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晋文公问于师旷曰原文 师旷讽刺晋文公什么

导语:《晋文公问于师旷曰》是一篇师旷讽刺晋文公的文章,通过晋文公与师旷的对话,揭露了当时晋国的腐败和官僚主义。师旷用敏锐的语言讽刺了晋文公的无能和傲慢,让人不禁感叹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目录导航:

  1. 晋文公问于师旷曰原文
  2. 师旷规劝晋平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赢得他的认可
  3. 为什么称晋文公为晋侯而不是晋伯
  4. 五千年文化看中国下一句
  5. 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
  6.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人物都有谁
  7. 百家争鸣中山西的人物
晋文公问于师旷曰原文

全文内容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全文翻译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

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好啊!”

师旷规劝晋平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赢得他的认可

通过比喻的方法,让晋平公明白:好学,总不嫌晚,赢得他的认可。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愚昧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年轻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

为什么称晋文公为晋侯而不是晋伯

分封制上来讲,晋国的国君应该被称呼为晋侯。因为晋国在被分封的时候是被周天子分为侯爵的。之所有有时候会被称为晋公,是因为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成为春秋强国,称晋国国君为“公”,是对其的一种尊称,再后来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扩展资料

晋国的哲学与宗教。

周朝实行“以德配天”的“天命观”思想,这也是晋国在西周时期的主要意识形态。唐叔虞受封不久,在晋国发现了一种“异亩同颖”的嘉禾,便将它献给周成王,周成王又要他转交给周公,周公特作《嘉禾》以示上天对周朝的眷顾。

晋文侯之后的晋国分裂时期,由于内战的频繁,令普通人民对“天命观”产生了动摇,他们不再相信变化无常的上天。在《诗经·唐风》中有一首《鸨羽》就提出了“悠悠葵,曷其有常”的疑问。于是原本的“敬天保民”思想向着“重民”转变。

重民思想在春秋后期进一步发展为“爱民”,大臣师旷就劝谏平公要懂得节制和减轻国民的负担,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而在与世卿的斗争中占得优势。

晋国深信占卜,并有“卜”、“筮”、“占星”、“原梦”、“看相”和“音兆”等多种形式,其中又以卜和筮最为常见。《左传》所载的各国卜筮活动约八十多次,而晋国就占去一大半。晋献公欲伐骊戎,就先后运用卜和筮两种方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卜筮在春秋后期已沦为一种形式,人的意志已盖过“神”的意志。赵鞅在同范氏、齐、郑联军作战之前占卜,便出的结果是不吉,但他甘愿违卜作战;另一次在攻打卫国时,形势对己方不利,他就以占卜不吉为由班师回国。

五千年文化看中国下一句

泱泱古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漫漫岁月,(数万卷)诗文博大精深

你这对偶上下句平仄不和,不揣冒昧,试修改,见笑了:

泱泱古国,五千年文化精深博大;

漫漫长河,数万卷诗文源远流长.

首先,五千年文化看中国一句话,个人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太空一般深邃,犹如大海一般广阔,又怎能一句话说得完全?本人愚见,用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来做答倒是比较合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下一句是八千年历史看甘肃。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西侯度文化、丁村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痕迹。

尧、舜、禹三位伟大人物都是山西男儿,春秋时期霸主之一晋文公曾将国都设在山西,山西被称为“晋”也是由此而来。大音乐家师旷、思想家荀子、书法家米芾、《三国演义》作家罗贯中、戏曲作家关汉卿等等,都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光发亮,为中国文化增添色彩。

山西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南有长江,北有黄河,黄河流经整个北部,却把它的“魂”留在了山西,壶口瀑布是黄河母亲留给山西的礼物,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带着梵乐洗涤着每一位朝拜者的心灵。

中国最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世界三大奇塔之一应县木塔诉说着古代匠人的巧夺天工,由于占据70%以上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山西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面塑、木雕砖雕雕塑、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构成了山西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虽然历史上将山西作为首都的朝代并不多,但作为边关要塞,历代君主都会在山西设立边防,修筑长城关城,比较出名的有平型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关等,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更是加上了几分传奇色彩,而且山西还保留着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遗址。

师旷撞晋文公原文及译文

师旷撞晋平公

韩非 〔先秦〕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没有人敢违背他的话!”师旷陪坐在前面,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就撞在墙上损坏了。晋平公说:“师旷,您撞谁呀?”师旷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我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个警告。”

注释

选自《韩非子》。

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援:执持,拿。

衽:衣襟、长袍。

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

言于侧:于侧言。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除:清除,去掉。除之:除掉他

故:所以

被:通“披”,披着。

师旷:盲人乐师。

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谁撞:撞谁

释:放

酣:(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喟然::叹息的样子

倒装句

太师谁撞:应为“太师撞谁”

惟其言而莫之违:应为“惟其言而莫违之”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人物都有谁

春秋战国四大军事家:孙武、孙膑、吴起、白起(号称战神)

2、第一神箭手:养由基 3、第一美女:褒姒 春秋战国四大美女:褒姒、夏姬、息妫、西施 4、第一能工巧匠:鲁班(公输班)

5、第一大力士:南宫长万 6、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春秋小霸主:郑庄公 7、最伟大的君主:秦王政(秦始皇)

8、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9、最神秘的高人:鬼谷子 10、第一神医:扁鹊 11、最不好色的人:柳下惠 12、五大最著名刺客:聂政、专诸、要离、豫让、荆柯 13、四大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徐夫人 14、最会做生意的人:范蠡(商人鼻祖)

15、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16、第一玉师:卞和 17、第一相马师:伯乐 18、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 楚国春申君 魏国信陵君 赵国平原君 19、二大乐师:伯牙、师旷 20、四大鼻祖:孔丘(儒家)、老耽(道家)、韩非(法家集大成者)、墨翟(墨家)

21、第一名厨:易牙 22、最守信之人:尾生

百家争鸣中山西的人物

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突、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魏绛(魏庄子)、师旷、蔺相如、荀况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741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有哪些书名 古希腊名著是真的吗下一篇:刑侦日记朗晴结局 韦睿杰是血字杀手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