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三国长寿稳重的武将 为什么孙吴比曹魏还长寿呢

导语:孙吴时期出现了一批长寿稳重的武将,他们的长寿之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相比曹魏,孙吴武将更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揭开答案。

目录导航:

  1. 三国长寿稳重的武将
  2. 三国后期魏国最厉害的人物是谁?从北伐一直到最后这段时间
  3. 孙吴蜀汉曹魏谁最富裕
  4. 诸葛亮,孙权谁年纪大
  5. 三国时期曹魏的防御重点
  6. 三国最长寿的是谁
  7. 三国末年,魏国为什么要先选择灭蜀,而不是先灭东吴
  8. 三国鼎立进步的原因
三国长寿稳重武将

吕岱,字定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因避乱而南渡时受到孙权的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吕岱组建了了一千余人的军队,在山地各地山越族部落造反时发挥了作用,得以平定叛乱,也因此受到孙权的重用。不仅对平定叛乱有重大作用,而且教化民众。

更为重要的是他以身作则,公正廉洁,不恃功而傲,低调做事,知道敛收锋芒,圆融处世。因此更令孙权满意,并委以重用,总之,吕岱一生都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可谓是功勋赫赫,太平元年才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丁奉,字承渊,是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将军,年少时就骁勇无比,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他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在孙吴建立初期,丁奉仅官至偏将军,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

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累拜大将军、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自曹操时交战至西晋初年,又侍奉孙吴四位君主,可谓是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三国后期魏国最厉害的人物是谁?从北伐一直到最后这段时间

三国后期魏国最厉害的人物当属司马懿了。理由如下:

1.四朝元老,功高权重。曹操时代,司马懿就因支持曹操称帝而深得曹操信任,派他去辅佐儿子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争夺中获胜。曹丕称帝后,更是倚重司马懿,每次出征都让他留守许都。曹丕临死时,又任命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曹叡临终时又把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足见信任。一身而历四朝,荣宠不减,在当时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了。

2.抵御诸葛亮北伐,让蜀军劳而无功。诸葛亮有六次北伐,后四次对手主要都是司马懿。诸葛了虽善于用兵,司马懿也不是等闲之辈,每次都扛住了蜀军的攻击。最后一次还在五丈原耗死了诸葛亮,让诸葛亮的六次北伐都徒劳无功,也极大消耗了蜀国国力,为之后的灭蜀奠定了基础。

3.平定辽东,免除魏国后顾之忧。公孙家族自东汉末期就一直占据辽东,且不服曹魏的管理。到公孙渊时,更加不把魏国放在眼里,自立为燕王,还与孙吴结盟,骚扰魏国后方。为稳定后方,238年正月,司马懿率军攻打公孙渊,一举荡平辽东,杀了公孙渊,免除了后顾之忧,为之后的灭蜀灭吴创造了条件。

4.杀掉曹爽,架空曹芳,为司马昭创晋扫清了道路。曹叡死时,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初期曹爽实力占优。司马懿韬光养晦,装病不问政事,使曹爽对他卸下了防备。而司马懿暗中布置,趁曹爽陪同皇帝去祭陵的时候,一举控制了京都,迫使曹爽投降,最终杀了曹爽。除掉曹爽之后,还把曹姓王公全部囚于邺城,彻底架空了曹魏皇室,为以后司马昭篡位扫清了道路。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综观司马懿一生,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玩阴谋诡计也不输于人。曹操那么多疑的人都能取得他的信任,而且还能得到曹魏三代皇帝的持续信任,最终为自己家赚回一个帝国,放眼同时代,应该没有人能超越他了吧。

孙吴蜀汉曹魏谁最富裕

当然是曹魏

三国当中,当属曹魏最兴旺最富裕,占据北方大片领土,尤其是黄河流域,经济发达,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还是在北方沿黄河一线的,战将千员,兵甲60多万。

至于弱小,蜀汉经济最弱小,但是武备比孙吴要强;孙吴军备稍差一点,但是占据江东6郡,人杰地灵,加之长江天险,得以暂时的保全,经济也好于蜀汉。

诸葛亮,孙权谁年纪大

诸葛亮大

孙权 182年出生

诸葛亮 181年出生

孙权(182-252)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孙权生于182年,赤壁之战时26岁,比诸葛亮小一岁,是这些人中最小的。

