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陈独秀评价 毛泽东如何评价陈独秀:他是有过功劳的

导语: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五大党总书记,五四运动总司令。文章介绍了他的生平以及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中的地位,探讨了如何正确评价他的功过是非。

能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衡量我们能否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重要标志之一。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五大党总书记,1929年被开除党籍,1942年孤独终老。背后有“五四运动总司令”的光环,还有“右倾机会主义者”、“右倾投降派”甚至“汉奸”的名号。陈独秀的历史曾经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相连。正确评价他的功过是非,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陈独秀呢?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

跌宕起伏的生活

1879年10月9日,陈独秀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小家庭,从小被分配接受传统教育。才华横溢却又固执己见,抱着“叛逆”的心态,他很快就厌倦了这种枯燥的刻板教学。甲午甲午战争前后,年轻的陈独秀读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一下子成了坚定的“康党”。1901年10月,陈独秀抱着“中国为什么不如外国,我们为什么要被外国欺负”的探索心态去日本留学。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了。1903年,为了惩罚反对留日进步学生的学生监督员,“张继抱腰,邹容抱头,陈独秀晃头发”并剪去辫子。有评论者指出:“这一刻对陈独秀来说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他人生所走的路就是在这一截中选择的。他奋斗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剪掉民族灵魂里的辫子。头上的辫子好剪,灵魂里的辫子不好剪。所以,这条路是悲剧之路。"

辛亥革命前后的十多年间,陈独秀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许多活动中,他以办报纸和期刊为中心。1903年,他参与总理的《国民日报》的编辑事务,该报“很久没有出版,一时流行起来”。1904年创办安徽俗语报,从编辑到排版校对。他喜欢日夜梦想伟大的革命事业。1914年,在张的邀请下,因二次革命失败而被迫流亡海外的陈独秀第五次赴日参加编辑政治杂志《甲寅》。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大钊,并开始以“陈独秀”的笔名撰写政治论文。

1915年,陈独秀意识到中国的“最后意识”应该被视为“政治意识”,主张进行扎实的思想文化启蒙。那年9月15日,他创办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发行。从第二卷起,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现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最壮丽的精神日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步入正轨。而陈独秀则扛起“民主”、“科学”的大旗,通过倡导和组织新文化运动,成为“思想界的明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8992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空军政委打人 江青与唐纳结婚两月便争吵打架 后与其他男人同居下一篇:范淑琴 组图:陈士榘夫人“老八路”范淑琴在京逝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