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科学家捕捉到恒星的濒死尖叫 休眠黑洞或已苏醒

导语:《2001太空漫游》是一部经典的科幻片,它成功地将科学和哲学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最近,科学家捕捉到恒星的濒死尖叫,休眠黑洞也或已苏醒,这些新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宇宙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我总结了10个原因,仅供参考

1. 这部电影的脑洞很大

2001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电影:它试图告诉整个故事的人类的进化,从遥远的过去原始猿类动物先进的恒星被不久的将来,同时探索思想像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人工智能(“人格化”的复杂计算机HAL 9000)和技术进步,在137分钟!它的跳跃以一种巨大的、压倒性的方式包含了时间和空间,让观众感受到库布里克和克拉克所讲述的故事的无限性和规模。写科幻小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有几部电影,比如1936年的《未来的事》,尝试过同样的做法。

2. 它使文学科幻小说成为主流

即使是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书面科幻小说也被认为是一种低级趣味的体裁,只能出现在杂志和廉价的平装本上。阿瑟·c·克拉克是该领域真正的摇滚明星之一,这要归功于他出色的作品,如《童年的终结》、《城市与星星》和《地球之光》。库布里克以克拉克的小说《哨兵》(The Sentinel)为2001年的起点,邀请克拉克参与剧本和小说的合写。库布里克为克拉克以及他所关联的小说类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尊重,但这种尊重长期以来一直被否认。

3.它把外星人说成是善良的,甚至是优越的

2001年以前的大部分科幻电影,除了少数例外,都把外星人描绘成入侵者、入侵者和可怕的怪物,并与之战斗。2001不仅引入了外星智能大大优于我们的导演明智地避免试图想象它在屏幕上(独石作为他们的代表而不是),但他们没有恶意的:他们的目标是,事实上,轻轻地引导人类向更高级别的存在。

4.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重要的事说三遍

当库布里克开始制作2001年的电影时,他下定决心要制作一部以科学为坚实基础的电影。这就是为什么他的飞船在真空中悄无声息地滑行,甚至爆炸也不会发出声音,因为在没有空气的地方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阿方索·卡隆后来在重力中应用了这种方法)。他在空间站和发现号上的布景是为了模拟创造人造重力所必需的旋转,这在其他电影中从未使用过。从他的飞船内部到月球表面,库布里克都在努力进行他所能做到的最真实的太空漫游(让我们也不要忘记电影开场场景中猿人令人难以置信的版本)。

5.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给观众以太空科普

多年来,纸质版和电影版的科幻小说都在努力创造出震撼人心、令人恐惧或难以磨灭的画面,而库布里克却希望利用视觉的力量,将自己的故事置于一切之上。2001年著名的是,在它的整个运行时间里只有大约20分钟的对话,而在它的第一个或最后20分钟里什么也没有。对话大多是陈词滥调或某种程度的阐述。但重点是:库布里克故意删去了大量的废话,让视觉效果来讲述这个故事——他们做到了,结果是标志性的,直到今天还值得庆祝。

6. 开创性的视觉效果

为了得到他想要的视觉效果,库布里克领导了一项工作,创造或利用开创性的新方法来制作特殊效果。与当时标准的背面投影相反,正面投影被用于人类序列和月球漫步的黎明时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纵切扫描摄影和负滤光片的使用,被用来创造高潮的星门序列,这仍然是科幻历史上最伟大的单一场景之一

7. 音乐

库布里克留出使用原创音乐的传统方法为这部电影(尽管亚历克斯北部组成一个分数,导演决定不使用)支持现有的古典作品像约翰·施特劳斯二世的蓝色多瑙河(为空间对接序列)和“日出”运动从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打响的太阳、月亮和地球)。前者的诗意和后者的威严完美地捕捉到了导演想要唤起的情绪。使用“日出”,可以认为,铺平了道路的许多传奇classically-inspired分数在科幻电影,从约翰·威廉姆斯的主题的作品在《星球大战》和《第三类接触》(1977年)杰里·戈德史密斯和詹姆斯·霍纳氏的分数为《星际迷航:电影(1979)和《星际迷航》2:汗(1982)的忿怒。

