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二汽集团 中国二汽集团的详细发展史

导语:中国第二汽车集团详细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第二汽车厂,又称“第二汽车”。1969年建于湖北省十堰市。它生产东风卡车、富康汽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汽车等。第二汽车原由国务院单列市管理,90年

中国第二汽车集团详细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第二汽车厂,又称“第二汽车”。

1969年建于湖北省十堰市。它生产东风卡车、富康汽车以及后来的爱丽舍汽车等。

第二汽车原由国务院单列市管理,90年代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现有员工12万人。

地理上,第二汽车所在的十堰市地处鄂、川、陕三省交界处,深入中国腹部;地形上,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铁路和公路。

2号汽车的建设最早提出于1952年底,但在1969年正式开工,其间经历了17年的漫长波折。

历史演变

首次启动和暂停施工

第二汽车厂

1952年底,一汽建设方案确定后,毛泽东董事长下达了“建第二汽车厂”的指示。

次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了第二汽车厂筹建工作的序幕,并在武汉成立了第二汽车厂筹建处。

1953年至1955年,筹备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选定了武昌第二蒸汽厂厂址,编制了总平面布置图,并与苏联专家进行了接触和谈判。

1955年春,国家建委、第一机械部、汽车局指出“第二蒸汽厂设在武汉。从经济条件来看,城市利用率大,投资相对经济;武汉地处全国中心,产品畅销,运气好;但根据国防条件,武汉距离海岸线约800公里,工厂相对集中。遇战则在敌方空攻击圈。

武汉工厂位于胡莎湖和东湖之间,在空的目标是显著的。

因此,它拒绝了在武汉设立站点的提议。

1955年9月7日,国家计委正式决定将第二蒸汽厂从武汉迁到四川成都东郊的包河厂。

甚至在成都郊区的牛石口附近,还建起了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宿舍。

但由于高层对厂址和规模的争论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直到1957年3月27日,汽车局才不得不宣布第二汽车厂暂时解散。

此时,聚集在祖国汽车工业的1000多名干部,被中央组织部、第一机械部干部局统一分配到机电部、国家科委、第一汽车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床厂、洛阳拖拉机厂、沈阳重型机械厂、武汉锅炉厂等20多个单位, 南京汽配厂、长春客车厂、国二石油机械厂,以充实这些单位的领导班子和技术力量。

第二次启动和暂停施工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58年6月底左右,第二汽车厂的建设再次被提出。

当时进入朝鲜的志愿军想回国商量如何安排部队,毛泽东说要调一个师去江南建第二个汽车厂。

李富春副总理指示:“长江流域湖南没有大工厂,第二汽车要在湖南建!”。

年底,第一机械部六局组织力量在湖南开展选址工作。

1960年2月3日,第六局给第一机械部写了一份关于建厂的一些问题的报告。

报道称:“第二汽车公司于1957年被拆除,中国已通知苏联取消该项目。

1958年,中央提出再次上马。

同年冬、1959年春,我们在湖南进行了前期选址工作,我们首选长江方案,建议部里尽快确定。

1960年4月19日和1960年4月30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第二汽车公司,还成立了一个800人的技工训练班。然而,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第二次发射仍停留在纸面上,尚未实施。

第三次正式发射

1969年9月28日,第二汽车公司正式开工建设。

建立和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的重大关切。

在前两个计划目标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党和国家没有放弃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想法。

1964年,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时,也提到了建设第二汽车厂的项目。

随后,第一机械工业部做出了建造第二汽车的决定。

1965年4月10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党组正式向党中央、周恩来总理写报告,提出“三五”期间在大陆建设一个能生产1吨至8吨各种卡车的中型汽车生产基地。

7月16日,《中型货车生产基地第二汽车厂建设方案》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1965年9月,随着川汉铁路线路建设方案的改变,2号汽车的选址重点从湖南转移到了鄂西北。

1965年12月21日,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发布《关于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建处的通知》。

筹建处成立后,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展开,进展迅速。

无论是指导思想、组织准备、产品、工艺、设备、材料的准备,还是建厂方案、方针的制定,都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第二汽车的建设

1978年7月,东风5吨卡车投产。

当时建厂的指导思想浓缩到《第二汽车厂建设方针》第十四条。它的主要精神是:在建厂的总指导思想中,要开创中国特色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使中国汽车产业的布局、品种、产量和技术水平大翻身;在工厂生产组织方面,将全能工厂改为专业化工厂,扩大各专业化工厂的职权。

工厂没有脱离生产实际的研究、设计、试验机构,实行设计研究、试制、生产相结合;在工厂管理方面,要建立一套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在产品开发方面,产品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方便用户,总结我国汽车工业的经验,设计和建立适合我国自然条件的自己的汽车系列。

产品要好用、易造、易修、省油、技术先进、坚固耐用、成本低,并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在工厂设计、土建设计、工艺设计方面,必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工装和设备方面,必须采用大量的新设备,特别是简单、高效、专用、组合的设备。

在“十四条”的总指导下,1969年初,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了第二汽车建设现场会,成立了第二汽车厂建设指挥部。

下半年,10万建设部队陆续进入十堰基地。9月28日,第二汽车厂的大规模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十堰市最终选址的几点思考

