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道藏 道藏简介

导语: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道经概论《道藏》是指包含所有道教经典的一系列书籍,与佛教大藏经相对应。“道藏”之名,又称“全道经”,始于唐初高宗、武侯时期。宋代以后,“道藏”一词逐渐指的是所有的道经。唐朝以后,历代朝廷不断重新编辑出版《道藏》,但明代以前的《道藏》及其经典却被

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道经概论

《道藏》是指包含所有道教经典的一系列书籍,与佛教大藏经相对应。“道藏”之名,又称“全道经”,始于唐初高宗、武侯时期。宋代以后,“道藏”一词逐渐指的是所有的道经。

唐朝以后,历代朝廷不断重新编辑出版《道藏》,但明代以前的《道藏》及其经典却被焚毁。现存《道藏》成书于明代郑桐十年,由第四十三代石天张玉初、第四十四代石天张雨晴、当时的中央道士邵逸正、道教志部左宣仪等编纂。道教经典有1426种,其中书信480封,5305卷,被称为《郑桐道教文集》。《万历十五》收录道教经典50种,由22封书信和180卷组成,没有标注类别,被称为“万历续道集”。

明代《郑桐道藏》是按照南朝规划的“三孔”“四辅”“十二部”的结构编纂的。所谓“三孔”,是指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相继发展起来的分别代表三大儒家经典——上清、灵宝、黄三的董真、沈东、董璇。这三部藏文作品按照12种不同的风格进行分类,即所谓的“十二部”,包括:本文、魔符、玉诀、精神人物、音乐、戒律、尊严、方法、众多技法、传记、歌颂和吟诵。除“三孔”外,南朝道士还将《道德经》注释、《太平经》、炼丹术相关著作、石天道教教规等纳入道教藏书目录,规划为“四辅”,即太宣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义部。“三孔四佐”体确立后,历代道经沿袭,后世即使有新书出版,也仍被纳入这种体式。

民国以前,《道藏》多藏于道观,难以阅读。民国12年至15年,上海汉芬楼复制出版线装本道经集350册,每册1120册,北京白云观集为辅,其他道观集为辅。1962年,台湾省文艺出版社根据上海商务印书馆版本影印出版了32册《以续道藏重印正统道藏》,也是1120卷的线装本;1964年还原影印成《正统道藏》精装版32册,共计60册。1977年,新文峰出版社影印出版了16部精装道经60卷。此后,日本朱学会中国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等也影印出版了《明代道教文集》。

除了《道藏》之外,清代以来的道经也有很多卷。有的在《明道藏》中选取了一些道经,有的增加了新的道经,有的甚至只收集了《道藏》以外的遗失道经。其中《道本集》是清代道本的重要编辑成果。当蒋编辑《清嘉庆道本集》时,正象书名只收录了明代173种道本一样。然而,在第二版和第三版中,增加了西藏以外的96种道经。到了清朝末年,光绪三十二年,贺龙祥、彭汉然第四次在四川成都二仙寺出版了《道藏集》,名为《重刊道藏》,增加了藏外道藏18种,其中藏外114种。

20世纪50年代,台湾小石天也开始收藏藏族道教书籍,以800多种佛经和道教哲学为主。萧的道经集收后,由自由出版社以《道藏精粹》的名义出版。1992年,胡道静等人主编的《藏外道书》36卷16版,收录了《道书》未收录的991种道经和叙事文,由巴蜀书局出版。一些人类学家在调查当代道观的同时,也收集道教手稿。比如1975年,美国学者苏主编,出版社出版的《庄琳道教故事集》,就是台湾新竹道村的布道,里面完整收录了台湾道观收藏的道经,很多秘籍都是手抄的,是非常珍贵的资料。近年来,李也开始出版自己收藏的地方道观使用的仪式文稿,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华中、华南地方道观实际使用的仪式文稿。这些地方道教祭坛手稿的相继披露,将有助于了解现代地方道教的实际面貌。

过去出版道经多为影印。2004年,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联合策划组织编纂了《中国道教全集》16版共48卷,是最新重编的《道教全集》。《中国道藏》以《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基础,辅以100多种经书,收藏道书1500多种,5500多卷。除重新分类外,所收各类道教书籍均以繁体中文校勘、标点、纵排,稍加校勘,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南华经 南华经简介下一篇:玉枢经 玉枢经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