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张灵甫简介 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张灵甫

导语:杀张之地抗战初期,张灵奇与同事合影留念张是个男人近日,一则关于国民党改组派第74师原师长张葬于山东沂南农民羊圈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关于张是否是著名抗日战士的争论。在很多人心目中,张是一个傲慢、暴戾、自负的形象。他

杀张之地

抗战初期,张灵奇与同事合影留念

张是个男人

近日,一则关于国民党改组派第74师原师长张葬于山东沂南农民羊圈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关于张是否是著名抗日战士的争论。

在很多人心目中,张是一个傲慢、暴戾、自负的形象。他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时至今日,“张被害之地”几个字刻在山顶一条山缝旁。历史上真实的张是一个怎样的人?死因是什么?他死后葬在哪里?

从北京大学到黄埔

我第一次听说张的名字是在几十年前,当时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南北战争》,里面有一个国民党军官叫,据说他的原型是张。“张君昌”的形象唤起了我父亲的回忆。1947年国民党进攻山东时,他的父亲曾在临沂见过张。据父亲回忆,张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治军严谨。他亲眼看到一个74师的战士,因为欺负老百姓,被张命令当场枪毙。后来父亲多次谈到这个细节,言语中不乏赞美。

资料显示,张于1903年8月20日出生于陕西长安的一个农民家庭。从陕西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退学。从张的经历可以看出,张绝对不是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在当时,他至少是一个能够在省城甚至北京读书的小康家庭,但他不可能是一个富人。从他后来辍学的原因来看,张氏家族可能存在一些经济问题。

从北京大学退学后,张、刘志丹等陕西青年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后进入第四步兵部。在这一时期的同学中,有许多国共两党的知名人物,其中有刘志丹、林彪、张、谢晋元等。,其余大多是师、旅级军官,军衔一般在少将、中将级别。

从黄埔毕业后,张进入国民革命军,担任基层军官,直到最后改组为第74师师长。第74师,原名74军,诞生于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期间。1937年8月,第58师师长俞济时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第74军军长,第74军下辖第58师和第51师。74军成立时,上海淞沪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74军还没来得及举行建军仪式,就上了上海、淞沪战场。当时,王的第五十一师还没有在陕西建成。后来,74军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参加了淞沪、徐州、长沙、常德等战役,多次击败日军,被称为“抗日铁军”。

张灵奇从建军之初就在74军服役。他的老上司,74军的前两个军长俞济世和王,都很有名。余济时曾经是蒋介石军统局的局长。他长期在蒋身边工作,1990年在台湾去世;王后任山东省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在济南战役中被俘。1946年3月,74军改编为74师,张任师长。1947年5月13日,第74师在山东孟良崮被华野主力包围。经过四天的激战,全军覆没。虽然重建了,但战斗力不如从前,在淮海战役中再次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场

孟良崮战役作战图

张是著名的抗日战士吗?

抗日战争爆发时,张伏苓正式任第51师153旅305团团长。后来,他先后在第74军担任旅长、副师长、师师长、副师长。1945年2月,他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分为官衔和职衔。官阶由国民政府任命。格式为兵役+军衔,如陆军少将、海军中将等。军衔由军委根据军官职务任命,其格式为军衔+职务,如少将·准将、中将司令等。军衔只是一个临时的头衔,随着职位的变化而变化。抗战时期张佩戴的军阶为官阶,1945年国民政府授予的陆军军阶为官阶。因此,严格来说,张在1945年2月以前的军衔不是将官——从这个角度来说,称他为“抗日名将”是不合适的。

但是,我们常说的将军一般是指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张在抗日战争中长期担任师长和旅长,后来担任第74军副军长。他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斗,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受了重伤。在这方面,称他为“抗日名将”也不无道理。但是,我们常说的抗日将领,一般是指独立的高级将领,如李宗仁、白、薛岳、陈承志等,甚至更低的,如张自忠、等。张在人缘和战功方面都无法与这些人相比。考虑到这些因素,称张为为“抗日将军”更为恰当。

王玉玲和孩子们在一起

张和的结婚照

死亡之谜

至于张的死因,大陆方面说是“被杀”,而台湾省方面说是“自杀身亡”。然而,根据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和学者的研究,对张之死有多种解释。

一、打死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陈苏大钧之战》《孟良崮之战》《孟良崮之战资料选编》等,出版了华野前将军回忆录和电影《孟良崮之战》《红日》等。,都说张是在山洞指挥所被炸死或炸的,这是大陆官方说法,影响最大“杀人论”最权威的来源是华野首长战后联名给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原文如下:

刘邓军事委员会:

1.据终检,第74师师长张、副师长、第58旅旅长陆兴被第六纵特种兵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击毙。当特种团副团长何走近张等人藏身的山洞时,师部副官把他介绍为张等人,现在他还在监牢里。

二、查明陈传军、副旅长皮、陈、参谋长魏、副参谋长、副旅长何、师新闻办副主任赵均被抓获,现居住在野战犯正式办公地。

陈苏·探春

三十天

这封电报说得很清楚,杀害张的是华野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1949年后,何凤山历任63军187师师长、63军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天津警备区顾问。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退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何凤山写了许多关于之战的回忆,却从未承认自己杀了张。我想知道为什么?

