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仁川登陆 揭秘:谁最先准确预测了仁川登陆

导语: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进行了著名的“百年赌博”,并成功登陆。仁川登陆是麦克阿瑟的杰作,他在中国的名声已经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但恐怕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自信计划也没能逃过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良的眼睛。倪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进行了著名的“百年赌博”,并成功登陆。仁川登陆是麦克阿瑟的杰作,他在中国的名声已经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但恐怕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自信计划也没能逃过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良的眼睛。倪志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派往国外的10位总大使之一。这是周恩来总理精心策划任命倪志良为驻朝大使的结果。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6月27日,美国出兵朝鲜,入侵中国台湾省。朝鲜战争突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点。作为朝鲜的友好邻邦,中国只有及时掌握朝鲜战争的第一手动态,才能保卫东北边防,做好对朝国际援助工作。因此,派遣中国驻朝鲜特命全权大使势在必行。

7月5日,倪志良被正式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朝鲜大使。去朝鲜前,倪志良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款待,周恩来也参加了宴会。其他大使对这种特殊的遭遇深感羡慕,这是其他将军和大使所独有的。说明高层领导去朝鲜完成使命很重要。8月12日,倪志良抵达平壤。第二天,他向朝鲜金正日主席递交了国书。

倪志良上任时,正是朝鲜人民军对韩军作战如火如荼、捷报频传的时候。到了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解放了韩国90%的领土,将美韩军队压缩到洛东河以东一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战局随即陷入僵局。朝鲜战争瞬息万变,但我国高层官员此时此刻极度缺乏朝鲜情报,急需准确的第一手情报。周恩来曾对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和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柯洛说:“中国对朝鲜战场的军事形势知之甚少。”胜利中隐含的危机引起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倪志良大使的深思,但似乎并没有引起朝鲜人民军决策者足够的警惕。

倪志良一上任就迅速展开工作,向中国发送了大量宝贵的战场情报,并及时向朝鲜政府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朝鲜战争的意见。

此时美军正在秘密策划一个在人民军后方登陆的阴谋,企图一举切断朝鲜人民军的退路,进而占领朝鲜全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密切关注朝鲜战争的进程,朝鲜问题的战略决策需要准确的本土信息。因此,周恩来要求倪志良观察朝鲜战争形势的最新趋势,并随时报告任何情况。

8月底,在倪志良大使的主持下,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对战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朝鲜人民军不可能在洛东河前线取得进展。它分析了美国和韩国军队在西海岸频繁侦察活动的迹象。在此基础上,倪志良与使馆政务参赞柴讨论并撰写了《当前朝鲜战争形势报告提纲》,详细阐述了朝鲜战场形势和朝鲜后方主要形势。

凭借几十年的军事指挥经验和在革命战争中积累的过硬作战指挥素质,倪志良洞悉了人民军队在胜利中面临的巨大隐忧。这份报告敏锐地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美军正在积极准备反攻,登陆作战极有可能在朝鲜人民军后方进行,地点“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9月7日,柴被紧急召回国,带着报告提纲火速回京,向总参谋部和外交部报告。8日,柴向代理参谋长聂报告,同日,向报告。

倪志良和驻朝使馆的同志判断,仁川登陆是因为仁川是通往首尔的门户,占领仁川可以直取首尔,一举切断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同时与釜山防御圈的美军呼应。此外,情报显示,美军近期在仁川港外的活动非常频繁,说明其正在为登陆准备有利条件。读毕,即嘱曰:“刘、朱、任等读毕,令聂退兵。请谈谈周中的柴,并说明任务和方法。与柴同行的十三军军师,是否应来京面授柴,请周定夺。”这份报告的大纲是中国当时掌握的关于朝鲜战争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周总理听后要求留下报告。柴走后,周总理认真看了报告,觉得驻朝使馆的报告很重要,立即指示“印发政治局同志”。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了朝鲜人民军主力集中在韩国罗东江地区,其后方部队空徒劳无功的事实。美军第十军在朝鲜人民军后方仁川登陆,切断了“三八线”以南的人民军主力,美军第八军和南朝鲜军从釜山防御圈向北发起反击,构成了对朝鲜人民军的南北夹击。

幸运的是,中共中央对美国的仁川登陆保持警惕。7月,当人民军作战非常顺利的时候,周恩来指出:“朝鲜战争不经过反复的较量,不消灭美军的力量,直到得不到支持,是不可能轻易结束的。这场战争将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斗争。”7月12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签署的电报“倪柴”向周恩来报告“朝鲜空空无一人,美军有可能在人民军后方登陆”。到8月中旬,朝鲜战争在洛东河陷入僵局后,中共中央关于持久战的判断得到加强,敦促东北边防军加紧作战准备。

毛泽东早在7月之前就预测了在仁川的登陆。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罗申致电莫斯科,称周恩来在与苏联大使罗申的谈话中向朝鲜人转达了毛泽东的建议:鉴于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应在仁川后方建立坚固的防线。毛泽东在10月2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还说:“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们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注意敌人切断人民军从海上到仁川和汉城的后路的危险。”

倪志良等人在战争前线所作的预见与毛泽东此前的预言不谋而合,进一步印证了毛泽东的判断,为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重大战略决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意见,为朝鲜人民军减少损失争取了时间,也为我志愿军出国参战争取了时间。

仁川登陆后,在罗东江前线作战的朝鲜人民军主力被迫实施战略撤退。9月28日美军占领首尔,9月29日全线到达“三八线”,准备继续北上。朝鲜人民军主力从“三八线”以南地区脱离。在这个关键时刻,10月1日深夜,金日成紧急召见倪大使,希望中国尽快出兵支援朝鲜战争。倪大使立即向中方报告了金日成的意见。10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彭率志愿军赴朝作战。8日,毛泽东委员长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即派遣到朝鲜境内,配合朝鲜同志抗击侵略者,争取光荣胜利。同一天,毛泽东亲自起草了著名的致倪转大使的紧急电报,内容是关于中国向朝鲜派遣志愿军的决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极力 刘少奇为何极力反对陈毅入选“十大元帅”下一篇:安徒生被称为 安徒生被称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