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刘弗陵 刘弗陵到底怎么死的 刘弗陵简介

导语:刘弗陵,人们也称他为汉昭帝,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他自幼聪慧,深得汉武帝喜爱,八岁登基称帝,在位十三年,二十一岁就去世了,对于刘弗陵的死因,史上只有一句话“因病驾崩”,不过,从现代很多影视剧及资料来看,刘弗陵的死因并非这么简单,接下来看本站小编给

刘弗陵,人们也称他为汉昭帝,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他自幼聪慧,深得汉武帝喜爱,八岁登基称帝,在位十三年,二十一岁就去世了,对于刘弗陵的死因,史上只有一句话“因病驾崩”,不过,从现代很多影视剧及资料来看,刘弗陵的死因并非这么简单,接下来看本站小编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刘弗陵到底怎么死的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八岁登基,二十一岁驾崩,在位十三年间,史称汉昭帝。对于汉昭帝之死,《汉书?昭帝纪》和《资治通鉴》均这般记载,“元平元年,……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不过寥寥数语,并没有提及死因和相关细节,让人疑窦顿生。汉昭帝是病死还是暴毙,是正常死亡还是死于非命,千百年来猜想不断。汉昭帝之死,也一直是史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

汉昭帝身体一向不错,《汉书?外戚传》称他“年五六岁,壮大多知”,“始冠,长八尺二寸”,从小壮得像头小牛,加上他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还不至于二十一岁时就一命呜呼。有人妄加猜测,说权臣霍光为了长久把持朝政,秘密害死了汉昭帝,属于暗杀或谋杀,这种观点显然与史实相悖。笔者分析认为,汉昭帝虽然不是直接死于霍光之手,但他的死,终究跟霍光脱不开干系。

汉昭帝冲龄即,既无处事经验,也无理政本领,所以国家大事由首辅霍光处理,“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成为“天下想闻其风采”的风云人物。按汉武帝送给霍光“周公背成王”那幅画的意思,是让霍光学“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等汉昭帝长大后立即归还权力,急流勇退。然而到了“元凤四年……帝加元服”,理应亲政时,霍光仍不肯放权,“时政事壹决大将军光”。

权力是个怪东西,总让人为之去折腰,去追求,去扞卫,作为权臣如此,作为帝王更甚。汉昭帝年幼时,霍光“初辅幼主,政自己出”,这无可厚非,也是汉武帝的遗命和嘱托。随着时间推移,汉昭帝成长成人,必然想收回权力,霍光仍不归政,这就说不过去了。念及霍光还算忠于汉室,更忌惮其在朝中的根基和势力,汉昭帝自知斗不过霍光,只能继续坐在龙椅上充当近似玩偶的傀儡皇帝,这让心气和天赋极高的汉昭帝感到很憋屈。至于班固所论“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不过是汉昭帝的无奈之举罢了。

除了皇权旁落,汉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霍光的极大限制。汉昭帝九岁时,“穿淋池,广千步……乃命文梓为舟,木兰为枻……毕景忘归,乃至通夜”,让自幼长于深宫之中的汉昭帝玩得很欢畅,“帝大悦”,可惜好景不长,“及乎末岁,谏者多。遂省游荡奢侈,堙毁台池,鸾舟荷芰,随时废灭”,汉昭帝不得不就此作罢。能发动群臣扫皇帝兴趣的,也只有霍光了。此后十余年,一直到驾崩,汉昭帝再也没能感受“万岁为乐岂为多”的乐趣。

霍光专权,除了限制汉昭帝玩乐,连宫闱之事也横加干涉。十二岁时,汉昭帝大婚,立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年仅六岁的上官氏为皇后。抛开诸多人情因素,这终究是一桩政治婚姻,也是上官皇后被冷落的根源所在。后来,上官桀父子密谋造反失败后被霍光诛杀,夷灭宗族,牵连甚广,因“皇后以年少不与谋,亦光外孙,故得不废”。尽管没有废掉上官皇后,但经此一变,汉昭帝对皇后越发冷落,已经透漏出了对霍光的不满。

上官皇后毕竟是霍光的外孙女,又居后宫之首,霍光出于私心,“欲皇后擅宠有子,……言宜禁内……后宫莫有进者”,,意思是说,霍光为了让外孙女获得专宠,增加怀孕几率,不许后宫诸妃嫔进御。对此,《汉书?五行志》也有记载,“光欲后有子,……禁内后宫皆不得进,唯皇后颛寝”,陪皇帝睡觉,替皇帝传宗接代,成为皇后一个人的专利,其他妃嫔一概靠边。

为了确保上官皇后专宠受孕,防止汉昭帝随意与其他宫嫔云雨,霍光干脆玩了手绝的,“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穷绔,类似于现在形制的裤子,即开裆裤;多其带,即多用丝带缠绕。对于穷绔,唐代语言文字学家颜师古称:“穷绔有前后当,不得交通也。”这样一来,汉昭帝连男欢女爱之事也不得随心所欲。有花不能采,有欲不能泄,每天只能和那位毫无感情甚至厌恶的上官皇后背对背,汉昭帝的心境和处境可想而知。