8. 《2001》尊重观众的智商

库布里克故意减少对话,让电影的许多想法和场景都可以被解读,从而创造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往往是印象主义的体验,故意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起初,评论家和观众并不买账,但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库布里克并不想向观众灌输解释和动机——尤其是在涉及外星人及其在人类进化中的角色等故事元素时。如果你确实想要澄清,总有亚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小说,它确实充实了一些没有解释清楚的东西。

9. 对人类命运的乐观

科幻小说可以是一种黑暗的、常常是暗淡的体裁,但它确实包含了对人类压倒一切的乐观主义——我们将到达恒星,我们将超越我们现有的存在形式,我们将与宇宙中的其他种族相遇并加入其中。这一观点在克拉克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很明显,尽管库布里克对人类极为愤世嫉俗。虽然影片中导演的前景也很明显——毕竟,早期猿人做的第一件事当受岩石开发工具都是用它杀了——这是克拉克的愿景,最终赢得了人类追求的明星和显然认为适合提升到下一阶段的发展。

10. 它永久地改变了科幻电影

尽管《星球大战》上映不到10年,就将科幻电影推向了另一个方向,但毫无疑问,2001年的《星球大战》绝对提升了科幻电影的地位。它影响了数十部电影和几代电影人,让他们充分挖掘这一流派的潜力,将其作为一种媒介,在塑造最令人惊叹的画面的同时,往往能产生令人惊叹和惊叹的想法。没有2001,我们可能从来没有电影像仙女座应变(1971),《THX 1138》(1971), Solaris(1972),第四阶段(1974),洛根的运行(1976)跌至地球的人(1976),《第三类接触》(1977),跟踪狂(1979),《星际迷航:电影(1979),改变状态(1980),(1982),(1997)联系,喷泉(2006),阳光(2007),星际(2014)和其他无数。然而,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和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愿景凌驾于他们之上,俯视着近50年后的电影类型,就像电影中超然的星孩一样。

