表自己的看法。毛华初沉思片刻,羞涩地说:“我肚子里没有墨水,所以说不清。军队向南行进,老百姓在毛主席的画像上到处发表意见。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上武昌门口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不知道行不行?”所有人都同意。

不久,韶山毛泽东故居“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家”的第一块门匾就竖起来了。《门边》是韶山人毛玉菊写的。当时,类似的“头衔”挂在中央领导人的故居,如彭的乌市故乡湘潭县。1951年,上面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之家”。因此,毛泽东故居第一门牌匾的书写在当时并不奇怪,而是恰当地表达了人民对领导人的朴素感情。

第二件:毛泽东说:“伟大这个词不是密封的。”

1950年1月12日,毛泽东故居接待了第一批国际友人——苏联电影代表团。同年5月,毛泽东长子毛安迎代表毛泽东回到韶山,参观了他父母的故居。1952年,韶山乡政府第一次主动修缮毛泽东故居,并准备修另一条路,毛泽东知道后坚决制止。

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家乡的亲友时,毛秋月提到三年前苏联摄影家到他的故居参观,并告诉他当时苏联客人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伟大。毛泽东说:“列宁是伟大的,他建立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仍然不伟大,我们仍然落后于苏联,社会主义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毛秋月告诉毛泽东,苏联和民主德国的客人看到上院悬挂的“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的牌匾,表示愿意。“这是错的,错的。“伟大”这个词不是密封的。当你写得很棒的时候怎么会很棒呢?我建议换个门道。”毛泽东说。

当时,华国锋已经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他召集县委开了几次会,根据毛主席的“批评”,广泛征求各方面的建议。决定更换第一块牌匾。1955年3月,第二门牌匾“毛泽东同志故居”挂在上武昌。第二块牌匾被换掉后,毛秋月总觉得不如第一块。直到1955年5月,他在韶山游玩时听了老朋友徐特立的话,才恍然大悟,改变了看法。

数据过滤=“过滤”苏羽家在毛泽东故居

1955年5月29日,徐特立专程从省城来到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在进入旧居之前,徐特立发现,正如人们所说,旧门牌匾被更换了。他对毛秋月说:“毛主席又在我们前面了。人民的领袖,人民的爱戴,伟大不能天天挂在嘴边或者贴在墙上。这不能靠宣传,要靠人民的支持和历史的肯定...毛泽东同志的旧居现在是一个很好的门匾。人们认为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但主席总是认为自己是党内的同志。这不仅尊重了毛主席本人的意愿,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故居”一词也是古人所说的旧居的意思。它优雅而简单,在平凡中体现伟大。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和东方劳动人民解放的旗手。”

第三座:刘少奇提议将“故居”改为“旧居”

1961年3月14日至23日,毛泽东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讨论,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会后,中央政府将法案下发各省讨论并试行。在回家的路上,刘少奇决定顺便到家乡附近调查研究,直接了解农民对“农村六十条”的看法,然后去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

1961年4月1日,刘少奇到达长沙后,没有直接回老家。4月2日,他来到宁乡县东胡塘公社王家湾生产队,这里距离潭子冲只有十几里。和妻子王在生产队养猪场破旧的空房间里同居了6天。这六天,刘少奇听取了先期到达的中央调查组和湖南调查组的汇报,到周边农家乐了解群众对食堂、分配、住房等方面的意见,接待了宁乡村民,认真回答了他们的问题。4月8日下午,刘少奇心情沉重地离开家乡,在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的陪同下,前往韶山冲,当晚下榻韶山宾馆2号楼。

4月9日上午,和妻子王从韶山宾馆步行到故居。听到这个消息后,住在故居的王久成、毛干基等人赶紧跑出来迎接。刘少奇笑着和大家握手,很快眼睛就盯着“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大字,开始沉思起来。刘少奇指着这块匾轻声问道:“你知道是谁提议写这块匾的吗?”

