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诸葛亮墓出土后的照片 刘伯温真的挖过诸葛亮的墓了吗

导语:给诸葛亮抹黑,这可不是现代专家的专利,其实明朝就有一位老铁曾经干过这件事,而且还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刘伯温表示,自己好歹也是个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高人,他就不相信诸葛亮比自己厉害,所以要去把诸葛亮的坟给刨了,看看诸葛亮是不是预料过自己坟被刨了这件事。刘伯温扬言,如果诸葛亮算出自己去刨坟的事

给诸葛亮抹黑,这可不是现代专家的专利,其实明朝就有一位老铁曾经干过这件事,而且还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表示,自己好歹也是个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高人,他就不相信诸葛亮比自己厉害,所以要去把诸葛亮的坟给刨了,看看诸葛亮是不是预料过自己坟被刨了这件事。

刘伯温扬言,如果诸葛亮算出自己去刨坟的事情,他就给诸葛亮磕一千个响头,要是没有算出来的话,那就说明诸葛亮也不咋地。

一、关于这件事的几个传说:

第一、刘伯温带着一大帮人去给诸葛亮刨坟。

刘伯温说干就干,带着一大伙人,说是要去祭拜诸葛亮。走到诸葛亮的坟墓跟前,就看到一大块石碑上写着:吾到无人到。

刘伯温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就有些好笑,虽然觉得书法不错,可是这内容说的一点也没有道理。诸葛亮你能到的地方,我刘伯温不也到了吗?

所以他觉得诸葛亮就是在吹牛,预言这种事情,谁当真谁就真的输了。再往前走了走,刘伯温又看到了五个大字:只有伯温到。

这五个字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因为诸葛亮果然预知到,将来刘伯温会来到这里。而刘伯温却丝毫不能预料到,将来他的坟前会有谁来。所以刘伯温不禁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刘伯温打开了诸葛亮坟墓的地宫。

刘伯温对诸葛亮是非常不服气的,所以在大明朝一统天下以后,他就带着人前去打开了诸葛亮的地宫。

刘伯温发现地宫之中虽然不见天日,却依旧有一盏小灯亮着。这盏灯显然已经亮了一千年之久。

刘伯温仔细观察了地宫的周围,原来在地宫四个角上各有一口大缸,缸里面应该全是火油。刘伯温哈哈一笑,表示,诸葛亮你再牛,这四口缸里的油也有烧尽的一天。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发现棺材上刻了几个字:伯温加油!刘伯温吓得面无人色,诸葛亮是真的懂预言啊,连忙给诸葛亮的四口缸加满了油。那么问题来了,只写这几个字,等到刘伯温加的油再烧完了,那又该如何呢?

第三、刘伯温喝了水,穿了靴,遇到了不测。

从地宫里出来以后,刘伯温终于意识到了诸葛亮的厉害。这个时候他看到孔明祠的桌子上摆着一碗水,地上放着一双靴子。

刘伯温出于沾点喜庆的想法,就去把水喝了,又穿了这双鞋在地上走了走,并且说道:喝吾师水清廉不贪,穿吾师靴路正不偏。

说完以后,刘伯温就要走,可是看到照壁之上,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

这话可把刘伯温结结实实地给吓住了。他连忙带人离开了这里,一路上担惊受怕,就怕遇到沙丘,所以刻意绕开了沙丘镇走。

结果在半道上,遇到俩小孩儿在东西两个干涸的沙丘河床上打闹,并且分出了胜负。其中一个小孩儿高喊:东沙丘胜咯,西沙丘败咯。这话可把刘伯温吓惨了,因为提到了沙丘两个字。这个时候刘伯温一口鲜血,就把自己给吓死了。

二、诸葛亮葬在哪里,并没有人知道。

这三个故事,无一都是在宣传诸葛亮有多神,其实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当年下葬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他被葬在了哪里。

就算刘伯温神通广大,这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坟墓,他又能到哪里去找呢?找到还得考证。武侯祠显然不是诸葛亮的坟墓,而是刘备的坟墓。

