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如果费祎没有被刺杀,蜀汉有没有可能不被灭国呢?

导语: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和费祎,他生前十分重视,先后成为蜀汉的政府首脑,而他的弟子姜维,则主要负责军事。有时候历史很奇怪。诸葛亮非常重视蒋琬和费祎这两个后备高端人才,但实际上两人都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战略。蒋琬上台后,蜀国的经济形势受到了战争的极大影响,他逐渐将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和费祎,他生前十分重视,先后成为蜀汉的政府首脑,而他的弟子姜维,则主要负责军事。

有时候历史很奇怪。诸葛亮非常重视蒋琬和费祎这两个后备高端人才,但实际上两人都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战略。蒋琬上台后,蜀国的经济形势受到了战争的极大影响,他逐渐将主要精力从北伐转向魏,转而治理内政和发展经济。费祎成功后,循规蹈矩,尽量不发动过分的进攻性军事活动。

而深受诸葛亮赏识的姜维,与蒋琬、费祎不同。他始终坚持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多次要求蒋琬、费祎下令北伐。蒋琬和费祎不愿抨击姜维灭曹兴汉的积极性,同时又担心连年国力的损失,所以对北伐中原的军事行动一直矛盾重重。

后来聪明的费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每次姜维要求北伐,只给了他一万兵力。

250年,姜维第五次出兵中原。这一次,魏蜀的主战场在洮河以西的西平县。当时姜维和魏国名将郭淮交手。结果两个人钻石切钻石,谁遇到好人才,打了个平手,没人赢。

北伐虽然没有如姜维所料攻占西平,但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俘虏了魏的中郎将郭勋。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数字。

郭迅在西平出生长大,家住西平。郭迅虽然是“有钱的N代”,但他不是一个只会飙车泡妞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以业闻名,以州闻名",在西魏享有盛誉。这样的人,正是费祎需要的。

费祎虽然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但和诸葛亮一样,他希望在军事枢纽陇西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日后蜀汉政权强大时,能以此为基础攻打曹魏。所以他一直很重视拉拢陇西的大巨头。于是,姜维向费祎推荐了愿意投敌的郭勋。

在费祎和姜维的推荐和提拔下,郭勋很快就取得了左将军的高位,成为费祎身边的亲信将军。

费祎的升迁和对魏国大将郭勋的过度信任,引起了蜀国大将张本的特别关注。张伟觉得,虽然费祎的行为显示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气度,但他可能有危险。他通过古人的故事劝他:“以前岑彭、来羽都是被刺客杀死的,将军们要吸取教训,提高一点警惕。”然而,充满自信和不拘小节的费祎并没有把张本的话放在心上,也许是在暗暗嘲笑张本的狭隘和嫉妒。

不幸的是,局势的发展不幸是张本所为。

新政时期,对魏战争的次数和规模都有所减少,蜀汉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颜夕十六年元旦,丞相费祎非常高兴,决定在他驻扎的汉寿设宴。汉寿所有官员,不论官职高低,都可以得到丞相的邀请。

备受瞩目的年终会议终于如期召开。因为刘禅,这位已故的国君,远在成都都不能出席,所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费祎,自然成了宴会的最大焦点。文官武将纷纷向他敬酒,心情好的费祎也不拒绝频频举杯,不知不觉就醉了。

这时,一名武将端着一杯酒来到费祎面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武将扔掉酒杯,拔出寒光闪闪的匕首,刺向费祎胸口。当在场的官员清醒过来时,费祎已经倒在血泊中,刺客已经自杀。

这个刺客就是被费祎非常信任的郭勋。

事后有人报告说,郭勋“想刺汉主,但不准接近他。他每次过寿,拜前者,都被左右吓住,什么都做不了”。可见郭勋一直是“在汉营,在曹”。虽然他没能如愿以偿地刺杀刘禅,但他杀了费祎,这是《无间道》的成功范例。

先主刘禅对失去大臣费祎深感悲痛,并计划为他举行国葬,以纪念他对汉朝的杰出贡献。

可能是蜀汉屏蔽了费祎总理被刺身亡的消息。因此,魏朝廷知道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已经是八个月以后的事了。为表彰郭勋的革命精神和不忘故土、忠诚报国的不屈意志,魏国追郭勋为长乐故里,食城千户,令其子袭爵,并特地下诏褒扬郭勋为正义舍命。

费祎遇刺似乎只是一个意外,但对蜀汉来说,这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总理,国家的政治走向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费祎死后,姜维成为蜀汉的二把手。他一心一意继承诸葛亮遗志,想北伐中原,统一中国。他对魏的政策自然从以守为主转变为以守为主,具体来说,在他执政前的20年里,他发动了5次北伐,在他执政后的10年里,他至少发动了4次反魏战争。与魏相比,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力大大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失地亡国埋下了祸根。

蜀汉宰相费祎遇刺是三国后期一件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标志着蜀国防御国策的转变和鹰派势力的崛起,是蜀国历史的转折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的钩弋夫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武帝临死前为何要赐死她下一篇:唐朝是怎么抄隋朝的作业的 一直再抄就是抄得不彻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