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洪承畴封了什么爵位 洪承畴为什么只是轻车都尉

导语:洪承畴为明朝将领,曾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但却只被封为轻车都尉,原因是他的父亲曾被诛杀。

目录导航:

  1. 洪承畴封了什么爵位
  2. 康熙为何杀了吴应熊,孝庄求情为什么没有效果
洪承畴封了什么爵位

洪承畴被封的爵位是三等轻车都尉,世袭四次。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他是满洲统治集团中唯一赏识洪承畴的人。此时,洪承畴已经69岁,在朝堂上处境日益尴尬,无奈提出退休致仕。

清廷几经研究,终于决定授予洪承畴三等轻车都尉,世袭四次。这个爵位是清朝比较低的爵位,与吴三桂裂土封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为清朝开国立下大功的明朝降将洪承畴死后被封“三等车骑都尉”。在公侯伯子男的爵位体系中,属于最后一等,而且还是三等的那种。所以在清朝,汉族的爵位非常低。

康熙为何杀了吴应熊,孝庄求情为什么没有效果

康熙杀了吴应熊是为了泄愤,而孝庄求情是虚情假意。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大儿子。吴三桂投降大清之后,帮助大清扫平了西南,功高盖主,威名赫赫,这时候,多尔衮担心吴三桂拥兵自重,于是就把妹妹建宁公主嫁给了吴应熊。


建宁公主父亲是皇太极,母亲是皇太极庶妃察哈尔部蒙古奇垒氏,也就是说建宁公主不是孝庄的亲女儿,所以感情肯定不会很深。

大家熟悉建宁公主,应该是通过金庸的《鹿鼎记》吧,里面的建宁公主精灵古怪,被迫嫁给吴应熊之后,但一直不让吴应熊碰她,搞得吴应熊火急火燎。终于有一天,吴应熊实在憋不住了,霸王硬上弓,结果被建宁公主一脚伤了下体,疼的满地翻滚。

建宁公主向韦小宝招了招手,对他说:“我废了他,我还是清白身子那。”建宁公主爱的还是小宝。


当然,这是小说,真实的建宁公主是爱吴应熊的,否则也不会给他生孩子,更不会在康熙要杀了吴应熊之时,哭着喊着找孝庄说情。

吴三桂举起反清大旗之后,康熙立马就抓了吴应熊,当时吴三桂气焰嚣张,写信给康熙说要划江而治,还要求放了儿子吴应熊。

康熙一看此信大怒,下令处死吴应熊,彻底断了吴三桂的念头,也断了朝中反对削藩的声音。建宁公主听说此事之后,连夜跑到了孝庄那,边哭边求情。


孝庄有些不忍,但她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孙子已经做了决定,做祖母的再去求情,别人或许有想法,但是不去吧,又实在磨不开面子,孝庄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建宁公主,点了点头。

康熙来了,孝庄说道:“你要杀吴应熊我已经知道了,按理说我不该干涉内政,可是建宁毕竟是你姑姑,吴应熊是你姑父啊?”

康熙早料到此,回复道:“皇祖母,大清姓爱新觉罗,咱们祖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岂可葬送在我手里,我也不想杀,但不得不杀,还望皇祖母理解啊!”


孝庄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也罢,你是对的!好孙子,你长大了!”

没过几日,吴应熊被杀掉了!

后来,建宁公主两个儿子也被杀掉,她独居了三十多年,黯然离世。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扯起叛旗,吴应熊在京师与许多奸人勾结在一起,为吴三桂通风报信。

康熙帝听了大学士王熙的建议,把吴应熊囚在狱中。几年之内, 吴三桂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气焰十分嚣张。他给康熙来了一封信,提出要划江为国,二帝分治,更要求康熙释放在狱中的儿子。康熙阅后,龙颜大怒,马上 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处死吴应熊,让吴三桂断了这念头,并把京师的禁卫军也调去征伐叛军。散朝后京城到处都贴出告示,明日午后当众处斩吴应熊,以示国威。

消息传到了吴应熊的额附府,吴应熊的夫人和硕长公主(康熙的姑姑)换上黑衣素服,直奔畅春园的慈宁宫,见到额娘孝庄太皇太后,哭拜在地,求孝庄太皇太后看 在两个孩子的份上向康熙求情。太皇太后本是个明晓大义的老人,但一见女儿这样悲恸,也揪心断肠般地滴下了老泪,双手扶起女儿,答应去跟孙儿说说。

