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总产量14万支 总产量14万支 毛瑟和三八大盖混合体 抗战前的辽十三式步枪

导语:总产量14万张,是毛瑟和三八大盖的混合体。以下抗战前辽十三步枪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记得《我的团长我的团》某一集中,龙文章曾经提到过辽十三老爷枪这个名号。确实,这把枪从现在看起来不算是多么有名,但在抗战前,它的总产量也达到了14支。所以今天狗子和大家来捋捋这支步枪到底是什么来历。 从「 ”辽”字上看就知道这货是当年张作霖奉系兵工厂的产品,而十三则是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

总产量14万张,是毛瑟和三八大盖的混合体。以下抗战前辽十三步枪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记得《我的团长我的团》某一集中,龙文章曾经提到过辽十三老爷枪这个名号。确实,这把枪从现在看起来不算是多么有名,但在抗战前,它的总产量也达到了14支。所以今天狗子和大家来捋捋这支步枪到底是什么来历。 从「 ”辽”字上看就知道这货是当年张作霖奉系兵工厂的产品,而十三则是民国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产。来历目前广泛的说法是有好几个,主流是两说。 一是当时东三省兵工厂的总办是韩麟春,而他参与设计了辽十三式,因此也有将这把枪称之为韩式79步枪的说法。 而另一个则是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在民国23年的报告中提到十三年式的图纸是从斯太尔曼利夏公司买来的。也确实,斯太尔曾经在1912年推出过一款实用毛瑟枪机的曼利夏-毛瑟1912型,和辽十三式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不管怎么样,辽十三式有几个特征是曼利夏1912不具备的,而且这几个特征都能从日本的三八大盖上找到。再联想到张作霖当时和日本的暧昧关系,我就估摸这两种说法都没错。张作霖可以问曼利夏买图纸,然后借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韩麟春参与改进设计,所以辽十三既具备毛瑟特征,也具备三八式的特点。 毛瑟咱们都挺熟了,就来说辽十三上的三八细节。 红圈处的两个泄压孔和三八的设计一样,如果发生子弹壳底胀裂,燃气向后漏出时。这两个泄压孔可以将燃气导向上方,避免糊射手一脸。同理,在炸膛事故发生时,也能让高压燃气分流,以减少伤害。辽十三的那个LOGO就是繁体的「 ”东”字,代表东三省兵工厂。 同样的,辽十三步枪的标准型和三八大盖一样,在枪机上方有个防尘盖,也符合东北那嘎达风沙较大,容易导致枪机内进砂故障的问题。 其他到也没啥好说的,毕竟辽十三和三八式的枪机结构都是毛瑟系,因此差异不大。但辽十三的击针拆出来之后还有个保护击针簧的筒状套,这和三八式也有点类似。 但可惜日本发动918事变之后,东北迅速沦陷,据火器堂所着《中日轻武器史料》一书机载,当时还在军械库躺着的72679支辽十三式落入日军手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班级的起源与发展 班级的起源与发展下一篇:莫斯科的文化 莫斯科的文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