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遑论怎么读 朱绩崧:在中国没几人真正读过莎士比亚

导语:作者:朱,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发起编辑网络小报《魔都的早晨》。我学英语,但我的专业不是文学。我通常把阅读英国文学作为一种爱好。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最近有几家媒体让我写一些关于读莎士比亚作品的文章,编辑们

作者:朱,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发起编辑网络小报《魔都的早晨》。

我学英语,但我的专业不是文学。我通常把阅读英国文学作为一种爱好。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最近有几家媒体让我写一些关于读莎士比亚作品的文章,编辑们也和我交换了意见。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我不认为很多中国人真的对这位英国剧作家和诗人感兴趣,因为我在这里用英语说的他的作品不容易阅读。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汉语和英语的区别,另一个是当代英语和当时英语的区别。克服第一层差异就能达到所谓的“好英语”;克服第二层更是凤毛麟角,已经能够进入研究领域。遗憾的是,第一层差异已经成为许多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无法逾越的大山,无法充分欣赏莎士比亚。诚然,近代有朱生豪、梁实秋、卞的优秀译作,历尽沧桑英年早逝的朱对风神的还原尤为重视。他翻译的很多段落都是美式英语的典范,因此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可惜的是,那些典故和双关语,并不能用韩长礼所谓的“契约”来翻译,不看原著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

我尝试在全校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莎士比亚的悲剧》,希望能让同学们熟悉一两部像《凯撒大帝》这样的入门级剧作。每次,小学生都挤满了教室。第二个星期一,他们联系原文,退学了。“真无聊!”其余的人会向我抱怨,“查牛津英语词典要花很多时间。”渐渐地,我发现他们只是把耳朵带到课堂上,而不是预习课文。我很理解这种心态:声称自己读过莎士比亚,就是这么一个小清新的文艺谈资,往往这就是他们选择课程的动机,他们没有必须努力去理解的心理准备。所以,我停了这门课。“朋友很少,谁会听断弦?”很多年前,我也装过这种腔体。师姐给了我一张去安福路看英剧《麦克白》的票。结果我睡着了,听不懂。现在让我再看一遍,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台词学得好,能背好几段,跟在家听粤剧昆曲没什么区别。我的主要精力不是期待剧情,而是欣赏演技。

我一直认为莎士比亚在中国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话题。甚至,我敢说,在高校英语系的师生中,读过一部莎士比亚戏剧的作家不会太多,虽然“研究者”很多。这就是莎士比亚的孤独。然而,不少文艺爱好者却闭口不谈,说:“莎士比亚的古英语真的很难懂”。他们不知道它已经进入了“早期现代英语”,甚至“中古英语”的阶段,更不用说“古英语”了。他们献给莎士比亚的是“喧嚣与躁动,却毫无意义”的徒劳,就像焦大大学白树站附近路边那张莫名其妙的莎士比亚纪念卡,小小的挂在民居屋顶,破碎而孤独。

但是,我们也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在一个价值多元、权威递减的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读莎士比亚这种只代表“欧洲后期白人男性”文学的作品?在今天的美国文学选本中,有许多以华裔、黑人、印第安人、同性恋等为题材的作品,被认为是被长期压制、亟待改名的新经典。

在这方面,我并不是要互相竞争,而是希望有心的中国读者在克服写作和享受文本的障碍后,能够彻底了解莎士比亚丰富的文学才华、观察力和智慧。有了黄鲁直的《朱上牌》《天天见古人的时候到了》,我们今天出入、字里行间、走在前面,大概就是我们对莎士比亚应有的态度。

原标题是《莎士比亚的孤独:中国很少有人真正读过莎士比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毕译文 许渊冲是谁下一篇:韩王 《骊歌行》韩王原型人物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