第二,自杀理论。这是国民党版的,主要是由于张的两封遗书。据张的黄埔同学、后主持战役善后工作的第74师副师长说,5月16日下午,张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在防空洞里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蒋介石,一封给妻子,交给随行人员杨占春。张给蒋介石的遗书大意是:“今战局恶化,饮水断绝,粮食弹药耗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我将与人民战斗到底。为了向党、向国家、向领导汇报,我要发出兵和部下,我决心为校长服务多年。”在他给王玉玲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写道:“10多万土匪向我扑来。今天,战争局势越来越糟糕,没有食物和水。我和徐人杰决战到底,一枪一个,我们变得仁者,向国家和领导人报告,回答人民和下属。我父亲来北京时,没有看到任何痛苦,所以他希望对他好一点。最小的儿子期待着抚养他。玉玲,我的妻子,永远是一种战术!伏苓的杰作。5月16日。孟良崮。”

杨占春被华野俘虏。1947年冬,被俘的74师中下级军官陆续获释,大部分回到整编后的74师。杨占春回到南京后,将张的遗书交给,遗书原件后来由国防部历史和政治局存档。杨占春一直与张在一起,是张之死的直接见证人。他把当时的场景还原给了:张命令参谋处副处长在山洞里对他开枪。刘拒之,张曰:“汝岂听头领之命?”刘回答:“服从。”张说:“那我现在就命令你开枪打我!”刘被迫用枪打死了张。接下来是第58旅旅长陆兴,他受了重伤。与此同时,副司令员蔡仁杰也开枪自杀了。

许多经历过孟良崮战役的原第74师官兵大多持这种观点。

第三,被俘后被杀。这种说法有两种说法。第一,华野士兵因为拿了他的金表而杀了他。这种说法没有事实依据,不足以让人相信;第二个版本,张被俘后被痛恨74师的华野干部枪杀。

至于张被俘一事,当时指挥部队闯入74师指挥所的华野六纵司令员在回忆文章《飞兵在激战》中写道:“胜利之后,我们的宿敌和死敌终于全军覆没。然而,在庆祝伟大胜利的同时,我也有点遗憾。“皇军”司令张,双手沾满人民鲜血,忠于蒋介石,被我特务团抓获后,被一个对他有深仇大恨的干部杀害!”

山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山东文史汇编》中有一篇题为《张之死》的文章。也有人认为张是被俘虏杀害的:“确凿的事实是,他先被俘虏,然后被我军一名干部杀害。.....当时华东野战军对张被杀并不隐瞒,也不避讳。听到陈毅司令员批评干部会议的人都知道这件事。第六纵队也听从陈司令员的指示,把违反俘虏政策,私自枪杀张灵奇的排长关了起来。”原六纵政委蒋在回忆录中也说:“在战役中,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纵特务团活捉的张,被一个恨张的干部打死了。真的很可惜。”

距离之战已经不到70年,但是张的真正死因却成了一个谜,历史是如此的陌生和无奈。

张生前照片

俯瞰孟良崮

遗骸的下落

张死后,陈毅指示六纵妥善安葬。当时形势危急。国民党援军已经到了孟良崮,参加华野战争的部队连打扫战场的时间都没有。张的尸体被六纵用担架抬到沂水县野猪的后坡安葬。

埋葬张的地方是沂南县马木口乡董家庄村。安葬仪式由第六纵师副师长皮定军、政治部副主任谢生坤主持。据百战名将皮定军说:“皮定军听从上级指示,要求政治部给张买一口好棺材,换上新军装。找不到国民党的将军服,就穿解放军的衣服。他的脸应该擦洗干净。战死沙场的将军理应得到军人的荣誉。政治部照办了。在埋葬张之前,政治部副主任谢生坤向皮定军请示。一位少将旅长和被六个纵队俘虏的八名上校要求最后看一眼他们的老师张。皮定军觉得他们和张打过仗,现在都被俘了,需要看他的遗体。这种感觉值得称赞。他同意了。”

当时,董家庄的村民见证了张的安葬仪式。据他们回忆,解放军买了白布包裹张的尸体,并在一个村子里花高价买了一口楸木棺材。最后,村里的几个老人帮忙把张埋在红薯窖里。坟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张墓”。当时解放区的报纸也专门报道了这件事。

1992年,《台湾省传》发表第74师副师长邱维达回忆战后善后工作的文章。当时,手下的情报人员也参与了营救和避难。根据他们的回忆,他们在山里发现了副司令员蔡仁杰、第58旅司令员卢星等人的尸体。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开始腐烂,然后被家人运回徐州安葬。至于张的尸体,他们听说已经被华野带走埋葬了,但他们不知道具体埋在哪里。当时战争一片混乱,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张遗体的去向成了的心病。20世纪90年代初,她结识了时任美国山东兰陵美酒厂厂长的崔学文。在谈论张将军与的战斗时,委托帮助寻找她丈夫的遗骸。回到中国后,崔学文把这件事告诉了CPPCC。几经周折,文史委员会终于查明,张葬于沂南县董家庄。有关方面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张遗体之谜就此尘埃落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光刻机是干什么用的 光刻机有几大类下一篇:超国民待遇 古代海外华人的“超国民”待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