关于诸葛亮下葬,其实也有一个小故事。他担心有人知道他葬在哪里,所以就嘱托刘禅,让四个大汉用绳子抬着他的棺材向南走,走到哪儿绳子断了,那就把他埋在哪儿。

结果这四个大汉为了图省事儿,索性就把绳子给割断了,随便找个地方把诸葛亮给埋了。等他们回来复命的时候,刘禅觉得不对,一番询问后,果然发现有诈,所以立刻将这四个玩忽职守的人给杀了。

杀了他们四个以后,刘禅才有点后悔,因为这世上只有他们四个人知道诸葛亮埋在了哪里。所以说诸葛亮的坟,是一个迷。估计就埋在了定军山附近,毕竟诸葛亮不喜欢铺张浪费,而且运输尸体十分麻烦,时间长了还会发臭。

三、刘伯温跟诸葛亮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都说一统江山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其实这两个人完全不一样,刘伯温只是朱元璋众多谋士中的一个,就算建国以后,刘伯温也只是被封为伯爵,完全不入流。要知道李善长、徐达这些可都是公爵。公侯伯子男,公爵比伯爵大太多了。

而诸葛亮是蜀汉王朝的顶梁柱,刘备在的时候就是丞相,刘备去世以后,他更是成了蜀汉说一不二的那个人。

所以说这两个人地位完全不一样,刘伯温最多跟曹操的郭嘉、贾诩、荀攸、程昱这类人相提并论,距离诸葛亮、荀彧这些人还是差远了。

所以刘伯温也不会无知到去找诸葛亮的麻烦,要找其实也是李善长去找诸葛亮的麻烦,毕竟大家都是丞相,李善长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一统王朝丞相。

总结:刘伯温和诸葛亮很像倒是真的。

这两个人都是道家学派的弟子,每个人都精通易经八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经史子集无所不晓,都是一流的学术型人才。

两个人也都是辅佐自己的主公打江山,在权谋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常常有人把他们放一起做比较。

甚至有人说,西周姜子牙,投胎到了西汉就是张良,再往后就成了诸葛亮,最后成了刘伯温。那么我想知道的是,下一个是谁呢?嘿嘿。

参考资料:

《三国志》

《明史》

有一句话叫做“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可见刘伯温在很多人的心中智慧绝对不输诸葛亮,甚至是在诸葛之上。

但是刘伯温听说诸葛亮曾经得到过天书,刘伯温虽然也是有大智慧,不过对于自己未曾涉及的东西,他一样有好奇心。他带着一拨人来到定军山下,他知道这里可能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他也知道自己如果打开诸葛墓可能会受到谴责,但是在传说中的天书诱惑下,他决定带人挖开诸葛武侯墓。

刘伯温在带人挖开的武侯墓后看到的景象都惊呆了,他们看到墓里面摆放着七口大缸,大缸里面盛着灯油,灯油是供给一根棉绳,保证它一直点燃着,大缸之间相互连接。其中六口大缸已经没有油了,只有一口缸里面还有灯油。

刘伯温看到这一幕就已经有点慌了,后来就安排人开始寻找他想要的天书,偶然找到了一块竹签,签上还有字,刻着小刘小刘,快快添油。刘伯温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诸葛亮早就算到了他会来找天书,刘伯温马上跪下磕头,还对边上的人说了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匆匆带着人离开,还将武侯墓周边给修葺好。

虽然刘伯温去武侯墓寻找天书是个传说,但是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真正的武侯墓的确是没有被盗掘。历经几千年还能保全陵墓完好,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确在这方面做的非常牛。当然还有一个让人不解的就是,武侯墓上为什么会种一棵树,坟头种树的确少见,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再去猜测武侯的想法了,不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值得所有华夏子孙学习。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是刘伯温贬低诸葛亮抬高自己所写,刘伯温生前恃才傲物,经常点评诸葛亮,认为诸葛亮徒有虚名,只配给自己提鞋子,那么刘伯温又为何要挖诸葛亮的墓呢?

