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管仲的音乐贡献 管仲的功绩简介

导语: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音乐家,他在政治上贡献卓著,被誉为“齐国之栋梁”。他还对音乐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创作出了多首具有影响力的乐曲,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导航:

  1. 管仲的音乐贡献
  2. 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有什么记载
  3. 管仲传说
  4. 管仲经济战典故
  5. 齐桓公有什么历史功绩
  6. 管仲会计思想
  7. 伊尹管仲卫鞅在辅助商汤齐桓公秦孝公的时候分别有什么贡献
  8. 管仲十大经典
管仲的音乐贡献

历史上没有记载管仲有啥音乐方面的贡献。只记载了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管子》当中,就记录了这个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的基本原理是:

以一段圆径绝对均匀的发声管为基数——宫;然后,将此发声管均分成三段,舍弃其中的一段保留二段,这就是“三分损一”,余下来的三分之二长度的发声管所发出的声音,就是“宫”的纯五度高音——徵;将徵管均分成三份,再加上一份,即徵管长度的三分之四,这就是“三分益一”,于是就产生了徵的纯四度低音——商;商管保留三分之二,“三分损一”,于是得出商的纯五度高音——羽;羽管“三分益一”,即羽管的三分之四的长度,就是角管,角管发出羽的纯四度低音——角。

这样,在有了基本音“宫”之后,经过两次“三分损一”和两次“三分益一”,“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就生成了。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由于是“五五相生”,因此,乐律家们说起五个音阶来,他们不说“宫、商、角、徵、羽”,而是说成“宫、徵、商、羽、角”。

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有什么记载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

三分损益法又称五度相生律,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中国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中国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中国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中国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中国皆独立发明。

管子·地员篇》

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

管仲本是一名商人,后来弃商从官辅佐公子纠争权,公子纠失败后。他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做了齐国.的丞相,后来在他治理下的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管仲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著有《管子》一书。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将法家的思想传播给齐国君主齐桓公,确定了法家在春秋时期的地位。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代名相,他为齐桓公提出的治国方针广为流传,他和诸葛亮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丞相。

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这是以数学的方法求得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的理论。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该篇是最早的地植物生态学著作,为中国古代植物地理科学做出了贡献。内容似乎是战国时代农家的资料,通篇采用不同方式对不同的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进行了分类,阐述了不同地形、水文、植被、土壤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启蒙思想,并注意到土壤中动物的情况。

管仲传说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战国晚期人物。管仲是一个拥有大才能的人,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除了他的好友鲍叔牙对他赏识有加,不断帮助他之外,没有其他人对他认可,其才能也没有办法得以发挥。

在齐襄王统治期间,齐襄王十分的残暴,齐襄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以及公子纠为了保命,纷纷外逃。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谋士,而管仲是公子纠的谋士。在逃亡期间,公子纠与管仲在鲁国避难,受到鲁国的尊敬。但是,不久后齐襄王被公孙无知杀死后,公子小白早先一步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并追杀一直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

鲁国得知消息后,派出军队将公子纠以及公子纠的护卫召忽给杀了,将管仲囚禁起来。鲍叔牙知道了管仲还没有被杀,只是被囚禁起来之后,赶紧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齐桓公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要以管仲为宰相。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谏言,告知鲁国将管仲送回齐国。

在管仲回齐国的前几天,齐桓公斋戒沐浴三天,并且亲自到城门前迎接,与管仲共坐一辆马车,请教治国之道。管仲到齐国后,管仲被封为齐桓公的宰相,为齐国献治国之策,为齐国百姓安定富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保障了齐国国泰民安。并且也为齐桓公的霸业出谋划策,让其他的诸侯国屈服于齐国,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名垂千古。

管仲经济战典故

管仲是世界经济战的鼻祖。管仲禁止齐国人织缟,必须从鲁国进口。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纷纷放弃农桑,加入织缟大军。

顿时,鲁国从上到下忙于织缟,肥沃的田地几乎全被撂荒。

只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鲁国经济瞬间崩溃,鲁缟大量积压,粮食极度短缺,价格飞涨。

鲁国山穷水尽,只好向齐国购粮,管仲马上哄抬粮价,鲁国经济崩溃。

买鹿制楚

楚国在军事上比齐国要强大很多,为了消除楚国的威胁,管仲再次建议齐桓公高价从楚国收购鹿,同时向楚国低价出口粮食。鹿的价格在齐国的哄抬下开始大涨,而粮食却可以从楚国低价买到,因此很多楚国人开始进山林猎鹿,种植粮食的人逐渐减少。等时机成熟后,管仲又下令禁止出口粮食,同时也不再购买鹿。楚国因国内粮食减产,同时又无法进口粮食,粮价飙升。管仲又将齐国粮食运到楚国边境贩卖给楚人,大量楚人因为负担不起国内的粮食价格逃至齐国。齐桓公率领齐、宋、陈、卫联军将楚国的盟国蔡国击溃后,直接兵入楚境,楚国却因为国内粮食不足,根本无法承担大战的需求,最后只能向齐国求和,成就了齐国的霸业。

管仲当上国相之后,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手段,很快把齐国变为强大的国家,成为中原第一霸主。那管仲是如何使用经济手段来制服鲁国的呢?鲁国是齐国的邻国,长期以来,两个国家争夺山东半岛这一区域的统治权,双方经常发动战争,难分胜负,通过军事手段难以获胜,管仲便采用了另外一套方法。

