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中山装的创始人 中山装的由来

导语:关于中山装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委托华侨张方成设计中山装草图。回到上海后,他于1916年命令荣昌祥裁缝王彩云按照草图制作。1927年4月20日,在《申报》第17版上,有一则软广告《中山装旺销》:“南京路

关于中山装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是孙中山在日本活动期间委托华侨张方成设计中山装草图。回到上海后,他于1916年命令荣昌祥裁缝王彩云按照草图制作。1927年4月20日,在《申报》第17版上,有一则软广告《中山装旺销》:“南京路新世界对面的荣昌祥,是制造中山装的先驱,做工精致,款式极其精准。现在,它符合时代潮流,想被普及……”。

这种说法的另一个分支说,孙中山先生1919年在上海居住时,曾经拿着一套已经穿过的日本军装去亨利服装店,要求裁缝把它换成“便服”。换上“便装”后,还是有点像英国军装。但在休闲服里,既不是“唐装”,也不是“西装”,所以店员给它取名为中山装。当时的中山装背部有一条缝,背部中腰有一条腰带,前门钉着九颗扣子,上下口袋都有“胖口袋”。

还有一种说法是,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担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觉得这套西装不仅笨重,穿起来不方便,而且不符合当时中国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要求;然而,中国的原创服装并不能完全表达中国人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中也存在类似西装的缺点。所以主张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业领”的上衣为底样,在企业领上加一个反领,而不是西装衬衫的硬领。

这样,夹克就具有了西装外套、衬衫和硬领的功能;“企业领”夹克的三个深色包换成了四个开袋,下面的两个开袋也剪成了“钢琴包”样式,可以随着放入的物品数量而伸缩。孙中山说,他这样改革口袋,让书本、笔记本等学习、工作的必需品都可以放在口袋里。口袋上有一个柔软的盖子,口袋里的东西不容易丢失。最后请到裁缝黄龙生帮忙策划缝制,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件中山装。

孙氏的广东人一直把南洋当成第二故乡,南洋企业带来的衣服和广东的休闲装非常相似,所以生产广东版中山装更靠谱。1929年5月14日第318期《北洋画报》对“中山装的起源”有一个精彩的看法,说:“Xi宪总理在广东担任元帅后,有一天,他计划检阅军队,想穿元帅服,但他认为太隆重,不合适。那些不在乎西装的人正在复习篮子,得到了他们过去在英国穿的猎装。在这种时候...这是真的。”

第三种说法是中山装起源于学生装。最开始学生的衣服大多是仿照日本学生的衣服,而日本学生用的是日本海军的衣服,是欧洲的军装。孙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欢穿日本学生装。因此,1926年11月《良友画报》刊发《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时,对孙中山照片刊发的介绍说:“先生喜欢穿学生装,今人皆称中山装。”《申报》1926年5月5日第21版新闻《三友工业社职工改造》:“服务体系分甲、乙两种,甲为中山装,即学生服,乙为世界服。”甚至在一些重大的政治新闻中,也是这样的观点。

《申报》第8版,1928年7月19日,“江昨天继续在北大演讲”:“今天9时30分,江同学在北大装机向各行各业发表演讲,听众达一千多人,首先谈论的是推翻军阀……”作为孙中山的继承人,蒋介石当然穿的是最正宗的中山装,但报纸上也写的是学生装。

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装的主要参考来源于中国本土休闲装。源于中国的可以分为广东休闲服和宁波休闲服。两人都认为孙中山是以中国本土休闲服为蓝本,具有硬领、多包西装的特点。《中华文化风俗大辞典》对中国的论述是这样的:“孙中山先生参照中国人衣服和裤子的原始特点,吸收了南洋华侨企业主导的服饰和西装风格,本着适合卫生、便于移动、便于节约、强看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一种服装款式是黄龙生做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国运 关联危机:从土俄战争到中国国运下一篇:净化饮用水 北京饮用水净化简史:从甜水到自来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