诸葛亮比孙权年纪大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 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孙权(182-252),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政治家。吴大帝。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诸葛亮(234-181=53+1=54)岁

孙权(252-182=70+1=71)岁

诸葛亮比孙权大(182-181=1)岁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

诸葛亮大。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诸葛亮年纪大,两人相差一岁。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00年,长兄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208年,他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29年,他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

诸葛亮的年龄大,他们相差一岁。诸葛亮生于181年,孙权生于182年,但诸葛亮234年在打仗的途中病逝,诸葛亮长年南征北战,为蜀汉争夺天下,在朝堂内又管理国家诸多事务,常年劳累积劳成疾。

孙权卒于252年,寿命比诸葛亮长18年,孙权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代,是三国时代全文

三国时期曹魏的防御重点

从与蜀汉、孙吴几次交兵分析,曹魏的军力布局也比较明确,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两条河,长江和渭水。

先说渭水,主要就是防御蜀汉,蜀汉军队无论是出斜谷、陈仓,还是祁山,渭水都是天然的屏障,渭水一线的雍凉也成为了曹魏防御重点,还记得吧,当初,司马懿曾总督雍凉兵马。

长江一线,防御重点一个是襄阳,荆州一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提出对曹魏的攻击重点,赤壁之战应该算是这一线。另一个就是合肥一线,这是孙吴与曹魏交兵的主要战场,当然,孙吴几次都是大败,即使到了后来,司马昭当政,淮南三叛,也主要是这个地方。

三国最长寿的是谁

第一名是吕岱。吕岱,字定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因避乱而南渡时受到孙权的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吕岱组建了了一千余人的军队,在山地各地山越族部落造反时发挥了作用,得以平定叛乱,也因此受到孙权的重用。不仅对平定叛乱有重大作用,而且教化民众。

更为重要的是他以身作则,公正廉洁,不恃功而傲,低调做事,知道敛收锋芒,圆融处世。因此更令孙权满意,并委以重用。总之,吕岱一生都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可谓是功勋赫赫。太平元年才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第二名则是丁奉。丁奉,字承渊,是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将军。年少时就骁勇无比。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他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在孙吴建立初期,丁奉仅官至偏将军。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

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累拜大将军、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自曹操时交战至西晋初年,又侍奉孙吴四位君主,可谓是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三国里面最长寿的人是左慈,活到了133岁。

要说三国最能活的人,非大神左慈莫属。他从小就对道术非常痴迷,加上过人的天赋,掌握了鬼神莫测的本领,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左慈曾多次戏弄曹操,曹操很想将他干掉,却每一次都失手,心里不是一般的郁闷。

三国末年,魏国为什么要先选择灭蜀,而不是先灭东吴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释,不外乎就以下几个原因:

1、首先是因为三国之中,蜀汉国力最弱;

别看在《三国演义》中,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维的九伐中原,放佛蜀汉一直都在军事上处于主动进攻的态势,但这背后却难掩蜀汉国力的孱弱。

据史籍统计,魏蜀吴三国中,魏国人口约443万,吴国人口约256万,而蜀汉的人口却只有108万,不到吴国的二分之一、更是不足魏国的四分之一。加之蜀地当时的开发程度有限,其经济文化水平,也不如坐拥中原的魏国和雄踞东南的吴国发达。因此,不论哪个角度,蜀汉的国力都是三者中最弱的。

而要一统天下,最保险的战略必定就是选择先易后难。所以,对于魏国而言,首要消灭的目标自然就是国力最为弱小的蜀汉了。

2、其次,从地理战略来看,先蜀后吴也是最正确的思路;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想必大家也都并不陌生。这个典故出自东汉初年,当年汉光武帝刘秀给大将岑彭说"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就是,平定陇西后不应满足,而是要紧接南下平定蜀地。

这个成语虽然后来被引申为得寸进尺之意,但它的背后实际上却是北方政权一统天下的一个战略顺序。事实上,古往今来,北方政权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都会首先从平定蜀地开始。因为,蜀地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拿下蜀地后即可对依托长江天险于北方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形成战略包围,进而有效的突破和瓦解长江防线。

