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从1931到1941 从1931到1941 为何日本入侵十年中国才宣战

导语:从1931年到1941年,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十年才宣战?这篇文章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了当时中日政府权衡利弊的原因,以及中国在宣战前的困境和考虑。最终,中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从1931年到1941年,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十年才宣战?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血战。东北各界人士和爱国官兵组织抗日武装奋起反抗。这些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著名的有以马占山为统帅的黑龙江抗日救世军、以为统帅的吉林中华救世军、以为统帅的吉林自卫队、以为统帅的东北人民自卫队、以耿纪洲为领袖的东北人民抗日志愿军、以苏炳文为统帅的东北人民救世军等。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东北军官兵、地方官绅,还有东北各地的绿林武装、红枪社、大刀社。迫使日军向东北增派兵力进行设防。

然后,为了转移注意力,日本军国主义将其侵略目光转到了东三省之外。1932年1月28日,它以武力入侵上海。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忠诚的反对派中,以十九路军为主。

按照国际惯例,交战国一旦长期开战,就会宣布断交,进入战争状态。但在随后的十年里,中日两国政府并没有正式宣布断交或进入战争状态。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为什么中国在侵华十年后对日本宣战?这里面藏着什么?刘继兴分析史料后认为,原因在于当时中日权衡利弊。

原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一直抱有幻想。1937年卢沟桥事变第三天,蒋介石仍然要求外相给日本驻华大使发照会,要求与日本谈判,希望和平解决战争。然而,谈判提议很快被日方拒绝。日方傲慢地说:“军刀拔了,怎么看不见血入鞘!”

当谈判失败时,蒋介石既尴尬又恼火。7月16日,蒋介石满腔怒火,指示国民政府行政院开会研究讨论对日宣战问题。与会者在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国际形势后,充分权衡了对日宣战的可能利弊后达成共识,一致认为不宣战、不断交是中国目前对日关系的最佳政策。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军队所需物资的运输线被切断。中国的军需远非自给自足,大部分必须从外国进口。如果中国公开对日本的断绝宣战,日本将通知作为交战国的所有国家,禁止一切军火和军需品输入中国,并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而中国无法保护大量外援物资从海上输入中国。

第二,我们担心德国军械装备会受阻不能来中国。近年来,中国刚刚通过德国军事顾问团培训和装备了几个德国装甲部队。当时在德国预定的重要军事装备还有大量没有到达。如果宣战,日本会名正言顺地迫使德国取消对华军售,这对中国的持续抗战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他们无法解决双方的外派人员问题。如果断交宣战,在日本的中国侨民将被驱逐或逮捕,而中国目前没有能力撤离和保护华侨。相反,日本华侨可以进军英法租界,继续扮演侵华第五纵队的角色,但中国政府不能驱逐和干预。

正因为上述因素,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和考虑,他不能留头发。在漫长的抗日战争中,他始终采取守城求和的策略。但是,委员会主席组织的几次大规模保卫战,真的很辛苦,很惨烈。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给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以沉重的打击。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和中国一样,非常重视宣战。他的内阁多次讨论宣战和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的问题。军方的一致意见是不宣战是明智的。原因是,虽然宣战可以阻止中国与第三国的经济往来,最大限度地切断中国军事装备的投入,但日本也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岛国,大部分军事物资和原材料都要从国外进口。如果宣战,同情中国的国家会限制对日战略原材料出口,甚至日本会受到国际经济制裁,这对日本无疑是弊大于利。

耐心,再耐心。终于,机会来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法西斯阵营越来越强大。这时,蒋介石不再需要权衡利弊,完全放弃了与日本媾和的想法。

1941年12月9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正式向法西斯日本、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正义力量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8776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有神力的狗 有神力的狗下一篇:刘禅用8个字评价诸葛亮 刘禅用8个字评价诸葛亮 证明在他心目中一直把诸葛亮视为奸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