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人类进入外太空和实现登月等重大科技进展,世界影坛上掀起了一轮太空科幻电影的新高潮。
在此期间,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影片纷纷出炉,让科幻迷们有机会欣赏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饕餮盛宴。
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有1968年的《2001 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战1》以及1982年的《星球大战2》和1983年的《星球大战3》,1979年的《异形1》,1982年的《银翼杀手》,1984年的《终结者1》,1982年的《E.T外星人》等。
这其中尤以库布.里克执导的《2001太空漫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它开创了太空科幻电影的先河,以至于后期类似题材的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它的影响,有些影片干脆就安排一段情节以向它致敬。
那么,这部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得影片到底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的伟大之处吧。
首先,科幻影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超凡的想象力奠定了本片迄今为止都无法被超越的先驱位置。
从太空行走,太空维修机器人以及机械手,模拟重力,巨大的环形空间站,超级智能计算机,梦幻般绚烂的外太空以及充满未来感的宇宙飞船,太空食品等等,这些都超出了当时普通观众对太空的想象和感受,以至于人们会毫不怀疑的相信,外太空就是影片里描述的样子。
同时,考虑到这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影片,你就会感叹它是如此的超前和具有先驱意义。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巨大的环形空间站成为后来科幻电影争相效仿的模型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电影中描绘的月球表面,这可是人类登月之前啊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太空机器人和机械手其次,从影片的叙事节奏,台词运用到摄影都堪称典范。
可能有些人认为影片的叙事节奏沉闷缓慢尤其是那大段的没有一句台词的太空舱在宇宙飞船外部缓慢漂浮的场景让人无法忍受,其实这正是太空漫游的主题。
在浩瀚深远漆黑一片的太空中,白色的宇宙飞船和身穿红色太空服的宇航员的身影在缓慢漂浮,让人觉得时间与空间这一对宇宙中的永恒的元素在这一刻凸显的如此清晰与重要,巨大的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与几乎停滞的但又飞速流逝的时间相互交错,人类在其中显得如此渺小与孱弱,同时又是那么的醒目与唯一,这恐怕就是影片想给人以启发的主旨吧?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接下来,影片的另一经典我想就在影片的配乐上了。
其中最著名的两段主题配乐采用了著名圆舞曲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前者被多次用来配合优美的太空穿梭和行走,将美轮美奂的太空渲染的华丽多姿,如梦如幻。
而后者则在影片的开端和结尾以气势磅礴的登场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宏大,生命的神奇与无休止的轮回,那种振聋发聩的震撼力让人们不得不严肃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向何处去?的确,除了上述属于电影艺术领域的不朽篇章之外,影片还开启了关于科幻片更为重要的哲学探讨,那就是人类的未来,确切的说是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其实,影片的三大段落就是本着这个时间划分分别讲述的。
在影片的第一部分—“人类的起源”里面,远古时代的大猩猩受到宇宙中神秘的能量体,一个黑色方碑的启迪完成了从原始动物到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而进化成能在太空穿梭的现代人类,这一阶段一直发展到人类在月球发现了同样的黑色方碑为止。
这个方碑指向了苍穹中的木星,隐含着人类将走出自我,探寻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第二阶段,“木星任务”。
这里影片可以说回归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科幻题材。
人类在超级计算机哈尔的协助下开始了木星的探索之旅,而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只有哈尔和处在背后操控的统治当局知道。
在旅途中机器和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哈尔从从属与协助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控制与主导,在将多数宇航员杀死之后,唯一幸存的宇航员大卫最终关闭了哈尔的主控板,在逐渐丧失意识的过程中,变得语无伦次的哈尔最终唱起了自己的挽歌。
同时,那神秘的代表机器人灵魂的红色摄像头最终熄灭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年以后的科幻动画影片《机器人总动员》里面,控制人类的超级电脑AUTO也采用了与哈尔相同的红色摄像头造型)。
人类最终主宰了自己的命运,直到那神秘的黑色方碑再次在宇宙中出现。
第三阶段,“木星和无限苍穹”。
这是本片最让人难以理解同时又引发无数争论的章节。
抛开如何解读不断出现在大卫眼前的正在进餐的老年自己和在床上濒死的自己以及化身为婴儿,成为一个新星体的自己不谈,这里我想说的是那个总在关键时刻出现的黑色方碑。
是不是这个方碑预示着在人类的进化当中,不管不同形态的生命体如何轮回,宇宙中的那种超能量体都起着主宰人类命运的作用呢?影片没有直白地给出答案,而是故意将这个问号留给了坐在屏幕前的观众。
影片的结尾是在漆黑一片的苍穹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铿锵有力的序曲骤然响起,仿佛宇宙中的一道光,又仿佛人类寂静灵魂中的一声号角,唤醒了人类的崭新黎明!
正如前面所说,本片之所以伟大除了自身在探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之外,更多的哲学意义在于唤起人类对自身起源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地球人类如何认知广袤外太空的思考。
这里面既有宗教隐喻(比如有人将黑色方碑理解为创造人类的上帝),也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还有关于生命与死亡,毁灭与新生的联想(比如最后一章中那五彩斑斓的发光体可以理解为宇宙大爆炸这种象征着死亡与毁灭的现象,而通过那个包含着婴儿的星体也可以联想到宇宙中的新星诞生)。
影片正是通过这种无法一时找到答案的设问而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在影片上映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成为人们争相回顾与效仿的模板。
在后续的科幻题材的影片中,也不时的有向大师致敬的场景出现。
如前面提到的《机器人总动员》里面的AUTO的造型,还有地球上幸存的唯一生物小强蟑螂也以哈尔命名。
同样,在《机器人总动员》里前20分钟没有对白,前40分钟没有人类对白也和本片保持了高度相像的风格,难道这是偶然的吗?除此之外,在《地心引力》里面出现的太空漫步也与《2001太空漫游》中的场景类似,但是考虑到人类在1965年才实现第一次太空漫步,1969年才实现登月这些事实,不得不说影片《2001太空漫游》的开创意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747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清华园的由来 历史上的康熙校园下一篇:夏朝何时灭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