3、最后,蜀汉毕竟是前朝的延续,是魏国政治上的先天敌人;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作为汉朝的尾巴王朝,蜀汉扛出光复汉室的旗帜,时刻以正统自居,处处与曹魏作对。因此,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维的九伐中原,蜀汉就从来没怎么消停过,总是在魏蜀边境制造些或大或小的麻烦。

所以,综上所说,站在曹魏的立场,必须第一个干掉蜀汉。这样一来,既能消除蜀汉这个政治麻烦,同时也能实现对割据东南的吴国形成战略包围,正可谓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原因很多

1 吴军不擅长进攻战

孙权继位后,吴军进攻战只赢了一场,即背叛盟友偷袭关羽那一战

2 夷陵之战,蜀军虽然战败,但损失不大

和三国演义讲的不一样,真实的夷陵之战,蜀军仅仅是立足不稳不得不败退。其实伤亡不大,尤其是嫡系部队伤亡很小。

倒是那些被刘备征召来的少数民族附庸军伤亡很大。

所以,刘备仅仅向西面略微逃跑了一点,就重整部队不再逃跑。

而东吴方面,不但不敢追击,反而很害怕刘备卷土重来,主动遣使请求和议。

可以想象,如果东吴追击,在东吴军队不擅长的山地战场上,以刘备的身经百战,趁势发动反击,弄不好再打个永安大胜出来。

个人认为,正是因为陆逊狡猾的不追击,不给刘备扳回一局的机会,才气的刘备病逝的。

刘备这货,打败仗是常事。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打败仗之后的败而不溃,败而擅逃。

这个说的其实不对,曹魏不是选择先灭蜀,几十年时间里,它在吴蜀两边都有打,只是正巧打蜀汉先成功了而已。


三国格局,曹魏最强而吴蜀皆弱。那对最强的曹魏来说,要一统天下,灭蜀吞吴都是避不过去的两道坎,早晚都要走,哪个先走哪个后走其实就是根据局势决定,没有一定之规。论起来,曹魏最先选择攻击的也是东吴,攻打次数更多的也是东吴,尤其是曹丕在位时,对东吴的进攻近乎疯狂。

三国时期,曹魏伐吴共有八次之多。


第一次,222年,夷陵之战后,孙权脱离曹魏,自建年号黄武,曹丕发布《伐吴诏》,以征东大将军曹休挂帅,由水路攻吴军于洞浦,击败吴前将军吕范,但被赶来的扬威将军孙韶和建武将军徐盛阻挡,陷入僵局,最后曹休退兵。

第二次,223年,江陵之战。魏上军大将军曹真、左将军张郃、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从襄阳攻打吴治下江陵,曹丕亲临宛城助威,连破吴将孙盛、诸葛瑾等人,但最终在吴征北将军朱然坚守下,平北将军潘璋援助,大败夏侯尚,曹真退兵。


第三次,223年,濡须口之战,魏大司马曹仁用疑兵之计佯攻羡溪,主力攻打濡须口,被吴濡须督朱桓击败,擒魏将王双,魏军被杀被溺死千余人,曹仁撤军。

第四次,224年,曹丕亲率大军十万下广陵,欲强渡长江,吴安东将军徐盛在水上设疑城,让魏军以为吴军有千军万马,不敢渡江,只能撤兵。

第五次,225年,曹丕再次广修战船,十万大军再下广陵,但是突然大雪,江面结冰,战船不得下,曹丕又恐不吉利,撤兵,被吴将高寿突袭,狼狈而退。

以上五次都是曹丕在位时所为。


第六次,228年,石亭之战。吴番阳太守周鲂写信诈降献城,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轻信,率十万大军向宛城接应,并会同司马懿攻江陵、贾逵攻东关,三路大军会攻东吴。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大破之,斩俘魏军1万余人,曹休仓皇败逃,不久病死。