当时鲁国盛产一种精美的衣料,叫“鲁缟”,于是管仲先让齐桓公带头穿鲁缟,这样齐国上下的贵族和公卿都效仿了起来,鲁缟一时风靡全国,齐国有钱人都以穿鲁缟为荣。鲁缟的价格也很快飞涨了起来,整个鲁国的人都织这种衣料卖给齐国来赚钱。

不出所料,没过两年,整个鲁国民众都不再种田,都去织这种布去了。等到来年鲁国遭遇灾荒,粮食歉收,管仲让齐桓公不再穿鲁缟,全国上下也禁止穿这种布料,这样,鲁国生产大量的缟都卖不出去。同时管仲封锁边界,禁止齐国和其他国家把粮食卖给鲁国。鲁国的粮食价格立马飞涨,民众买不起粮食,只能到处讨饭,整个鲁国饿殍遍野,不得不花费国家积累的大量财富购买粮食。经此之后,鲁国的国力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再也没办法与齐国相抗衡,从而完全被削弱,依附于齐国,而齐国前些年买鲁缟的钱也都赚了回来。上百年的齐国和鲁国的争霸,最终以齐国的完胜而结束。

管仲在对鲁国的经济战中获胜之后,很快就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敌对国家,那就是楚国。管仲先让齐桓公在楚国大量收购鹿,鹿的价格大涨,管仲专门建立场地来养鹿,可是当楚国人都忙着去捉鹿的时候,自然荒芜了田地。等到灾荒之年。管仲再下令禁止收鹿,结果整个楚国也同鲁国一样,发生粮食危机,从而国力大衰,不得不屈服于齐国。管仲的这种贸易战手段真可谓非常高超,不过他最大的贡献还是为齐国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齐国积累了大量财富。

管仲先是在齐国境内建一座城,然后用一种特殊的石料来制作石壁,等城建好了,石壁也生产了一大批。管仲让齐桓公觐见周天子的时候,对周天子说“现在全天下的诸侯要来朝见你,但是请你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带一块石壁,这样就显示对你的尊重”。当时齐国是强国,周天子非常尊重管仲的意见,就此通会诸侯,于是各国诸侯纷纷带着黄金、玉帛到齐国购买石壁,齐国由此发了一笔大财,收益超过了八年的国家税收。同样,管仲为了让周天子也发财,让周天子在长江流域控制一片地方,只在这块地方生产一种叫三棱的茅草。管仲让周天子要求所有参与周朝祭祀的诸侯都必须带一捆茅草,否则不允许参加,结果一捆青茅就能卖很多黄金,导致周天子仅仅几天时间就赚了一大笔财富。

齐桓公有什么历史功绩

由于桓公求贤若渴,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象管仲、鲍叔牙、高候、隰(xT席)朋一类的杰出人物。

特别是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

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

“国”,即都邑。

“鄙”,就是乡村。

“参其国”就是把都邑划为二十一乡,分工乡、商乡和士乡三个部分居住,其中工乡三个,商乡三个,士乡十五个。

“伍其鄙”,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的组织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

目的是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

即在内政改革的基础上,实现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

居民既是民众,又是兵士,既要从事各自的职业,又要于春秋二季进行军事训练。

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

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

桓公和管仲针对春秋以来井田制破坏,私田兴起,国家赋税收入日益减少的情况,改革旧的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cui崔),征”的办法。

即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应交纳贡赋的多少。

同时,还提倡即山铸钱、煮海为盐,鼓励发展盐铁业。

此外,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人民的需要,来集散货物,以调剂物价的贵贱,达到通货积财,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

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桓公和管仲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 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福年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了主要角色。

管仲会计思想

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管仲以封建社会的经济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实必正,有条不紊;平准物价,百业兴旺;俭财伤事,侈则伤财;折算土地,可耕面积;建立市场,征收赋税;整修地界,持续发展;万户为城,千户为镇的经济思想,对中国会计学有重大贡献。

伊尹管仲卫鞅在辅助商汤齐桓公秦孝公的时候分别有什么贡献

共同的概念: 重用贤臣改革:

①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壮大实力

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④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启迪: 我们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地创新,精益求精,灵活多变.在为人处事上,应该尊重他人,宽厚待人,不卑不亢,树立大志向,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管仲十大经典

1.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管子·法法》。

沽名钓誉的人,不是有道德的人。

2.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

懒惰而又奢侈的人,就会变得贫困潦倒。勤俭又节俭的人,便会十分富足。

3.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管子·乘马》。

今天如果不努力做事情,明天财富便会缺少。昔日的时光已然过去,再也不会回来。

4.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管子·法法》。

矜:矜持、骄傲。骄傲矜持的人群中,是不会出现伟大的人物的。

5.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戒》。

贯:贯通。听到一句话便能够贯通万物,这边叫做懂得道。

6. 一夫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管子·轻种甲》。

一个农民不去耕种,便可能会有人挨饿。一个妇女不去织布,便可能有人忍受饥寒之苦。

7.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管子·乘马》。

太过于节俭,就会损伤生产的发展。太过于奢侈,就会造成财物的浪费。

8.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管子·形势》。

早晨忘记了应当做的事情,到了晚上就不会取得任何功劳。

9. 先大功,政自小始。——《管子·问》。

问事应先从大处开始,治国则要由小处入手。

10. 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流。《管子·立政九败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649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曹操的经典诗句有哪些?下一篇:97版水浒传扈三娘扮演者 穆桂英算历史剧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