王久成摇了摇头。他真的不知道。毛干基想了想,他是知道一点,但不完全是,也摇了摇头。刘少奇慢条斯理地说:“毛泽东同志故居里的‘顾’字有两层意思:“过去”和“死亡”。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好,应该把‘老’字改成‘老’。”

刘少奇的话说完,第一个惊喜的是毛干基。这么多领导二话没说就看到了“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门匾。毛主席1959年回来,二话没说就亲眼看到了。听说这个门匾的意思得到了毛主席的恩师徐特立的大力赞同。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

董事长提出意见,故居管理人员完整准确地仔细记录了刘少奇的意思,并逐级上报。不久,湖南省委办公厅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故居。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毛泽东同志故居题词。此后,“故居”改为“故居”,一直使用到1983年。

数据过滤=“过滤”毛岸青、邵华、毛新宇住在韶山毛泽东故居

邓小平重写了第四块门匾

1973年10月,刚刚回国的邓小平完成了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郑州、桂林等地的使命,决定去他仰慕已久的韶山旅游。

邓小平的韶山之行给湖南带来了一个难题。湖南省的领导们一直对接待新当选的副总理的规格有争议。然而,争论的双方都觉得,无论邓小平收到什么规格,他们都会承担风险。中国人习惯了中庸之道,所以他们制定了“不冷不热”的接待政策。

长沙一开始做了一个示范,他们决定让邓小平去过韶山的时候坐“吉姆”车去。这种车是毛泽东1959年来韶山时用的,但已经是70年代了,国内先进的“红旗”车很常见。19日,在湖南省委领导的陪同下,邓小平乘坐一辆旧“吉姆车”前往韶山冲。

不了解内情的邓小平依然很开心。他一来到毛泽东故居,还没进门,就高兴地对韶山的同志们说:“我很久以前就想来了。我在1965年就有了这个想法。那时我太忙了。1966年我想来的时候就来不了。”邓小平幽默地笑了笑,没有尴尬和委屈。参观旧居后,韶山希望邓小平拍照留念,但省委领导不予置评,而是让韶山直接问邓小平。于是,一位工作人员试探性地问:“小平同志,这是你第一次来庐山,你拍照吗?”邓小平听到这里,非常高兴地在四川说:“当然是拍照啦!”邓小平抚着灰色中山装站了起来。他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留下了张珍贵与一群身穿旧军装、中山装的湖南人的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

后来,邓小平非常仔细地参观了展厅的每个展厅。从展厅出来,午饭时间已经过去了。一般来说,来自中央政府的韶山宾馆应该受到热情款待。能给回国的副总理什么规格?酒店问了接待处,但接待处不知道。它被称为“这是你的选择”。韶山宾馆准备了一桌以麻辣和麻辣为主菜的菜,等着邓小平开口开桌。邓小平笑容满面地来到一号小餐馆。服务员走过来轻声问:“你总是喝酒吗?”这在当时是非常巧妙的“外交辞令”。谁知道邓小平是怎么想的?邓小平看着大家说:“我喝酒。想喝茅台,你呢?”大家回答:“我们也喝茅台。”宴会开始时,邓小平端起酒杯,先站了起来。他饶有兴趣地说:“为我们党的事业和毛主席的健康干杯!”邓小平的祝酒词没有当时的时髦语言,韶山的同志们至今印象深刻。邓小平非常尊重毛泽东,但自然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邓小平祝酒词的第一句话是“为了我们党的事业”。当时这句话的含义非常微妙,而且简短而深远。邓小平喝了几杯茅台,晚餐吃了四个馒头和一小碗米饭,非常满意。

有些同志认为邓小平平易近人,于是旁敲侧击,打听一些重要人物。听完这话,邓小平的脸上布满了乌云。宴会结束前,他独自离开餐厅,坐在餐厅旁边的小休息室里抽烟。饭后,韶山的同志来解释,展厅想修改展览内容。过去林彪的作用被夸大了,但去年又修改了。他们不满意,想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听完解释,邓小平的脸色有所好转,但他还是不想谈这个问题。他只是说,“结束了,还能说什么”,“我不记得了”。几分钟后,邓小平对随行人员说“走”,韶山之行就此结束。

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在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上题词。邓小平在1973年参观他的故居时,没有注意到不愉快的事情。4月2日,他多次修改手稿,并题写了两块匾额:“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如今,这两块匾额用于故居和纪念馆。

♦毛泽东为何决定新中国定都在北京

毛泽东死的时候,为什么西哈努克连个吊唁的消息都没有?

曾治和毛泽东之间特殊的友谊:一生追随,无怨无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德田球一 中共与日共:曾经的“兄弟”为何数十年不睦下一篇:李纳的儿子 毛泽东和江青唯一女儿李讷的悲喜人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