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古代平时说话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的全部都是文言文吗

导语:古人讲文言文吗?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民国时期,胡适、陈独秀、鲁迅、钱、李大钊共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用新的标点符号发表白话文。从此,我们的文学创

古人讲文言文吗?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和读者一起了解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胡适、陈独秀、鲁迅、钱、李大钊共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用新的标点符号发表白话文。从此,我们的文学创作开始使用白话文。古籍中的记载,留下的历史,基本都是文言文,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事物的记载,都是文言文,所以问题来了。古代人一般用文言文说话吗?

答案肯定不是。其实古人的言论和现在的言论差别不大。最多有一些古代没有的现代词。就连朝廷以上的官员也在侃侃的庙堂之上高谈阔论,引用经典,但他们的私下交流也是白话文。在古代,人们的受教育率很低。十个人念一次好,一百个人只有三四个“君子”。人们不懂文言文,但都讲方言白话。为了避免对政府法令的误解,官员们使用了一种共同的口音,如普通话和官话,类似于现在的官话。

所以古人说的也是白话,就是说一套写一套。比如雍正特别爱用白话文写朱批:“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秉性,这样的皇帝。”朱批对新疆巡抚年羹尧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爱你,这样我才能对待天地诸神,我才能用心去理解我所爱的一切。我很想你,有些事要和你商量。”再比如明成祖朱元璋发布的抗日令:“奉天为载体,皇帝叫百姓备刀。当这些人来的时候,杀了他们。秦此言一出。”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我们应该知道文言文的发明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写作是用来记录口语,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别人,或者自己心中的神灵。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会用到一些不易损坏的重要书写载体,这样成本就上去了。于是,中国人发明了文言文,在表达明确意思的前提下省略和变形了口语。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发明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时间上比文字慢,但不会慢太多。

同时,文言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发声器官的进化不充分。语音学出现在单词之前。在实践中,你会发现有这个音,但不一定对应文字。可以推断,单词是从发音中诞生的。早期发声器官的演变不到位,可以使用的音节较少,所以对应的词也较少。音节的发音比较模糊,所以一个单词可以对应很多意思。另一个是审美的需要。群山遮住了白色的太阳,海洋排干了金色的河流,翻译成白话,没有诗。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边。这个意境,这个画面,一定是用文言文写的。

此外,古人先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后在竹简上刻字。龟甲、竹简等。,作为文字的载体,不仅原材料昂贵,而且制作复杂。所以松散的口语白话文一定要浓缩成单个词的文言文,才能在有限的写法里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空。但是,即使是古代白话,我们现在也还是不太了解,因为白话一直在变,没有固定的格式。所以,要想认识古人,就要学好文言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君权神授,正统合法”!传国玉玺最后去哪里了?下一篇:古时候还没有普通话 古人交流到底用什么方言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