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只此一事即可证: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是他 只此一事即可证: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是他

导语:高拱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主张通海运、解海禁、开展海外贸易,是一位致力于为国家寻找新出路的政治家。然而,他的政治生涯被逆淘汰机制所终结,与他相反的张居正选择了回到太祖时代的道路。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漕运问题,展现了高拱的卓越政治智慧和忘我的担当精神,呼吁人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扎实的功底,把握历史真相。

只有一点可以证明: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是他的以下文字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最近,虽然忙于写作,无暇他顾,但作为调节,还是在微博上和文友热烈互动了几个来回,讨论明朝的人和事。 有位身居海外的博主,很有学识,贯通中西,对历史也很有研究,关于明朝,这位博主写道:「 ”朱明恶政,罄竹难书。比如漕运,费时费力损耗巨大且弊端丛生,却一直拒绝以海运代替……” 这位博主显然对明朝没有好感,这个我们姑且不论,可说到漕运一事,博主的识见非凡,说到点子上了,观点可谓一针见血。 漕运简单说就是通过运河,把东南的粮食运到首都。因为要过黄河、淮河,而这两条河不服从领导,经常泛滥、改道,导致漕运屡屡受阻甚至中断。国家花在这方面的经费,仅次于军费、行政费,足见开销之大。 漕运,是明朝执政者非常头疼的事。 比如张居正,就花费大量精力在这件事上,想了很多办法,结果还是靠运气——寄希望于漕运时节黄河不决口改道。有人对张居正评价很高,说张居正为了漕运多么呕心沥血,多么勤政云云。这些人视野有问题:其实只要通海运,不仅成本低而且不必再绞尽脑汁于漕路不通了。只要问一句,张居正为何不推行海运?此一问,立即就深入到历史事件的实质上去了,也就问出大问题来了。 以我的观察,明朝拒绝海运,原因很多,有政治正确问题,有利益问题,也有视野问题。 不过我要说,实际上明朝并不是「 ”一直拒绝以海运代替”。隆庆五年,当政的高拱力排众议,断然决策造海船、通海运。 这是事实,不容抹杀。 在漕运一事上,高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当然这是冒很大风险的,没有忘我的担当精神是不敢拍板的。所以我说,高拱是明朝统治集团中罕见的清醒者,是一位致力于为国家寻找新出路的政治家。 回到开头:那为什么那位识见非凡、贯通中西的博主却说明朝一直拒绝海运呢? 这也可以理解。 因为,就在高拱决断通海运不到一年,高拱就被他的「 ”生死之交”张居正勾结太监冯保推翻了。张居正上台,下令罢海运。海运,事实上只是在高拱当政时试行了一次而已,所以多数人不了解这段历史,误以为明朝一直拒绝通海运。 当张居正罢海运的决策传到河南新郑,下野的高拱闻讯后痛心疾首,写道: 海运一事,会予去位,当事者务反吾所为,随议罢。所造海舟弃之无用,沿海诸备皆废,予闻而三叹,可惜也。然此计终难寝,当必有为国谋忠者。纵他日必有行时,然又劳费一番矣! 从这段文字里可以读出,高拱是强烈主张通海运的,他作出通海运的决策绝不是权宜之计。如果他继续当政,海运是不会终止的。 我的老师、明史专家韦庆远说:「 ”当时,开海通洋以贸易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如果允许大批船队定期从海上来往南北,客观上必然大有助于东南各省对海外贸易线的向北延伸,不但有利于国内沿海的物质交流,也极有可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居正断然饬禁,显然是悖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如果高拱仍在位首辅,是绝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政策决定的。” 就是说,通海运与解海禁、开放海外贸易是联系在一起的。 事实上,高拱不仅主张通海运,也是主张解海禁、开展海外贸易的。他写给两广总督殷正茂的私信即可证明。 张居正不仅断然禁止通海运,还强烈反对解海禁、开展海外贸易。他曾给人写信说:「 ”仆犹虑海禁一驰,他日更有可忧者。”所以他上台刚半年,即隆庆六年十二月七日,即颁旨严海禁,饬令沿海各省「 ”将商贩船通行禁止,片板不许下海,仍严督沿海官军往来巡哨。”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历史观察基点:这个时期,正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大航海时代,如果海禁解除、海运得通,海船业持续,中国是有可能赶上时代潮流的,中华号航船若在高拱的引领下,或许可以驶向新航道。 仅凭这一点,高拱和张居正谁是政治家,大家做出评判。 有人拿到《大明首相》,说高拱执政短暂,值得写吗? 岂不知,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官场上的逆淘汰机制——对者出局,从而在重大历史关头往往选择错误的道路。比如高拱和张居正,高拱出局了,张居正选择的是与大航海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回到太祖时代的道路。 所以,那些在重大历史关头做出正确抉择的政治家,弥足珍贵! 我写《大明首相》,正是基于这一点。在重大历史关头以忘我的担当精神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这样的先贤,罕见!越发值得今人追怀!这才是我写《大明首相》的动因!利己主义者是理解不了的;没有历史视野、人云亦云的人,也是理解不了的。 当然,高拱的贡献、高拱的精神,绝不止这一件事! 其余先不提了,这里只说这一件事。 把握历史真相,要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扎实的功底,审视历史,思考未来,才能得出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当然,对一般读者来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先入为主就可以了。看到与自己已有的历史认知不一样甚至相反的观点,先不要跳脚,而是好好读读,会有提高的。文明进步,需要提高素质,这方面,任重道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28137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棣出一上联:灯明月明 朱棣出一上联:灯明月明 大明一统 大臣对不出来 小孩却对上了下一篇: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