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设计什么样的局 他的疯狂的计划是什么样的

导语:苏联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领先世界,1961年,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绕地球一周,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文章介绍了苏联在太空领域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历史事件。

苏联一度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领先世界——至少苏联是这么认为的。

例如:

白炽灯的发明者,你以为是爱迪生,在苏联是贾波罗科夫;

电弧焊的发明者,你以为是大卫,在苏联是彼得罗夫;

飞机的发明者,你以为是莱特兄弟,在苏联是莫扎斯基;

无线电的发明者,你以为是马可尼,在苏联是波波夫,他也发明了雷达;

火车头的发明者,你以为是斯蒂芬·孙,在苏联是乌拉尔山的车里巴诺夫;

蒸汽机的发明者,你以为是瓦特,在苏联是阿尔泰山的铁匠波尔祖诺夫;

……

正因为苏联一直这么先进,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然应该是苏联发射的。空-科罗廖夫为此说服了赫鲁晓夫。

1957年初,科罗廖夫从美国报纸上读到,美国计划今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这是第一个国际地球物理年。卫星的名字叫“先锋”,挑战的意思很直白。

科洛列夫也知道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美国国会并不支持冯·布劳恩提出的数百万美元的泰空计划。

因此,科罗廖夫立即向CPSU中央委员会报告了他的想法——在美国之前把苏联的卫星送上天堂。

而且他肯定会把100kg的重量放到Tai 空的轨道上。

赫鲁晓夫几乎立刻就想明白这件事的重大政治意义,立即给科罗廖夫配备了一个强大的科研机构NII88导弹研究所和加里宁格勒的一个试验工厂。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科罗廖夫决定尽可能简化卫星,使其只携带一个无线电发射机。

该卫星用3个月时间制造,重约83.5公斤,由铝合金制成,呈球形,配有两个雷达发射机和四个天线,被命名为“普尼克1号”。

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是R-7弹道导弹,卫星代替核弹头的位置。

1957年10月4日,“普尼克-1号”在哈萨克斯坦苏维埃共和国的草原腹地发射空。

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发射场只有一个暗号:“基齐尔-奥达区-50”。直到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才被送往Tai 空,苏联为了向国际航空空联合会报告飞行情报,匆忙将其命名为拜科努尔发射场。

实际上,这个发射场位于楚拉坦,据说是成吉思汗之子楚拉的埋葬地,距离拜科努尔400公里。

其实出于保密的考虑,苏联公布的地图上没有一个苏联城市处于正确的经纬度位置,或多或少都会偏离一些距离,更何况是导弹发射场这样的核心机密。

但1995年,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直接更名为丘拉坦-拜科努尔——矛盾得以解决。

一个月后,11月3日,科罗廖夫在美国之前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还搭载了一只名叫雷卡的小狗。

根据苏联公布的数据,“普尼克2号”卫星重508.3公斤,给人感觉一个月之内,苏联火箭运载能力增加了五倍!

事实上,第二枚火箭和第一枚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次苏联把火箭的整个第二级称为“卫星”。

一个月后,12月6日,美国第一颗卫星终于发射,但以失败告终。

直到1958年2月1日,美国人才把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送入轨道。

就是这颗卫星第一次发现了地球辐射带,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范艾伦辐射带。这个辐射带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对载人飞行和卫星材料仪器都是有害的。

到1960年底,全世界发射了40颗人造卫星,其中8颗在苏联,32颗在美国。美国的卫星大多可以在轨道上长时间工作,持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而苏联的卫星一般工作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

很明显是美国领先,但是世界舆论一直认为苏联在空之间的技术竞争中获得了第一名,因为无论美国打算做什么计划,苏联总是领先。

火箭发动机技术也是如此。

科洛列夫知道以当时苏联的工业水平很难制造出高推重比的火箭发动机,于是他老人家发明了一种“集群发动机”,把四个小火箭并联起来,代替大发动机。这种有四个燃烧室的“集群发动机”被命名为RD-107,可以产生102吨的推力。

为了发射更重的飞船,实现载人飞行,1959年,科罗廖夫提出了“疯狂计划”,将5架RD-107组合成一个“捆绑包”。

——“菊花残,满毛伤……”,简直是丑出天外。

科洛列夫的超级集束火箭,自重可达400吨,一级发动机推力可达500吨,而送往台空的“东方”号飞船只有4.8吨左右。

美国的巨人2火箭,自重150吨,一级推力195吨。送入轨道的双子座飞船重约3.5吨。

对比两者,判断。

1960年5月,第一枚装有21个发动机的火箭完成。之所以有21个发动机而不是20个,是因为二级火箭除了一级火箭有20个喷管外,还有一个11吨级的推力发动机。

5月15日,这枚名为“东方”的运载火箭将第一艘无人飞船“东方”送入了Tai 空,但飞船的返回刹车装置失灵,未能按计划返回,从而成为人造卫星。

8月19日,第二台“东方”上线空。飞船里有两只小狗——贝尔卡和埃尔卡。两只狗安然无恙地回到地面,很快成为苏联的“明星”。

随后,“东方”无人飞船发射了四次,其中两次发射失败,一次回收飞船失败。据说载人飞行的条件还不具备。

但是在1960年底,美国突然宣布明年春天进行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赫鲁晓夫震惊了,要求科罗廖夫加快进度,在美国之前把苏联宇航员送到台空。

根据国际航空导航空联合会的规定,宇航员必须携带返回舱返回,才能确认任务成功。

但“东方”号飞船无法搭载宇航员着陆——赫鲁晓夫要求飞船必须在苏联境内着陆,而不能在海上溅落,所以飞船的结构强度很高,导致飞船重量很重。

科洛列夫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飞船降落在返回舱之前,宇航员从驾驶舱被弹出,飞船和宇航员带着他们自己的降落伞降落。

后来,在“东方”号宇宙飞船的飞行中,没有一名宇航员登上Tai 空舱。直到1964年10月,“上升1号”飞船才首次返回地面。

事实上,在7000米的高空,弹射刚在失重状态下飞行的宇航员是相当危险的。弹射座椅试验验证阶段,苏联跳伞运动员彼得·多尔戈夫不幸身亡。

幸运的是,尤里·加加林很幸运。1961年4月12日,他比美国人艾伦·谢泼德提前23天飞往台空,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的飞行时间是1小时48分钟。

1961年5月5日,谢泼德乘坐飞船水星进入泰空。飞行高度186公里,飞行距离480公里,飞行时间15分22秒,失重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

显然,科罗廖夫又赢了!

在最初的载人飞行阶段,苏联千方百计阻止美国在任何方面的领先——无论是飞行次数、轨道数还是宇航员数。

但阿波罗登月计划提出后,科罗廖夫清楚地知道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31380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教育家孔子 为什么说孔子是一名穿越教育家 原因是什么下一篇:高岗后代 高岗的夫人是谁 他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