不料康熙正好也来到慈宁宫,在门外已听知一切。他快步进屋,向太皇太后叩拜道:"皇祖母,您平日教诲的得国得众之道,孙儿时刻不敢忘记,别的事孙儿可依您千件万件,这件事只能恕孙儿不孝。"一番话说得太皇太后无言答对,只能怔怔地看着康熙。康熙看着那泪痕满面的和硕长公主,单腿下跪,说道:"姑姑,您的苦处侄儿知道,可是,您知道我爱新觉罗一族,为大清江山,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如果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以为朝廷软弱可欺,更加嚣张,又不知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姑姑,恕侄儿不能孝义两全。

和硕长公主没等康熙说完,她扶起康熙,说:"姑姑我不怪你。"说罢掩面而去。第二天午时三刻,吴应熊人头落地,大长了清军的士气,灭了叛贼的威风。没几 年,吴三桂便军败身亡,为祸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彻底荡平。朝廷内外,对不徇私情的康熙帝更加敬重了。

向日葵说;本来康熙皇帝在赌吴三桂反不反,因为打仗并没有胜算,而且劳民伤财,想用怀柔政策来感化吴三桂,但是自古以来皇权的吸引力从来无法抗拒的,吴三桂铤而走险,要打过长江以北, 划江而治,使得康熙皇帝下定决心平定吴三桂,杀吴应熊是断了和的退路,而吴应熊也成为了平定三藩的试金石!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由孝庄皇太后作主与建宁公主成婚,通过政治联姻,使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实为朝迋人质。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吴应熊与奸人勾结为吴三桂通风报信,康熙听从大学士王熙的建议,将吴应熊囚禁在大牢里。

吴三桂势如破竹,不长时间就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气焰十分嚣张。他给康熙写信,要求释放儿子并划江而治,康熙大怒,宣布处死吴应熊,并把京师的禁卫军也调往前线,讨伐叛军。

消息传到额驸府,康熙的姑姑建宁公主,赶忙跑去慈宁宫去见孝庄太皇太后,求额娘看在两个孩子还小的份上向康熙求情,饶恕吴应熊。孝庄太皇太后是个明晓大义的老人,她开导女儿:吴应熊没有错但有罪,康熙帝大义灭亲,是鼓舞全军士气,以示国威。如果不杀吴应熊,吴三桂一定以为朝迋软弱可欺,会更加嚣张。

最终吳应熊人头落地,大长了清军的士气,灭了叛军的威风。没过几年,吴三桂兵败身亡,为祸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息。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请大家伙记住喽,不管是那个朝代,朝堂这俩字,您如果一脚丫子踩到这上面,注定了这辈子他只能关心的是利益,不管对错。

不管是康熙要杀吴应熊,孝庄是不是来求情,他们俩之间的利益注定将是一致的。

毕竟孝庄是奶奶,康熙是孙子,俩人携手能走到一起不仅仅是血脉,更加重要的是目的一致。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那么咱不妨瞅瞅康熙为嘛要杀吴应熊。

说道这里估计会有人说:“杀不杀吴应熊,这取决于吴三桂到底反不反!”

如果您真的抱着这种想法,只能说您太天真了。

其实说到底吴三桂,压根就没有造反的想法。他这辈子最大的野心,也就是杵在云南这地界,整个王的帽子戴戴就蛮可以了,至于朝廷这块,他还是拿你当颗葱的供着。

当然这话都说了好几年了,咱得说证据不是。

证据

当年吴三桂接了多尔衮交给他的大金链子,一家伙就套在了大脖子上,提着刀把子,搁前边领路,在大华夏地上上蹿下跳,那叫个好不得意啊,但凡碰到抵抗的硬茬子,屠城那都是顺手的事。

他这么卖命的干,其实也向着他的主子表明他的决心,把自己个后路给断掉:“俺就老老实实的给满清卖命了,没啥想法。”

也就是说帝王要的名声,这玩意压根就不在他的需求范围之内!

后来他不就带着一帮子从大明朝投降过来的骁勇之士将南明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一家伙就把永历帝赶到了缅甸去吃土了。话说永历帝那会也没啥势力,身边也就是些文武大臣,外加一些压根起不了多少作用的士兵。

就是这帮子人到了缅甸地头,还被缅甸压榨成了穷光蛋不说,面子还被丢在地上踩。

而这个时候的满清政府,对于永历帝这伙人也没啥想法,就那么地吧。

可回头吴三桂就整了一个《三患二难疏》的折子上去,阐明了必须干掉永历帝的道理。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永历帝一天不死,满清地头上的反抗势力绝对会借着这个名头不断的闹事。

就是这个折子,让满清政府下定决心搞定永历帝。

最为关键的是,这奏折不仅有必须干掉永历帝的道理,他还详细的列举了如何干掉永历帝,条条框框连使用多少军饷都给计算了出来,不可谓不用心。当年崇祯用他的时候,他都没这么上心给干过一件事。