石亭之战后,孙权正式称帝。而随后诸葛亮北伐,曹魏忙于应付蜀汉,中止了对东吴的进攻。直到诸葛亮死后,蜀汉暂停北伐。

第七次,244年,太傅司马懿率魏军南征至舒城,因为东吴防守严密,不久即退回。


第八次,252年,东兴之战。孙权去世,十岁幼主孙亮即位,魏大将军司马师欲乘机攻吴,以司马昭为监军,王昶进攻南郡,丘俭进攻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七万大军攻打东兴。三路大军十五万人。吴大将军诸葛恪调度有方,大败东路军,杀敌、淹死数万人。其余两路也随之溃败。

东兴之战大败后,曹魏不再攻吴,而是转而对付蜀汉,灭蜀后,司马炎代魏自立,之后的战役就是晋吴之间的了。

而曹魏对蜀汉发动的军事战争,就远少于对东吴的。仅有三次。


第一次,230年,在诸葛亮三次北伐后,曹魏反击。大司马曹真率主力从子午道进兵;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以李严守汉中。因大雨路途难行,一个月时间只走了一半,战机已失,加上国内反对,曹真无奈撤兵。

第二次,244年,曹芳即位后,曹爽压制司马懿专权,不顾司马懿反对,任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与其率领六、七万大军从骆谷入蜀,结果由于军需运送跟不上,加上蜀大将军费祎及时防范,曹爽被伏击惨败。


第三次,263年,曹魏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灭蜀。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最终,邓艾偷渡阴平,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所以,并不存在曹魏选择先灭蜀汉,曹魏先打东吴,打得次数最多也是东吴,只是都没有成功,而第三次伐蜀成功了。

最重要的只有一个原因,蜀汉对曹魏的威胁更大。从刘备称帝,到诸葛、姜维的先后多次北伐,蜀汉一直以延续汉家正统自居,并且把恢复汉室、还于旧都当成重要的基本国策来执行。所以只要蜀汉一天不亡,就会不断的找曹魏的麻烦。

反过来看孙吴,虽然割据一方,却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其与曹魏的战争也是防守多、进攻少。孙权还曾名义上接受曹操的统治。之后东吴接连几个君主也都不是什么雄主,不是贪逸就是暴戾,所以孙吴对曹魏的威胁远远小于西蜀。

因此,先讨东吴,则西蜀必然会趁机来搞事情。反过来,先讨西蜀,则东吴一定会作壁上观。

不单单是三国末年,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来看,北方在平定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绝大多数的一个进军路线,都是先占领巴蜀,然后再从巴蜀顺长江而下,从上游向下游发动进攻。同时呢,北方在配合南下,进行一个夹击。绝大多数的战略规划部署进军路线都是这样定的,所以三国末年的魏国也不例外。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时的蜀国因连年的战争早已困乏。无论是诸葛亮的北伐还是说姜维的北伐,都给整个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损耗。同时呢,从蜀国内部的整个政治权力架构来看,形成了以姜维为首的军事集团驻扎在外,以黄浩为首的宦官官僚集团又把持着中央的朝政,其实是形成了一个内外分治的局面。这样对于整个国家的战略动员能力,组织能力都形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也导致了蜀国在当时相对于吴国的情况来说,处于了一个更弱的位置。所以魏国统一战争,毫无意外第一个选择灭亡的是蜀国。




这个问题其实要先明确一点,刘备的国号是“汉”而不是常说的“蜀”。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当时的背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而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而三国之中的吴国直到公元229年(黄龙元年)5月23日,孙权才开始称帝,建都武昌,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

了解了这些,魏国为什么先攻打蜀汉集团的原因也呼之欲出了,可以说他们两国是天生的死敌关系。曹氏集团就是篡位于汉而建立的魏,而刘备以汉朝继承人的身份重建了汉,矢志于光复中兴汉室。甚至可以说是蜀汉集团主动进攻曹魏集团在于先,而曹魏集团反击在后。因此出于政治原因,他们两个集团必欲除对方之而后快。

当然曹魏集团先攻打蜀汉集团还有两大客观原因。

第一,蜀汉集团在当时三国集团里属于实力最小的一个。当时曹魏集团占据整个中国北方,而当时整个中国的重心就在北方,因此曹魏集团实力最强。第二则是孙吴集团了,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最弱的一方则是蜀汉集团了,仅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从面积上看还不太明显,从人口上看,史书记载,魏国在籍人口443万人,吴国在籍256万人,而蜀汉在籍仅108万人。这就相差太多了,蜀汉只有曹魏四分之一不到人口,也不到孙吴人口的二分之一。因此柿子拣软的捏,曹魏肯定先打蜀汉了。