第二汽车公司的选址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不仅受到川汉铁路路线变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1.基于核战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理论,毛主席提出三线建设要凿山凿洞,而十堰正好在山区,紧挨着神农架无人居住的林区,再有就是南方军事重镇襄樊的守卫。湖北在西边,路过襄樊是山区,襄樊是分界线。

十堰符合三线建设要求。

2.当时,林彪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众所周知,林彪是湖北黄冈人,出于一些考虑,支持在湖北设厂。

正式投产

1975年6月,东风2.5吨级越野车投产。

1975年6月,第二汽车第一款基础车型“东风”投入生产。

1976年,由于当时的动荡,第二汽车的生活非常艰难,全年亏损5066万元。

1978年国家计划生产2000辆,政策性亏损3200万元,是第一机械部和湖北省下亏损最大的企业。

如何克服“亏损壁垒”,扭亏为盈?鉴于军车紧缺,第二汽车决定集中力量研发民用5吨卡车,分批投入生产,摆脱亏损帽子。

在第二汽车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少农的指挥下,第二汽车公司进行了质量大会,先后解决了影响汽车质量的64个问题,确保了当年7月份5吨卡车的顺利生产。

在当时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汽车的销售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1978年8月,陈丕显到二七视察工作,了解企业的困难。他当即表示支持二七下半年增产3000辆,摘下亏损帽子,努力成为大庆式企业;建议省内可购买2000-3000辆。

结果,第二汽车公司全年生产了5000辆汽车,国家筹集了2000辆汽车,湖北省购买了2000辆汽车和1000辆军车。全厂通过了“亏损关口”,首次向国家上缴利润。

1979年下半年,由于财政困难,国民经济开始调整。

国务院将第二汽车列为“暂停或延期项目”。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第二汽车公司向国务院提出了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更新

1980年以来,第二汽车在保证全部利润、税金、折旧费上缴国家的前提下,自行筹资3.3亿元,完成了持续建设和更新。

从1980年到1983年的四年间,第二汽车的东风品牌汽车开始出口。

1981年4月,以第二汽车为主体,以东风系列产品为纽带,第二汽车成立了一家跨部门、跨省的东风汽车工业合资公司,打破了中国汽车“品种单一”、“互相较劲”、“小而全”的格局,开发出东风系列产品。

到1982年底,东风汽车联合公司已经生产了13大类50多种特种车辆。

从1978年到1983年的五年间,第二汽车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完成了技术中心、教育中心、装备中心三大中心的建设任务。

1986年,二七年产能达到10万辆,超过了当时的一汽。

第二汽车生产的东风品牌汽车风靡全国,在国内基本无人能及。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二汽车生产的军车越野性能优异,第二汽车一夜成名。

除了生产东风EQ140-1卡车、EQ240越野车和EQ245越野车外,第二汽车在此基础上开发了28种改装车和160多种改装车,形成了年产15万辆卡车的生产能力。

名字

1992年9月1日,“第二汽车”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风汽车公司已经成为国家明确支持的三大汽车集团之一。

东风公司保持了非凡的发展,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率稳居行业前列。

自1989年以来,连续多年位列中国500强行业前十。1997年整体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东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全国汽车行业第一驰名商标。

1999年,“东风汽车”成功重组上市。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东风公司先后在十堰、襄阳、武汉建设了三个汽车开发生产基地,拥有云起、刘琦、齐欣、亓航等整车制造商,朝阳、南充等发动机制造商,上海浦东、华南两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公司已基本形成重、中、轻、轿车等多种产品,年生产能力50万辆。

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1969年10月,来自全国30多家工厂、设计院、施工单位的建设者和来自竹山、竹溪、睢县、大武、枣阳、汉川、汉阳等县的2.5万余名农民工聚集在十堰周边几十公里的工地上,拉开了第二汽车厂建设的序幕。

当时人们形容十堰是一个偏僻的山镇:十堰真的很奇怪,一条路直接通向外面;说它是城市,种瓜种菜;说这是一个农村地区,一个有沟壑覆盖的工厂。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几十万建筑大军,流着血和汗,开拓了山川大地。

由于当时没有铁路,建筑材料运到登湾后,就要靠工人来扛了。

工人们带着几十吨重的设备,把原木放在底部,然后几十个人喊着歌,像拉纤维一样把它拉到施工现场。

技术工人经常在工地上搬运砖头和沙子,就连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第二汽车与十堰

企业如何驱动城市

20世纪60年代的十堰只是中国无数深山镇中的一个,在行政上隶属于湖北省郧阳区郧县。

北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俗称“九三、半水、半田”,意思是先竖起十道堰,才能种地。

更生动的说法是只有一家铁店,打铁的叮当声足以传遍全镇——这就是十堰的整个工业基础。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应该说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工厂即使在员工的基本生活中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和二七一起成长的是一座城市。

如今的十堰再也看不到当初荒野山谷的痕迹了。

杨廷新指着身后的房子说,他旁边没有像样的建筑。

1972年底,十堰正式成立城市规划领导小组。

十堰市建委主任张万祥率队向第一机械部、国家计委汇报,为城市建设争取了1000多万元的专项政策和建设资金。

十堰市政府千方百计建立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让成千上万的二代蒸汽工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将汽车零部件生产向十堰市及周边地区扩散,帮助其建立自己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经济实力。

1982年,第二汽车公司与十堰市实现政企分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弁庆 谁知道日本历史上义经和弁庆的故事下一篇:怎么删除滴滴出行记录 滴滴的历史订单删除了怎么找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