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唐代书法家 长安万年之二百九拾五:颜筋柳骨,唐代书法家的杰出代表

导语:为方便阅读,请点击“自然自觉自在”,关注此公众号! 中国书法,在大唐帝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书法家,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在这些书法家中,有唐初“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为方便阅读,请点击“自然自觉自在”,关注此公众号!

中国书法,在大唐帝国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书法家,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在这些书法家中,有唐初“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更有中唐号称“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两位大师,开辟了书法艺术之流派,非常了得,是唐代书法家的杰出代表。

中国古代习书有四种常见的书体: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其中唐朝就占了三体,影响之大,难以估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唐代皇帝也多喜欢书法,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飞白体,武则天、唐玄宗的隶体,都为人称道一时,直接推动了社会习书风气。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集权社会,历来如此!唐都长安,更不便外。长安作为唐代人才荟萃的京华之地,始终是书法艺术的中心。在这些撑起大唐书法艺术的名家巨匠中,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不仅以书法艺术闻名于当代和后世,而且其人格精神也被人称道。

中唐书法家颜真卿,自称琅琊人,实际上是生于秦、长于秦的长安人。他在唐代书法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宋人称赞颜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所谓推陈出新或承前启后,是指他既因风气,又开风气;既因俗,又脱俗,把唐代书法艺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颜真卿的字,早期多匀称端秀,如著名的《多宝塔碑》等;后期笔法圆融,如《颜氏家庙碑》等。颜真卿的书法之最高成就,在于开创了“颜体”,成为历代书法启蒙的范本,影响了无数人的成长,也被无数人所记忆。字如其人,颜体字方正刚健,颜氏为人也是直道而行,行不曲径。

唐玄宗天宝末年,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大致相当于今天任三个省的主要领导一样。颜真卿任其辖内平原郡太守。其他州郡长官只知惟命是从,而颜真卿发觉安禄山有不臣之举、叛国之心,就以防涝为借口,修城浚池,以作防备。

安禄山对颜真卿不放心,不断派人来监视。表面上,颜真卿大会文士,赋诗巡游,似无防备之心。安禄山认为颜真卿是一介书生,不足为惧,便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曾想,颜真卿暗中却积草屯粮,厉兵秣马。安禄山起兵后,河朔之地纷纷沦陷,唯有平原孤城坚守。

当时,传到京城长安的情报说,河朔之地都已沦陷。唐玄宗曾一度绝望地叹息:“河北24郡,难道连一位忠臣也没有吗?”后来,得到颜真卿的奏报后,才知道他仍然在坚守,在敌战区还保有“大唐”的国土。唐玄宗不无感叹地说:“我虽然未见过颜真卿,但他能如此作为,真是可歌可泣。”

后来,颜真卿回到长安做官,但因为他激切正直,多次遭到排挤。唐德宗李适时,派去平叛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戈相向,与唐王朝对抗,执政卢杞提议,凭颜真卿在四方群众中的威望,如果派去宣慰淮西,可以兵不血刃地解决问题。

唐德宗李适便派颜真卿为使臣,去说服淮西归顺。诏命发出后,满朝大臣都大惊失色,奇怪这么危险的差事,竟然获准。颜真卿却毫无惧色,带上诏书便去见乱臣贼子李希烈。颜正卿到达淮西,尚未宣布诏命,李希烈的养子及千余人就拔刀围住了他,声言要生食其肉,颜真卿还是毫无惧色。

李希烈看到颜真卿有如此胆识,对生死毫不在意,当时并没有加害于他,暂且把他送到接待宾客的馆舍住下。李希烈攻克汴州后,想自己建号当皇帝,就派人向颜真卿询问礼仪,颜真卿义正词严地说:“老夫80多岁,曾经为国家制定礼仪,现在所能记住的,只有诸侯朝觐天子的礼仪。”

李希烈当初留下颜真卿,就是敬重他的学识和胆识,但现在看来,这个老家伙顽固不化,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恼羞成怒的李希烈便下令杀害了颜真卿,一代忠臣义士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人生。颜真卿除了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书法思想和作品外,还为后人留下了刚正不阿的精神和风范。

柳公权为京兆华原人,在唐长安浓厚的文化气氛中,博采众长,经学、诗歌、音律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他的书法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字体刚劲有力,结构稳固隽秀,如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自成“柳体”之一家。

有一次,柳公权在长安寺院中看画师朱审作山水图,就在图边题诗一首:“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不过几日,京城中便人人传诵此诗。如此诗品和意境,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修为,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高峰。柳公权,做到了!

唐穆宗李恒专门召见柳公权,说:“我在佛寺院中见到你的笔札,几乎不相信辞意墨迹均如此美妙的人就在当朝,恨不得立即就见到你。”召见后,便授予柳公权翰林侍书学士。但唐穆宗昏乱无德,柳公权常想提醒皇帝。一天,唐穆宗问柳公权怎样才能写好字时,柳公权乘机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觉察到他是借笔进谏,面有不悦之色。

柳公权的墨迹被人视为珍宝,皇帝也有意识地让他应景赋诗写字,以供欣赏。唐文宗李昂时,文宗召学士们玩联句游戏,皇帝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时任学士,就续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其他学士也先后联句,但文宗李昂认为,柳公权的诗句辞清意足,不可多得,就让他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看着柳体书法,皇帝叹赏道:“即使钟繇、王羲之再生,也不过如此吧。”柳公权经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温,一身历七朝。

唐武宗李炎同样喜欢柳公权的诗文书法。一次,武宗当着柳公权的面,责怪一位宫女,柳公权劝皇帝息怒。唐武宗则对宫女说:“如果能得到柳学士的一篇笔札,我就释然不问,你也可以无事。”看着宫女哀求的目光,柳公权就在殿前写诗一首。

柳公权为宫女免责的诗是这样写的:“不忿前时忤主恩,心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唐武宗李炎见柳公权下笔成诗,字体遒劲,十分高兴,就让那位宫女拜谢柳公权。这主子和奴才两人,合起伙来诓了一幅柳公权的诗书墨宝。

唐宣宗李忱为了能见识柳公权的题字,便着意组织专场笔会。宣宗于宫殿中召见了柳公权,命他在御前写三幅字,并让权倾一时的宦官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臣源濡笔,用当时最好的蜀笺,分别用真书、行书、草书各写三幅。写罢,一座皆为之惊叹。事后,宣宗李惋又让他亲自写一封感谢状,不限字体。

中晚唐时期,从唐穆宗李恒开始的6位皇帝,为了能收藏到柳公权的笔迹,都要动些小心思,使些小手段,可见柳体书法的珍贵。唐时社会上,更是对柳体书法趋之若骛。王公卿士家的碑志,如果得不到柳公权的手笔,就被认为是不孝子弟。外国使者入朝长安,都会拿出重金专门用于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以带加国内炫耀。

在唐都长安,社会长期稳定,生活安逸富足,正是各类艺术繁荣发展的最佳时机和环境。毛笔作为当时全社会的主要书写工具,人们对其的娴熟运用和对文字形态的唯美追求,催生了书法艺术的飞跃。因此,除了以上提到的六位书法家外,其他得名于某书体者数不胜数,如草书张旭、怀素,篆书李阳冰,隶书韩择木等,各有所长,使唐代的书法艺术欣欣向荣。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欢迎阅读,敬请关注,赞赏传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天明的身世 电视剧《秦时明月》天明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下一篇:《鹤唳华亭》萧鉴是谁演的?扮演者资料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