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钱学森弹道 钱学森弹道原理至今无解 钱学森发现了什么

导语:东风17不可拦截不是因为快,最主要是轨迹不可预测! 世界就有三个人导弹理论,冯. 布劳恩,商格尔,钱学森,两个是德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所以钱学森回来后,物质基础够了,导弹不会输给美国。美国抓两个德国人,美国也不弱。 原标题:钱学森弹道威力无比:会打水漂的高超音速导弹,秒杀一切防空系统 2019年初,俄罗斯成功的首次试射了先锋超

东风17不可拦截不是因为快,最主要是轨迹不可预测!

世界就有三个人导弹理论,冯. 布劳恩,商格尔,钱学森,两个是德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所以钱学森回来后,物质基础够了,导弹不会输给美国。美国抓两个德国人,美国也不弱。

2019年初,俄罗斯成功的首次试射了先锋超高音速导弹,可以说将西方国家惊出了一身冷汗。美国陆军立即宣布计划在2021财年也发射一枚超高音速导弹。不过,美俄的这些高超音速导弹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中国已经开始实际服役部署了,这就是首次亮相的东风-17弹道导弹,这是世界第一个新概念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而且从基础理念到实际型号,都是由中国人搞出来的。

采用复杂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的概念提出的非常早,只是由于技术原因没有突破,这种导弹迟迟没有面世。早在69年前的1948年,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就在美国就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的导弹武器,以飞航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相结合,采用助推-滑翔式弹道的形式,也就是半弹道式再入航天器。这种升力体式航天器的再入弹道的基本设计思想,被后人称之为“钱学森弹道”。近些年,美国、俄罗斯等强国也纷纷推出了多种新概念高超音速导弹方案,很多都基于钱学森弹道的原理。

超高音速导弹可能成为对付航空母舰战斗群、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不懂得之所以难以拦截,一是其速度超快,留给防空网络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大大压缩了拦截时间;二是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高度位于大气层的边缘,机动变轨的性能更出色,无法按照既定的弹道轨道进行拦截。三是利用钱学森弹道乃至桑格尔弹道的原理,可以实现导弹武器的“打水漂”式飞行,能够较大的提高导弹射程。总之,采取复杂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实现百分百的突防成功旅,准确的毫无征兆的命中目标,让强敌反导系统的拦截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东风-17导弹的战斗部采用是一种无动力的助推-滑翔弹道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美国人命名为WU-14,意思是在山西五寨发现的第14种导弹武器,WU是五寨的英文,。无动力的助推-滑翔弹道式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指利用弹道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抵达弹道顶点时,助推加速到高超声速,然后在大气层边缘飞行,利用下滑动作时大气带来的负压,实现打水漂式的10马赫波段式跳跃-滑翔飞行,能够进行中远距离滑翔飞行,主要用于远程快速打击。

2014年1月9日,中国在山西五寨导弹基地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超级武器——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到2017年4月,WU-14已经进行了七次试射,当时按照美国人的推测,该武器系统已经十分接近定型,预计再有五年就能进入实战部署状态。不过这次美国人看走眼了,东风-17在2019年就实现了成规模的服役部署。

严格来说,东风-17是一种单级的弹道导弹,以东风-16弹道导弹作为助推动力。跨大气层滑翔飞行技术。未来还可以安装于洲际导弹上面,作为全球打击武器,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中国发展滑翔弹道高超音速武器的意义不光在于单级的战术导弹,未来可以搭载在洲际导弹上,弹头在太空边缘滑翔飞行,发射时瞄准美国,但先对着阿根廷打过去,再拐个弯,最后打到华盛顿,让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导弹防御系统变成摆设。

东风-17采用助推滑翔弹道,2000多公里射程可提高50%,超过3600公里,远期可发展到8000公里以上。在2009年,中国首次提出高超音速滑翔弹道武器的时候,很多外国军事专家认为这技术太逆天,完全是癫狂呓语、神经错乱,现在大家都信了。中国不需要逆天,因为中国就是天!

