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孔子被后人称为什么 孟子被人们称为什么

导语:孟子被人们称为什么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

孟子被人们称为什么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而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雕像

孟子曾和孔子一样,带领门人周游各国进行游说。但他的学说并没有被当时的各国国君所接受,隐退后,他和弟子公孙丑等人一起着书立说。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言论编着成《孟子》。《孟子》也称为了儒家学说的经书之一。

而其实,在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并不高。唐代的时候,韩愈把孟子列为儒家学派孔子最正宗的继承者。从此开始,孟子的地位便逐渐提高了。在北宋神宗时期,《孟子》一书的内容,首次称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孟子被当时的朝廷封为“邹国公”,第二年就配祀孔庙。南宋时期,大儒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列为“四书”。元代至顺元年,孟子首次被加封为“亚圣公”,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称他为“亚圣”,他的地位已经凌驾于儒家企图圣人之上,且仅次于孔子。明清时期,根据官方规定,《孟子》一书的内容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明朝景泰年间,朝廷封孟子的后裔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且世袭罔替。直到民国时期,改为了奉祀官。

孟子公孙丑的相关解读

公孙丑是孟子最得意的也是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孟子公孙丑》记载了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就是仿照《论语》,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阐述儒家的思想。

孟子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一书中除了《孟子公孙丑》之外的篇章,全都是记载孟子个人言论的,只有这篇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可见孟子对于公孙丑这位学生的重视程度之高。

在《孟子公孙丑》这篇文章中,孟子进一步阐述了他所宣扬的仁政的理论,但是孟子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列举大量的故事来具体说明仁政的道理。

孟子用晏子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如何趁势追击、事半功倍;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育公孙丑要养浩然正气,不要企图不劳而获,要心胸坦荡,这才是君子的所为,并且孟子进一步解释所谓浩然正气就是壮大的阳刚之气,就是心胸宽广、坦坦荡荡、气贯山河的泱泱正气。因为孟子一贯宣扬仁政,他不屑于同时代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巧舌如簧、阴谋诡计的所谓权术,认为这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人之术,是君子所不齿的。

孟子一向推崇的是圣贤君子,他们都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让人心悦诚服的,从内心里觉得别人的对的,而不是用强权和霸道来强迫别人服从,这样即使会令别人表面上服从你,但是内心却对你充满了怨恨。孟子认为那也算不上真正的仁政。只有让百姓真正从内心觉得国君的治理是对的,对他们有好处,百姓才会顺利地接受这个政策。

孟子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辩论高手,他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读《孟子》常常被里面生动的故事,严谨的思维逻辑所折服,这也是《孟子》区别于《论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门生之间的对话,文学性不强。所以孟子还被后人誉为中国第一位文学家、散文家。

孟子的成语

《孟子》一书文采斐然,言辞流畅,善于运用大段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发展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有关孟子的成语非常多,他自己就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在他的文章中,他创造了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专心致志、缘木求鱼、一曝十寒、夜以继日、左右逢源、绰绰有余、不言而喻、同流合污、揠苗助长、明察秋毫、出类拔萃、出尔反尔等等,简直数不胜数,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甚至成为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俗语了,我们甚至都不觉察到这是个成语,可见孟子的语言功力的深厚,他简直就是个语言学的大师,这些成语穿越了两千多年,到今天依然非常实用,非常顽强,一点也不觉得艰涩难懂,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也是孟子的贡献。

孟子为丰富我们中国人的言语类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他超越孔子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些成语的运用,那么我们今天的语言绝不会这么丰富,我们恐怕常常会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我们要描述的事物而着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要感谢孟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英阿马岛之战 英阿马岛战争简介下一篇:史进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的主要事迹概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