第二个原因在于曹魏集团统一南方先统一蜀汉有地理上的优势。我们都知道中国南方,长江从西向东,流向大海。蜀汉在孙吴的上游,先统一蜀汉,然后乘舟东进,水陆两路夹攻孙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政权自西向东统一南方,多不胜数。隋灭陈、元灭宋等等很多。

总之,曹魏集团先攻打蜀汉集团,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是必然的!

三国末年,魏国为什么要先选择灭蜀,而不是先灭东吴?

主要原因有三:

一、蜀国在诸葛亮与姜维的连年用兵北伐之下,使蜀汉国力损耗过度,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而且收效甚微,从而导致域内民众信心普遍丧失。

二、蜀国人才凋零,青黄不接;朝中奸臣当道,后主宠信宦官黄浩,群臣人人只求自保。又有派系之争,后期蜀汉政权内部政治矛盾非常激烈,当时朝中大臣大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而姜维深感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以此避祸,同时储备军资,打算继续北伐。

而司马昭正是了解到姜维避祸沓中,故起兵伐蜀,以一兵牵制姜维,令一兵绕道直扑蜀中腹地。

三:从地理位置来说攻破蜀国更容易伐吴,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一旦据有蜀中之地可以顺江而下,直取建康。而且伐蜀之战纵使吴国想来救援,但是逆长江而上的速度,恐怕还没到半路蜀国已经被灭。

而且魏国拥有九州之地,再加上休养生息多年,以现在的国家实力相对东吴和蜀汉来说已经是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它完全可以应付两线作战。

三国鼎立进步的原因

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并请来了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

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经秦汉大一统之后的第一大规模分裂割据,他的形成和原因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随着第一代创业人的逐渐去世,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

但是毫无疑问,大一统才是人心所向,随着司马家族的崛起,三国统一于晋,结束了百十年的纷争,这才是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战乱不断,人民贫困,社会动荡。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比较注重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人民过上了较稳定的生活。所以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扩展资料: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农民起义的推动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于是,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强大的如北方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公孙瓒、陶谦,南方的刘表、刘璋、王朗。这些割据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开展局域战争,最后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大范围的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那就是魏、蜀、吴三大政权。

其中曹操占领北方,刘备占领西南,孙权占领东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虽说农民起义不是导致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因为农民起义,才有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可以说是直接因素,所以说农民起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2、经济发展的局限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经济发展也是导致三国鼎立的因素,但是绝对谈不上根本原因。孙权占领江南后,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刘备占领西川后,也是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蜀锦就是那时候开始文明中国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范文澜认为:“从经济方面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

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个伟大强盛的中心地区首先带动了长江上下游地区(益荆扬)的经济逐步前进。西汉中期司马迁叙述江淮以南(荆扬)一般的经济情况说,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使用火耕水耨法。

没有饥寒的人,也没有千金的富家。这就是说,江淮以南经济落后,剥削者还不能积累起千金。到了东汉时期,大地主大豪强到处出现,说明经济已有发展,足以产生大的剥削者。

不过长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区来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为依附者与中心地区相连系,从而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

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没有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却为三国鼎立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让三国鼎立局面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下去。

所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走向统一的步骤,也是导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3、地域条件的限制

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

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三国各自的实力都有限,也都有局限性,比如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和长江天险,西蜀自身的易守难攻和交通不便,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长期持续,这也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4、明确的战略规划

刘备和诸葛亮有一次隆中对,这是极为高明和合理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内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孙权占领江东,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在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战略规划的七年前,孙权和鲁肃也制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当时刘备还在北方苟延残喘,战略规划的内容也是是曹操、刘璋、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璋占据益州,孙权占领江东和荆州,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两个战略规划都希望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且两大集团也一直在坚定不移的执行着三国鼎立的战略规划。所以,孙权和刘备的战略规划也是形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554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皇帝有哪些措施守卫国门?下一篇:唐正凯的反义词及例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