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老照片:满城水色半城山 四川都江堰1980年

导语:老照片:山山水水满城,四川都江堰1980年以下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原标题:老照片:满城水色半城山,四川都江堰1980年 >伏龙观。☆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观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

老照片:山山水水满城,四川都江堰1980年以下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原标题:老照片:满城水色半城山,四川都江堰1980年 >伏龙观。☆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观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清同治间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时,将玉皇殿、喜雨楼合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砖木排架。一楼一底的后殿。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 > >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 > >宝瓶口凉亭。☆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 > >安澜索桥又名珠浦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区西北约2公里的岷江上。清嘉庆八年 重建。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桥时,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建桥时其妻杨氏出力不少,民间又称其为“夫妻桥”。原长320米,现长280米,以木排为板,石墩为柱,承托桥身;又以慈竹扭成的缆绳横架江面。 > >二王庙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该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现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园中植满各种名贵花木,古木参天,林荫蔽日。 > >二王庙前后殿分别塑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前殿李冰像身着袍服,正襟危坐,手拿着半裹的绢图,凝神沉思治水方案;后殿二郎像草履便服,手执铁锸,英姿勃勃,充满青春豪迈激情。二王庙内匾额、对联、诗文、石碑甚鑫,有清果亲王手书“功垂不朽”、光绪帝御笔“功昭蜀道”,以及“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等,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赞颂。 > >飞沙堰是泄洪道,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着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飞沙堰是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因堰而兴的城市。市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体现了城中有水、水在城中、“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1950年1月19日灌县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改为都江堰市。---【四川都江堰,1980年。motohak】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中国古代间谍工具:看看古人的窃听器下一篇:脑门 就在我们身边 12种真实存在的僵尸 其中一种专吃脑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