想当权不能当权,想玩不能玩,想宠幸宫嫔不能宠幸宫嫔,汉昭帝在权威、玩乐、性趣上均受到了权臣霍光的严格扼制。不能玩乐也就算了,但作为当朝皇帝,无实权可抓为一大恨;作为正常男人,无女人可御又为一大恨,如此毫无尊严、毫无活力的屈辱遭际,还不如一个王侯将相,不如一个平民百姓,你说他苦恼不苦恼,忿恨不忿恨,憋屈不憋屈?时间一长,汉昭帝也只有生病的份了。

汉昭帝身体出问题,史料角落中有零碎记载,如《汉书?五行志》云“元凤四年……光欲后有子,因上侍疾医言”,《汉书?外戚传》云“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等。从“左右及医皆阿意”中的“阿”字来看,汉昭帝所谓的“侍疾”和“体不安”,情况未必属实。一种可能,是霍光夸大其词,以阻止汉昭帝宠幸宫嫔;另一种可能,汉昭帝确是不舒服,但无大碍。这一年,汉昭帝十八岁。真正交代汉昭帝生病,而且病得不轻,文字隐藏在《汉书?杜周传》中,“昭帝末,寝疾,征天下名医,延年典领方药。”寝疾,说明病症加重,汉昭帝已经卧病在床。这一年,汉昭帝二十一岁。

从“侍疾”、“体不安”到“寝疾”,仅仅三年,就让一个原本生龙活虎的青年皇帝倒在了病床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光亡周公之德,秉政九年,久于周公,上既已冠而不归政”,以及对汉昭帝私生活的无耻干涉和横加限制,使汉昭帝有苦难言,有怨难诉,有忿难平,欲哭无泪,最终肝火内炽,病入膏肓。汉昭帝看似突然死亡,其实有个漫长的煎熬过程,他是因处处受制于霍光,长期郁闷憋屈而死。可以说,汉昭帝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憋屈的皇帝。

汉昭帝是被专权自私的霍光累年欺压而染病身亡,在当时应该不是什么秘密。至于《汉书?昭帝纪》对汉昭帝死亡记载的含含糊糊的只言片语,多半是霍光授意史官所为,历代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概莫如是。不过,良心未泯、骨气刚硬的史官们还是在其他传志中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用字字千钧的“春秋曲笔”记述了霍光的霸道和汉昭帝的憋屈。毕竟,那时距司马迁去世还不久。

刘弗陵简介

姓名:刘弗

别名:刘弗陵

民族:汉族

王朝:西汉

谥号:孝昭皇帝

陵墓:平陵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主要成就:昭宣中兴

出生地:长安

妻子:上官氏

出生日期:太初三年

逝世日期:元平元年

继位人:刘询

在 位: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

代表作品:《黄鹄歌》《淋池歌》

年 号:始元、元凤、元平

执 政:十三年

父 亲:刘彻

母 亲:钩弋夫人赵氏

据说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生,纷纷恭祝武帝。武帝老年得子,更是爱不释手。武帝临死前,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子幼母壮”、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他借故处死了钩弋夫人,然后请得力大将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为首辅、匈奴人金日磾为次辅、上官桀为佐军以及桑弘羊为理财等四重臣来辅佐刘弗陵。武帝死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继位,是为汉昭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元”。

“政事一决于光”

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遵照武帝遗诏,由霍光辅政,故“政事一决于光”。因霍光大权独揽,与很多大臣结怨。左将军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不和,多次设法陷害霍光。公元前81年,霍光在长安附近检阅羽林军,并将一名校尉调入自己府中,上官桀乘机造了一封燕王刘日的信,派人冒充燕王的信使,送将弗陵,说霍光有谋反之心。第二天,霍光进宫朝见刘弗陵,得知这一消息,吓得伏地不起。刘弗陵却说:“你检阅羽林军,调用校尉都是最近的事,长安离北方距离那么远,燕王怎么能这样快就知道,即使能知道,写好信送到长安,也不能这样快,再说,你真的有心谋反,也不用靠调用一个校尉。所以,足证明这信是假的,有人想陷害你大将军。你不必害怕,请起吧。”霍光和众大臣听了,无不佩服刘弗陵年少英明。

避免一场政变

不久,上官桀又伙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勾结燕王刘日密谋杀霍光,废刘弗陵,由刘日即位,霍光侦知这一阴谋后奏告刘弗陵,刘弗陵立即命田千秋发兵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迫使刘旦自杀,避免了一场政变。而这时的刘弗陵年仅十四岁,能够成功处理此事,颇让人称道。后人评价说:“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缓和国内矛盾

针对武帝末年因对外战争、封禅等所造成的国力严重损耗,农民负担沉重,大量破产,使得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在霍光等的辅佐下,刘弗陵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与民休息。

对外方面

改变武帝时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一方面加强北方戍防,多次击败进犯的匈奴、乌桓等,另一方面重新与匈奴和亲,以改善双方的关系。从而使得武帝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停止下来,有助于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经济方面

因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引起天下议论,于公元前八一年召开“盐铁会议”,对武帝时各方面政策进行讨论。这次政策大讨论的情况,保存在桓宽所编着的《盐铁论》一书中。经过争论,取消了酒的专卖,而保留盐铁专卖。

英年早逝

若天假其年,汉昭帝将大有一番作为。可惜,昭帝还没来得及尽展其雄才大略,便于元平元年病逝于长安,年仅21岁,葬于平陵,尊谥孝昭皇帝。 昭帝无子,后以戾太子刘据孙刘病已为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孤独钓客柳宗元:我以我血荐轩辕下一篇:为什么说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