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介绍

导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介绍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介绍

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朝带来哪些历史性的转变?

郑和下西洋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来划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具体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发是沿着南方一路往下,在福建省逗留过一段时间后,穿越台湾和南海,最终到达了占城。在第一次的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率队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且第一次行程中出现发生了一些战争,经过郑和的处理后与八歇国缔结了良好的关系。第二郑和出发路线同第一次,路经了占城之后到达古里。

第三次郑和下西洋,同样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次的航线比第一、二次都要长远一些,并且拜访的国家也相对较多。在这次拜访中郑和同样历经了战争,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有心刁难,在一场苦战之后,活捉了苦奈儿带回了明朝,在永乐帝的恩赦之下,遣送苦奈儿回国,展示了大明国的风采。

第四次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每次的路程相对于前三次。航线要拉的更远一些,开始了东非、西亚地区的航海旅程,可以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行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介绍

以下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四零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两百多艘由两万多人组成的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每一次,郑和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总共航海七次。在最后一次,郑和在船上生病过世。民间故事集将他的航海经历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航海模拟图

这七次的航海,郑和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有苏门答腊岛、爪哇、古里、天方等。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而且也很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爪哇的时候,爪哇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地盘被西王占领。郑和带领的船队来到集市上做生意,被误认为是派来援救东王的,于是大概有一百多号人被西王所杀。郑和部下的其他军官都认为将士们的血不可白流,欲向西王宣战。爪哇事件之后,西王非常害怕,派使者前去谢罪,欲用黄金赔罪。总体来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损失了那么多人,按照常理一定要开战才对。但是郑和知道这是一次误杀,化干戈为玉帛,用和平的态度处理这件事。明朝也决定放弃西王对他们的赔偿,西王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恩,从此两国之间和睦友好。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无非是宣扬国威,但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之一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不管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文化与经济交流的影响非常深远。

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哪些

根据史料记载得知,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多个,主要体现在海外贸易和外交军事方面。郑和航海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有专家分析指出,郑和和他的航队还有可能还去过澳大利亚。这些史料记载都能体现郑和下西洋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也代表着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探险家早半个多世纪,从另一方面来说,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历史的奇迹。

郑和下西洋

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广纳天下人才编纂永乐大典。为了彰显明朝国力,明成祖朱棣下令市民造大船下西洋。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让郑和下西洋寻求商机,以此来扩大海外贸易。有学者估算,郑和七下西洋为明朝廷带来了庞大的财政收入,折换成货币来算的话,至少有三十多万两黄金,千万两白银,解决了明朝廷国库紧张的问题。

从外交军事方面来说的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明朝外交事业的进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不仅推翻了苏门答腊岛的政权,而且还让斯里兰卡王国臣服于明朝廷。沿海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之一。明成祖登基之前,便已意识到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性,为了超越成吉思汗的功绩,明成祖把目光放在了海上。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深入,明朝廷占有了朝鲜半岛,大大地扩张了明朝的势力范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晋明帝 晋明帝数岁的故事下一篇:东方不败喜欢令狐冲 揭秘令狐冲和东方不败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