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颜月娥 罗荣桓新婚遇尴尬事:妻前夫“死而复生”

导语:罗荣桓,共和国开国元帅。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他战斗了一生,并以伟大的功勋而死,他与妻子林月琴的爱情故事是传奇的,也是传奇性的。林月琴于1930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

罗荣桓,共和国开国元帅。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他战斗了一生,并以伟大的功勋而死,他与妻子林月琴的爱情故事是传奇的,也是传奇性的。林月琴于1930年1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1935年1月参加红四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5月与罗荣桓结婚。1937年1月,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迁至延安,罗荣桓也随党中央来到延安,成为后方政治部主任。今年春节期间,罗荣桓的战友许建国嫁给了在延安党校学习的刘桂兰。婚后的一天,徐建国在和桂聊天时谈到了罗荣桓,说罗荣桓是个35岁的男人,还是个单身汉。作为他的老战友和老部下,他应该帮他一把。刘桂兰深知罗荣桓为人正直忠诚,深受战友们的尊敬和爱戴。她首先想到了自己在党校的同学——林月琴,她曾在长征中担任过一个女工程营的营长。商量过后,他们跑去找罗荣桓求婚。罗荣桓同意互相了解。徐留儿考虑到女同志脸皮薄,不妨先不告诉林月琴。然后,4月的一个星期天,刘桂兰邀请林月琴到家里做客,而罗荣桓则在组织部冯文彬的陪同下。一进桂家,只见满屋人。最活跃的是冯文彬,她主动和林月琴交谈,询问她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脾气和爱好等。林月琴以为他是组织部的,就大方地一一回答。然而,最引起林月琴注意的是一位戴眼镜的三十多岁的同志。吃饭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微笑着听他们谈话。后来,林月琴每次去刘桂兰家,都能看到那个戴眼镜的同志。后来,林月琴终于知道,他就是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他本是一个出身于贵族封建家庭的大学生,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通过了井冈山斗争的严酷考验。林月琴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觉得两人进一步交往的条件已经具备,许建国、刘桂兰、冯文彬相继退居幕后,罗荣桓与林月琴的自由恋爱正式开始。说来也怪,本来不打算考虑个人婚姻问题的罗荣桓,在和林月琴见过几次面之后,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女孩!当时党校所在地是延安小编沟旁的一座教堂,与红军后方的政治部隔着一条延河。平时延河只有10米宽,可以徒步穿越。然而,一旦雪融化,延河在春天升起,就不能徒步穿越了。延河成了罗荣桓与林月琴相遇的天然障碍。有人开玩笑说延河是银河,罗荣桓和林月琴是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但沿河不仅有一座鹊桥,还有一座木桥。罗荣桓和林月琴是通过什么认识的?还是战友们有办法,第25军第6团政委王平挑了两匹白马,送给罗荣桓。罗荣桓送了一匹马给人,并给自己留了一匹。从此,罗荣桓吃了晚饭,骑马去迎接林月琴。每当警卫员和马夫想和他们一起去的时候,罗荣桓都会笑嘻嘻地在他们耳边说几句话,然后带他们回去。饭后有人找不到罗荣桓,就问门卫:“罗主任呢?”卫兵们总是笑着回答:“我去练骑马了。”不知道这一点的人不解:罗导演从井冈山下来,不会骑马吗?林月琴是最清楚这个问题的人。只要看到一匹白马过河,她就悄悄地走出校门。党校外的树林里,宝塔山下,沿河两岸,罗荣桓和林月琴总是在闪烁。他们要么在森林里的小路上游荡,要么坐在河边的土堆上,轻声交谈。这一对文静的青年男女,通过畅所欲言,在他们心中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他们的感情也从战友间的情谊逐渐升华为爱情。三罗荣桓和林月琴并不是第一次结婚,但他们在婚姻问题上彼此坦诚。罗荣桓长大的南湾,是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衡山县的一个小村庄。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罗荣桓的少年时代远非美好,尤其是婚姻问题。17岁春节来临,父亲罗国利决定借过年的机会为罗荣桓办理婚事。女的叫严月娥,比他大两岁,懂读书,懂礼貌。那些三寸金莲上有封建社会迫害妇女的印记。这段婚姻对罗国利来说是一件大事,但对罗荣桓来说却完全不是。两年前,他离开孤立闭塞的南湾,乘船沿湘江北上长沙谢军中学求学。这所中学是一所新学校,当时被称为“洋学校”。罗荣桓在这里受到了民主自由的影响。当父亲正式通知他一定要和严月娥结婚时,他坚持反对包办婚姻。然而,罗国利根本没有谈判或妥协的余地。如果罗荣桓违抗父亲的生活,他不得不与家人决裂,但在17岁时,他无法下定决心,因为他不得不在家里支付他的教育费用,所以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做“新郎”。按照民俗,结婚三天后,新郎要陪新娘回老丈人家。罗荣桓中途告别了严月娥。他一边擦眼泪,一边告诉她:“我要走了。我也知道我对不起你,但是我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原谅我,原谅我……”从此,罗荣桓离开了结婚三天的新娘,毫不犹豫地回到长沙继续求学。