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魏国攻占河西之地易如反掌 魏国攻占河西之地易如反掌 秦国夺回河西之地历经36年

导语:魏攻占河西之地,易如反掌。自秦收复河西之地后不到36年,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秦国与魏国曾历经数十载争夺河西之地,最终以秦国获胜、夺取全部河西之地而告终。河西之地即黄土高原,大体在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南北自华山直抵禹门口,东西自蒲城直抵黄河西岸。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秦孝公说:「 ”秦东关防,险在桃林,势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占据河西高原,才能居高临下,有效控制桃

魏攻占河西之地,易如反掌。自秦收复河西之地后不到36年,文字资料由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秦国与魏国曾历经数十载争夺河西之地,最终以秦国获胜、夺取全部河西之地而告终。河西之地即黄土高原,大体在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南北自华山直抵禹门口,东西自蒲城直抵黄河西岸。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秦孝公说:「 ”秦东关防,险在桃林,势在河西,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占据河西高原,才能居高临下,有效控制桃林高地的关防要塞。”可见,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也是秦魏旷日持久拉锯争夺河西之地的原因所在。 晋国是秦国的老对手,三家分晋后,魏国又一直与秦国进行军事较量。韩非在《说难》中记载: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 ”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箭,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箭也。 魏文侯时期,李悝担任上地郡守,他想让人们都善于射箭,于是就下令道:「 ”今后如果遇到难断是非的诉讼案时,就让他们用弓箭射靶,能射中者胜诉,射不中者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迅速刻苦练习射箭,日夜不停。到与秦国军队打仗的时候,魏军大败秦军,这是因为上地人善于打仗射箭,人人都是神箭手的缘故 李悝这一招很绝,绝在可以使上地全民皆兵;绝在国家不花一分钱,上地人自觉刻苦练习射箭本领,人人都成了神箭手。当然,这一招用来裁决疑难案是荒唐的。 吴起比李悝还厉害,不仅考虑物质利益还考虑了人的自尊心等综合因素,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引导和调动士兵的思想行为,培育不怕死的精神,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吴起从鲁国到魏国后,受到魏文侯的重用,使这位军事天才得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吴起在魏国从扩大兵源和提高战士军事素养抓起,推行征兵制,并通过强化高强度高难度的军事训练和激励措施,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魏武卒。这些武卒能够「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戟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成为当时最强的武装力量。吴起还根据不同敌国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对于秦国,他认为,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针对这一特点,吴起提出,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那时魏国同秦国相比有较大的军事优势。从公元前413年起,秦国就受到魏国攻击。这一年,魏大举进攻秦国,一直打到郑。次年,魏国军队又占领秦的繁庞。公元前409年,到前408年,魏将吴起率兵攻取秦国的临晋、洛阴、合阳等城。魏国取得河西数城后,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原来,秦和魏本以黄河为界,在河西,魏国只有黄河边的少梁一城。但魏国取得上述一系列胜利后,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国占有。魏国设河西郡并筑城,派吴起守河西,成为插入秦国领土内的一把利剑。据记载,吴起「 ”守河西,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在这种情况下,秦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事,建重泉城固守,与魏军对峙。 秦国对于魏国占据河西,始终视为心腹之患,但由于魏国军事力量强大,秦亦无可奈何。吴起曾使用各种办法激励魏国民众为国杀敌立功。他告诉魏武侯:要达到「 ”发号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必须「 ”举有功而尽飨之,无功而励之”。魏武侯按照吴起的办法,就在庙廷上举行隆重的宴会,有大功的士大夫坐在前席,享用头等的美味和餐具;次一等的居中间,食具和馔肴稍次;无功者坐后行,待遇又次。同时又使这些士大夫的父母、妻子立于门外,以其功劳大小给予赏赐。这样一来,使人人以杀敌立功为荣。 公元前389年,秦国出兵进攻魏国的阴晋,魏国战士主动进行抵抗:「 ”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于是,吴起专门挑选原来未曾立过战功的战士五万人前去迎击秦军。这些战士受到刺激和鼓舞,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结果仅以五万之众「 ”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秦国的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吴起守河西已经在做灭秦的准备,只是由于魏武王听信谗言,使得吴起灭秦的壮志落空。据《吕氏春秋》记载,吴起治理河西之地,王错向魏武侯诬陷他,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停下车子休息,眼望西河,眼泪簌簌下落。他的仆人对他说:「 ”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舍弃天下就像舍弃鞋子一样。如今离开西河却哭泣,这是为何呀?”吴起擦干眼泪答道:「 ”你不知道啊!君王如果真的了解我,将我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必定可以灭掉秦国,凭借西河可以成就王业。如今君王听信谗言,不了解我,西河不久就要成为秦国的了,魏国从此要削弱了。” 有人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可惜魏军攻取了河西之地,使原来强大的秦国一度岌岌可危,然而却没能乘胜追击,夺取秦国的粮食基地渭河平原,为秦国的再度崛起留下了转圜余地。