精彩评论:

@陈皓65621521:肯定是钱学森弹道,这种形状利于滑行,不利自转。

@v65429285832:6-10马赫应该是东风17还没冲出大气层前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后加速,再次进入大气层后以25马赫滑翔飞行,25马赫以现在防空系统跟本无法拦截。

@创造源于想象001:钱学森弹道确实牛,但是拦截并不是拦截不了,一个导弹在发射的时候,最脆弱,如果美国在激光武器上有突破,在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外,用激光进行捕捉并照射摧毁,导弹就发挥不了。

@日公:萨德其实无法拦截东风41,原因也是速度不够。真正有可能拦截东风41的在阿拉斯加,美国的NMD系统,不过该系统成功率不高。所以东风41还是很可靠的。

@用户9668134475363:跳跃滑翔有什么用?轨道不可测?省能量?现在的计算机这么先进,导弹的速度轨道方向不是可以随时计算出来么,只要拦截道弹足够快还不是随时可以拦截么,因为拦截导弹也可以不断同步调节变轨,现代最难对付的是多弹头导弹。

@安静的芭比QQ:先了解什么叫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就明白东风17的牛逼之处了。简单来说就是,不可预测导弹飞行路径,就算测到了也来不及反应。

@丨潘An丨:能在法国投降之前击中巴黎也是独一无二了。

@波324294295: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而在于是否下定了决心去做。

@网友1466:发明一种导弹列车。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到达。

@瑟瑟350926125:大国重器,震慑为主,外国人不见肌肉不乖乖。

@U224500642:中国不需要逆天,因为中国就是天!太中肯!

东风17不可拦截不是因为快,最主要是轨迹不可预测!

世界就有三个人导弹理论,冯. 布劳恩,商格尔,钱学森,两个是德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所以钱学森回来后,物质基础够了,导弹不会输给美国。美国抓两个德国人,美国也不弱。

2019年初,俄罗斯成功的首次试射了先锋超高音速导弹,可以说将西方国家惊出了一身冷汗。美国陆军立即宣布计划在2021财年也发射一枚超高音速导弹。不过,美俄的这些高超音速导弹还只是处于研究阶段,中国已经开始实际服役部署了,这就是首次亮相的东风-17弹道导弹,这是世界第一个新概念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而且从基础理念到实际型号,都是由中国人搞出来的。

采用复杂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的概念提出的非常早,只是由于技术原因没有突破,这种导弹迟迟没有面世。早在69年前的1948年,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就在美国就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的导弹武器,以飞航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相结合,采用助推-滑翔式弹道的形式,也就是半弹道式再入航天器。这种升力体式航天器的再入弹道的基本设计思想,被后人称之为“钱学森弹道”。近些年,美国、俄罗斯等强国也纷纷推出了多种新概念高超音速导弹方案,很多都基于钱学森弹道的原理。

超高音速导弹可能成为对付航空母舰战斗群、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不懂得之所以难以拦截,一是其速度超快,留给防空网络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大大压缩了拦截时间;二是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高度位于大气层的边缘,机动变轨的性能更出色,无法按照既定的弹道轨道进行拦截。三是利用钱学森弹道乃至桑格尔弹道的原理,可以实现导弹武器的“打水漂”式飞行,能够较大的提高导弹射程。总之,采取复杂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实现百分百的突防成功旅,准确的毫无征兆的命中目标,让强敌反导系统的拦截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东风-17导弹的战斗部采用是一种无动力的助推-滑翔弹道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美国人命名为WU-14,意思是在山西五寨发现的第14种导弹武器,WU是五寨的英文,。无动力的助推-滑翔弹道式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指利用弹道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抵达弹道顶点时,助推加速到高超声速,然后在大气层边缘飞行,利用下滑动作时大气带来的负压,实现打水漂式的10马赫波段式跳跃-滑翔飞行,能够进行中远距离滑翔飞行,主要用于远程快速打击。

2014年1月9日,中国在山西五寨导弹基地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超级武器——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到2017年4月,WU-14已经进行了七次试射,当时按照美国人的推测,该武器系统已经十分接近定型,预计再有五年就能进入实战部署状态。不过这次美国人看走眼了,东风-17在2019年就实现了成规模的服役部署。

严格来说,东风-17是一种单级的弹道导弹,以东风-16弹道导弹作为助推动力。跨大气层滑翔飞行技术。未来还可以安装于洲际导弹上面,作为全球打击武器,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中国发展滑翔弹道高超音速武器的意义不光在于单级的战术导弹,未来可以搭载在洲际导弹上,弹头在太空边缘滑翔飞行,发射时瞄准美国,但先对着阿根廷打过去,再拐个弯,最后打到华盛顿,让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导弹防御系统变成摆设。

东风-17采用助推滑翔弹道,2000多公里射程可提高50%,超过3600公里,远期可发展到8000公里以上。在2009年,中国首次提出高超音速滑翔弹道武器的时候,很多外国军事专家认为这技术太逆天,完全是癫狂呓语、神经错乱,现在大家都信了。中国不需要逆天,因为中国就是天!