刘伯温说孔明才智非凡,我与孔明的学识只差一厘、与他的德才只差一毫、与他的智慧只差一丝!都说孔明知前后,据说他料定死后有谁来祭奠他,还记录在册,如果我去了之后,发现此事不真就证明他在我之下,如果真有此事,我定当跪地磕头!刘伯温果然去祭拜孔明墓,到了之后看见“吾到无人到”五个大字,意思是我到了这没有其他人来到这,刘伯温心想我这不是到了吗?于是说诸葛亮算错了,就把诸葛亮墓碑推到了。转身就走,没几步又看见一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刘伯温一脸害怕,十分尴尬,就在刚刚还装X了一把,于是就跪地磕头,正准备起身结果却怎么也起不来,用不上力气,于是低着头又看见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最后脱下了金盔才得以起身,此时刘伯温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刘伯温虽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朱元璋封赏功臣时,他却不以功臣自居,而且俸禄和官爵都比较低,后来因他嫉恶如仇,敢于直言而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辞官回家,忧郁成疾,后来吃了胡惟庸送来的太医药,而不明不白的死去。

我们纵观刘伯温的一生,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为人也很低调,不求名利,不可能是一个目无先贤、居功自傲的人,更不可能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就去挖人家的坟。

即使刘伯温后来低调接受朱元璋封赏有故意逃避宫廷权斗的嫌疑,就更不会做出挖人家的坟这样大不敬之事了,毕竟自古人们对坟看的比较重,挖人家坟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刘伯温挖诸葛亮的坟只是民间传说,也是人们故意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的心理倾向作怪的产物,至于诸葛亮算出后世会出一个刘伯温,更是无稽之谈。

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为诸葛亮所写。

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因为刘伯温确实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大人物。而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个叫刘伯温的能人。诸葛亮的墓被刘伯温挖了,这只是一个民间典故,真实性无从考究,不过民间传说自我民间传说存在的理由,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也是老百姓对古代智慧人物的崇敬与缅怀,也寄托着一份美好的情感,希望这样的人物成为世之楷模。

一千多年过去了,武侯墓依旧仍在定军山下,陵墓旁边有一颗黄果树,传闻是他的丑妻化身,两人即便死了,也要一同依偎陪伴一起。

有人认为武侯墓只是衣冠冢而已,根本就不值得去挖,就算去挖的话,诸葛亮聪明绝顶,里面肯定机关重重,无比危险;有的则认为诸葛亮人格无比高尚,孑然一身,必定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陪葬,而且世人敬佩诸葛亮,即便是盗墓贼,也不愿去冒犯这位卧龙先生。

历史上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说,将刘伯温看做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智囊”,他帮助朱元璋赶走蒙古人,一统华夏,恢复了汉人的江山,功比天高;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隆中对》显示出他卓越的预测才能。

刘伯温挖诸葛亮墓,史无记载,实际上是野史传说。说的是刘伯温觉得自己功比天高,不服诸葛亮。诸葛亮只是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且只拥有益州之地,自己从哪比都比诸葛亮强。但诸葛亮的名气太大了,世世代代人们都歌颂他,刘伯温心中不服气,所以组织人去挖诸葛亮的墓,看看到底诸葛亮神秘在哪?结果挖开一看,先后有“吾到无人到”、“只有伯温到”、“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等字,桩桩件件都比自己有先见之明,因此才服了诸葛亮。传说刘伯温临终写下这样的遗言:“山高总有顶,天大却无边;坐井观天小,登高望天阔。谋胜虑败终不败,取长补短终不短;知错改错终不错,知耻雪耻终不耻。吾居功狂傲,目中无人,从来不思过错,不补短缺,终受吾师严惩。招来丧身之祸。此时醒悟,悔之已晚,望众位传吾留言诫其子孙后代。”,野史传说这个故事,其实是告诫人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千万不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

可能性不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孤独的十二个级别图 惊人!心理学50张诡异图片,50个最准心理测试图下一篇:诸葛亮的墓在哪里 刘伯温真的挖过诸葛亮的墓了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