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我才回家拿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1927年反革命政变后,他坚定地离开家乡,投身革命。林月琴的前夫是她的顶头上司,一名从四川参加红军的工人。两人在长征途中相遇并结婚。长征结束后,林月琴到延安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她的丈夫带着2.1万名西路军士兵渡过黄河,踏上了孤军奋战的艰苦征程。有一天,他们的媒人康克清姐姐来告诉林月琴:“以西路军为标志的温德尔·迪金森西走廊被敌人困住了,现在它与党中央的联系中断了。你必须冷静,控制自己,保持耐心。”林月琴听到这个消息很惊讶!她害怕,她不安,她害怕。她担心有标记的军队会继续失败,这将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然而,她很快平静下来。她相信康克清大姐的话,她也相信西路军一定能摆脱危险。她期待着寂静的电台再次像百灵鸟一样歌唱,报道部队已经转危为安的消息。也许是上天没有安排,她期待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来过。相反,很快证实,有标记的军队中有2万多人几乎被完全消灭。如果她丈夫的血没有洒在祁连山脚下和戈壁滩上,必然会被俘虏杀害。当林月琴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表情冷酷无情,他的绝望就像汹涌的波涛。她竭尽全力控制自己,努力学习。她想把难忘的痛苦深深埋藏在心里。面对他们的过去,罗荣桓和林月琴在相处的过程中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坦然面对他们。了解彼此不幸的过去,拉近彼此的心,升华彼此的感情。五月中旬的四个晴天,延河两岸绿油油,高粱长出绿叶,山丹丹也开花了。罗荣桓的婚事已报中央批准,将于5月16日举行。幸福的事是生活中的大事。在林月琴看来,如果条件不好,她就得认真准备。她把罗荣桓的旧狗皮褥子翻过来,用碱水冲洗毯子。山洞里搭起了一张双人木床,从村民家里借来的一套老式桌椅让新房子做好了准备。Xi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罗荣桓接到消息后,送来了一袋面粉。罗荣桓让几个炊事班的战士把所有的面条都卷起来作为客人的主食。罗荣桓、林月琴打算邀请所有为他们修建“鹊桥”的同志。下午5点,后方政治部的同志们从处长到警卫员、马夫都来了,加上十几个客人,大家一起吃了罗荣桓和林月琴的开心脸。虽然面里没什么油,只放了一点白菜和萝卜,但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吵着要新郎新娘一起吃面条。气氛非常热烈。罗荣桓嫁给林月琴五天后,罗荣桓奉命前往前线。就在此时,据说的前夫已经战死沙场,九死一生后回到了延安。消息传来时,林月琴很尴尬,毛泽东很震惊。这不仅仅是两男一女之间的纠葛,更是政治大局。知道张野心勃勃,想另立中央。西路军战败后,他不得不返回延安。这件事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一、四方面军的冲突和不团结,不利于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经过慎重考虑,毛泽东决定把党称为林月琴。林月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见她来了,很有礼貌地让她进来,给她倒了茶,亲切地说:“月琴同志,你结婚不久,我就把荣桓送到前线去了,战事紧张,我别无选择。你不会怪我吧?”几句体贴的话温暖了林月琴的心。她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主席,我怎么能怪你呢?抗战是全国的大事。我们怎么能在乎孩子的私人感受呢?”毛泽东连连点头,点了一支烟。突然,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问:“你前夫回延安了。你准备好和他和好了吗?“但这是你的事,中央政府让你自己做决定。”毛泽东温柔地看着林月琴,恳切地说:“你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毛泽东说:“我同意你去见他。我会解释罗荣桓的意见。你可以和他商量后告诉我。对你们三个都是公平公正的,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听完毛泽东的话,林月琴决定去找他的前夫解释他的想法。她想告诉前夫: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所以误传坏消息很奇怪。当林月琴想到这一点时,他真诚地对毛泽东说:“毛主席,他给我发了一个信息。他不怪任何人。祝罗荣桓和我相爱,永远幸福。你说,我该不该去找他?”林月琴脸上露出真诚的表情。她坚持让毛泽东处理这段尴尬的婚姻。“拿起来,放下,哇!这样的同志好!”毛泽东高兴地称赞它,想了一会儿,说:“这很难相信。月琴同志,要不要他把心里话白纸黑字写出来,永不后悔?”听完毛泽东的话,林月琴很肯定,点点头,高兴地走出了毛泽东的办公室。很快,她见到了前夫,向前夫解释了自己的态度,友好地和他分手了。罗荣桓和妻子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但因为环境艰苦,只有两个活了下来。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在北京去世,他是十大元帅中第一个去世的。1955年林月琴第一次被授予这个称号时,他被授予全军唯一的女大校。2003年,她以副兵团军衔去世,享年89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寒食散 魏晋名士为什么吃五石散下一篇:泼水节是哪个民族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