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毕译文 许渊冲是谁

导语:许渊冲,男,汉族,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4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2021年4月18日,他庆祝了自己的100岁生日。他从事文学翻译已经60

许渊冲,男,汉族,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早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4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2021年4月18日,他庆祝了自己的100岁生日。

他从事文学翻译已经60多年了。他的翻译包括中文、英文和法文。他的翻译侧重于中国古诗的英译,形成了诗歌押韵翻译的方法和理论。他被称为“唯一一个用英语和法语翻译诗歌的人”,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和翻译。出版有《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英、法文国内外译本60部。

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优秀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人生格言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这话没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第一步是把诗歌翻译成两种体系,英语和法语。比如十八般武艺里有两把枪,左右弓箭手都能开弓!”到目前为止,哪位外国学者可以进行中英文互译?哪位中国学者把中国诗歌翻译成了英文和法文?在谈到许渊冲时,韩虎林说得好:“他能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法文出版,很辛苦。”

独立学校

大多数有意识的译者在翻译时往往专注于研究和总结经验,如罗先生总结的三个非概念。关于翻译,有许多论述值得参考。

孔子早就说过“知者不如善者,乐者不如乐者”;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鲁迅的中国文学“三美”论。

钱钟书有“化”论;朱光潜有诗论;郭沫若有“再创造论”;傅雷有“神似论”;叶君健有“竞争理论”等等。

翻译“最优化理论”

许渊冲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需要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立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

他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一生的翻译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最优化理论”,用十个字概括就是:“美化的艺术,像竞争一样创造卓越”。

在他的作品中,如《翻译艺术》、《文学翻译》、《文学与翻译》等。,他对相似与精神、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体式”与“四字成语”、中西文化差异、两种文化竞争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可分为以下三种理论:“三美论”是诗歌翻译的本体论。

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长得像总比长得像好。我们应该在传达原文之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这三美。“三变”理论是翻译诗歌的方法论。通过加词、换词、减词的方法,我们尽可能通过意译达到相似的境界。“三论”是翻译诗歌的目的论。知是使人明白,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索取,让人们喜欢;最高境界是享受它,让人快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侯宁博客 财富人生 黄粱一梦:评侯宁新作《财富苍生》下一篇:遑论怎么读 朱绩崧:在中国没几人真正读过莎士比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