这不吴三桂带这大头兵,一股脑的就闯到了缅甸,逼迫缅甸王交人。

但人被交出之后,满清原来想把人带到北京城再做处罚。可吴三桂力排众议,因为路途遥远万一路上出点事咋整?干脆,一了百了就地解决。

于是就有了永历帝被杀的结局,而且当时按照吴三桂的想法,一刀下去剁了脑壳完事。但满人认为这样对待一个皇帝,太过分了,这才有了吴三桂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的事,算是留了个全尸。

咋说呢?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吧,这吴三桂向满清一再表明,自己的忠心,至于皇帝这位置,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吴三桂的态度有了,那么作为主子的满清就应该表示表示,表彰一下他的英勇。

得咧,吴三桂之流就得到了他们搁在大明朝一辈子都捞不到的异姓王的头衔。

吴三桂之流表示很满意,满清表示这还不够,大华夏地头上一半的赋税交给吴三桂让他们整顿南边,并且还允许他们自己在自己的地盘上挑瞅着顺眼的人当官,到后来还发展到四川,陕西,广西这些地方也有了吴三桂推荐上去的官。

那么西选官这就成了当时的一个特色。权利不可谓不大,这都成了国中之国的形式。

这仅仅是一场交易而已,吴三桂之流用不想造反自断后路的法子,交换到了超过他们想象的权利。

这就是证据。

杀吴应熊的理由

但吴三桂他就没有想到,这世界上还有俩字叫——捧杀。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好日子到头了,就该杀了,毕竟养猪养肥了不杀,那不就可惜了吗?

说道这里估计就有人说了:“开头不是说,吴三桂压根就没有造反的想法,双方都知道,那为什么康熙还着急忙慌的要杀吴三桂呢?这不矛盾吗?”

是啊,吴三桂之流不想造反,他多尔衮知道,他顺治也知道,他孝庄也明白,而康熙何尝不明白呢?

但皇权这东西,历来都是独享的,压根就没有分享出去的想法。回头瞅瞅吴三桂,这已经拥有了一部分皇权,居然可以任命各级官员,而且还有蔓延之势,这可就是危险的信号。

康熙能不防备他吗?杀吴三桂之流这就成为了必然,那么想要杀掉一个封疆大吏,这不是电视里边,一张圣旨就可以解决的事,必须有合适的理由,而造反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理由。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说了:“其实这事也好解决,让吴三桂做一个空头王爷不就得了!吴三桂他不就想做个王爷,给他。只要交出军政大权不就完了吗?”

您这想法就有点子可笑了,纵观整个历史,那个异姓王能安安稳稳的当王爷,就算是他这辈子不搞,你能保证他的后辈子孙不搞吗?所以最好的办法,趁着有实力的时候,干掉他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整个满清他最不信任的就是汉人,留你这么一个汉人王爷,而且还是异姓王,康熙心里不舒服啊!

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道理。其实这个局面,有人早一步就给吴三桂预见到了。

告诉吴三桂,要想久久远远的搁云南这地称王称霸,就得学学李成梁,那个把满清养成庞然大物的大明将领。云南这地就不能太平,一旦太平,那么吴三桂也就到了完蛋的时候了。

结论就是永历帝不能杀。这人就是头号大汉奸洪承畴,他的经历就能说明满清真的不好糊弄。他虽然为满清做了很多事情,但结局可不好。

他历经四朝,把自己的明节丢了辅佐满清二十年,顶着个大学士的空帽子退休,仅仅捞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轻车都尉。不仅汉人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满人给的评价也是如此,做人都做到他这份上了丢人啊!

哎,这话说的有点远了,咱拉回话头接着聊。

好吧,结果就是你不想造反,那就逼你一把。康熙可不是个善茬,借你吴应熊的脑袋办个事,这不是应该的吗?

康熙逼的是吴三桂吗?

话说回来,你这吴三桂是不想造反,可你手底下那帮子人有没有这想法呢?

其实说穿了康熙防备的不是他吴三桂,他防备的是吴三桂这个集体,这个被利益捆绑的集体。

逼你一个吴三桂这不值当,但逼你吴三桂身后的这个集体,这才是康熙的目的。

吴三桂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这个集体依靠吴三桂,那么这个集体就会臭大街。

水能载舟既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懂,没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这就是无根之水,涨不了多久。

一旦这个集体不依靠吴三桂,依靠一个新的人,这样的机会可就要没了。

所以逼吴三桂造反,是必然的。最后康熙还不忘拿出他当年写的《三患二难疏》的折子,再臭上一臭吴三桂的名声。

你还抗大明的旗子,还反清复明,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被吴三桂拉上战车的,没多久这就内讧了。

更有甚者,仅仅是康熙的一道圣旨就投降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是,顺手点个赞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170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祝公道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他与西晋的混乱有关?下一篇:元代社会与史学成就的书籍 元朝皇帝金册交给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