魏国实力强大,如果能趁秦国还相对较弱之时,削秦灭韩,使其国土东西连成一体,霸业可期。 魏胜秦败是一种必然。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即位以后,重用人才,治国治军,成效显着。着名改革家李悝创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的制度,实行尽地力之教,使魏国迅速富强起来;李悝还着有《法经》,内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是第一部封建法典,强化了国家法制建设。着名军事家吴起深入研究各国军事情况和战略战术,加强军队建设,军队战斗力大幅度提高。反观秦国,从秦穆公以后至秦献公即位,在其他诸侯国进行封建改革的时候,秦国依然维持旧的奴隶制,使得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诸侯国,这是秦国连续几代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为收复河西地区,秦国耗时近36年,历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位君主。秦献公即位后,废除人殉制度,编制户籍,推广县制,允许商业资本活动,并将国都从雍迁至栎阳,决心经营东北,恢复河西之地。 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城筑城,为秦所败;秦国在洛阴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歼灭魏军6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 公元前362年,秦趁魏军在浍水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出兵攻魏,在少梁大败魏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庞城。 在秦、赵、韩的攻击下,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被迫从安邑迁都大梁,同时修筑河西长城、皮氏;南路以阴晋为基地,沿黄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攻占曲沃及焦,直抵魏崤山长城。此次,秦军已深入魏国腹地,对魏国构成极大威胁。 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命公子华和张仪率军继续攻河东,又占蒲阳。魏求和,将上郡的15县以及河西的少梁全部献给秦国。至此,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秦亦将曲沃及焦归还魏国,不久又攻占陕城。 秦国占有全部河西之地,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在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秦国西面、北面无强敌,南面有秦岭与巴蜀、楚国相隔,东依黄河、函谷关一线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不仅有利于军事斗争,而且有利于国内稳定发展,为秦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秦国最终夺取全部河西之地、打垮曾经强大的魏国,主要原因在于: 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代秦君在军事上始终保持夺取河西之地、绞杀魏国这个拦路虎和放眼中原、开疆拓土的战略定力不动摇。 秦国面对强大的魏国不泄气、不服输、不懈怠、不畏难、不改向,不折腾,也绝少参与自损其力、自身收益很小的六国之间的混战,更不打没有目的性,纯粹是秀肌肉,以满足虚荣心的劳民伤财的战争,尤其是秦孝公、秦惠文王战略重点突出,主攻方向明确,军事斗争不屈不挠,紧握接力棒,不断跑出新速度。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这是秦国赢得河西之战彻底胜利的重要原因。 秦孝公、秦惠文王坚持人才兴国的理念,广揽人才,厚遇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了人才定国安邦的作用。秦孝公不惜尊官裂土,吸引人才。商鞅变法之彻底、深刻,空前绝后,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秦惠文王时,商鞅虽被车裂,但秦法未败,法家、墨家、纵横家重要人物纷纷入秦,司马错、樗里子受重用,可谓群英荟萃。张仪、司马错、樗里子等谋臣武将各展所长,相互配合,为秦国最终夺取全部河西之地立下了赫赫功绩。 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代秦君善于把握战争时机,不断创造取胜的条件。在与魏国正面大战、决战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秦国总是抓住魏国与齐、楚、赵等国混战,首尾难顾和国内空虚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兵进攻魏国尤其是河西之地,消耗魏国实力,蚕食魏国土地。 而在魏国与其它东方诸侯国休战期间,秦国自知无机可乘,不是魏国的对手,则强化内政外交,秣兵厉马,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耐心等待与魏国大战、决战的时机。不能忍耐和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善于忍耐和等待,是理性成熟的表现。机会常常青睐有准备之人,机会常常在忍耐和等待中出现。不能忍耐和等待,就会在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犯急躁盲动的错误,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秦国与魏国交战,秦国是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不断创造条件打大仗,绝不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绝不蛮干自毁,绝不图虚名遭实祸。当军事实力不如魏国,魏国在军事上咄咄逼人,秦魏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时,为避免过早与魏国决战,秦国君臣能低下头、弯下腰,游说、讨好、迎合魏惠王,施行缓兵之计,甚至不惜将好不容易攻占的安邑和部分河西之地拱手送给魏国,以迷惑魏国,争取和平时间,集中精力富国强兵,为最终夺取河西之地、打垮魏国做充分的准备。当与魏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大逆转,正面大战、决战的时机成熟时,秦国则不失时机,连续重拳出击,不给魏国喘息和翻盘的机会,最终夺取了河西之地,打垮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魏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太平洋海战之十四:史地背景 太平洋海战之十四:史地背景下一篇:揭秘贾南风的生母:“悍妇”郭槐竟然吓死儿子 揭秘贾南风的生母:“悍妇”郭槐竟然吓死儿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