精彩评论:

@陈皓65621521:肯定是钱学森弹道,这种形状利于滑行,不利自转。

@v65429285832:6-10马赫应该是东风17还没冲出大气层前的速度,冲出大气层后加速,再次进入大气层后以25马赫滑翔飞行,25马赫以现在防空系统跟本无法拦截。

@创造源于想象001:钱学森弹道确实牛,但是拦截并不是拦截不了,一个导弹在发射的时候,最脆弱,如果美国在激光武器上有突破,在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外,用激光进行捕捉并照射摧毁,导弹就发挥不了。

@日公:萨德其实无法拦截东风41

淮海战役国民党的大部分全是精锐吖!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国的大局基本已定,剩下的也就是秋风扫落叶叻!远离战争,战争是用活生生的生命变化尸体推积起来的。

获利最大是二野,以五六万兵力接手黄维兵团全部装备战俘,经过淮海一役,迅速发展为二十多万人马,三野高风亮节。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是《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这部史诗级的红色影片上映于1991年,讲述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下着手,在1948年11月6日发动了淮海战役的伟大故事。

朱德、刘伯承、邓小平

淮海战役历史简介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由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在气势磅礴的《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淮海战役爆发伊始,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徐东碾庄圩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国攻占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

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计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杜聿明

而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部电影呢,因为这部影片较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详细描绘了解放军指挥高明和英勇善战。许多战争场景都有可看可取之处,历史地艺术地把十分复杂的战争用电影的手法进行了诠释,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影片独特魅力。

惨烈的大王庄一役

尤其是大王庄一役,1948年十二月九日,中野六纵和华野七纵奉命攻击大小王庄。大王庄是敌人核心阵地的南大门,距黄维兵团司令部只有一公里。把守大王庄的是黄维的18军33团,18军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全副美式装备。其33团更是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虎团”,堪称内战爆发以来解放军遇到的最强硬对手之一。

黄维

当日黄昏,华野七纵20师58团和60团在炮火掩护下首先向大王庄强行攻击,经过激战,攻占大王庄,俘敌副团长以下700余人。敌人随即集中炮火向大王庄实施猛烈的火力反击,并集结了两个团进行疯狂反扑,双方在血腥的搏斗中反复争夺阵地,我军的损失比较严重,被迫从村子里面撤了出来,只有后面的增援部队,固守一个西南角。

见到这样的场景,司令员王近山又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前去进行增援,反反复复的争夺,双方剑拔弩张,杀红了眼。最后华东野战军因为伤亡太大退出战斗,只剩替换上来的59团一部坚守在大王庄西南角。

十二月十日凌晨四时,46团分四路向大王庄反攻,官兵们冲进大王庄后就和敌人拼了刺刀,把敌人再次赶出大王庄。但国民党军并不甘心,重炮轰击后,援兵也一波一波地往上冲,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死者的尸体堆得一层又一层,参加过这场战役的老兵后来都不愿意再提起这场战斗。

经过残酷的拉锯战,在华野20师60团一营加入战斗后,解放军终于十日傍晚彻底打垮了敌人,夺回大王庄阵地。在这场恶战后,我在敌防御核心征地撕开了一口子,如同一把利刃,直刺黄维兵团的司令部。

守卫小王庄的敌85军23师目睹这场血战后,竟吓得不战而降,可见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有人认为,大决战三部曲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巅峰,而淮海战役作为第二部,也是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实力最接近的一次战役,精彩程度不言而喻。大决战系列中最大的几个长镜头气势十足,波澜壮阔,比如黄维的18军行军,或是围歼18兵团。从细节上说,国共双方的将领从镜头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如粟裕的大将风范,黄百韬的忠诚无畏,杜聿明的无奈,邱清泉的跋扈,都在影片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淮海战役的时候四野在干什么

淮海战役战役时间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而平津战役的战役时间也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林彪作为平津战役的总指挥,不可能再出现在淮海战役,因为四野大军同时在进行平津战役!

网友看法:

@v38664705161:因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是绝对的优势,敌人早就已经无斗志了。

@v09542332515:把精锐部队都调到东北三省了,都在平原打,都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呀!

@大志若鱼817:淮海战役中,胡涟,李弥,熊笑三等是怎么逃走的?是个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龙起明末 揭秘笼罩了明朝三十余年的一条魔咒:二龙不相见下一篇:朱芳雨有多少资产 溥仪总资产多少亿 身家到底有多惊人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