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三国杀名将传张郃最强阵容 司马懿派张颌出战了吗

导语:本文介绍了三国杀名将传中张郃最强阵容,以及司马懿是否派张颌出战。

目录导航:

  1. 三国杀名将传张郃最强阵容
  2. 三国演义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是哪集
  3. 司马懿为什么要害张郃
  4. 五丈原战役时间
  5. 空城计后还有战事吗
三国杀名将传张郃最强阵容

你好,张郃是三国杀中的一位强力名将,他的技能和属性非常适合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以下是张郃最强阵容:

1. 张郃(主将)+ 赵云(副将)+ 黄月英(辅助)

2. 张郃(主将)+ 曹仁(副将)+ 曹洪(辅助)

3. 张郃(主将)+ 吕蒙(副将)+ 孙尚香(辅助)

这些阵容中,赵云可以提供强力的输出和突击能力,黄月英可以提供强力的辅助和控制能力,曹仁和曹洪可以提供强力的防御和输出能力,吕蒙和孙尚香可以提供强力的控制和输出能力。这些阵容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出张郃的最大潜力。

阵容推荐一:曹操、主角、荀彧、司马懿、张辽、张郃

这是三国杀名将传魏国无敌阵容一个永动输出阵容,这个阵容是可以很好的回复怒气的,都是可以更快的释放自己的技能。

阵容推荐二:甄姬、张辽、主角、典韦、曹丕、许褚

这个阵容的输出是很高的,而且回复怒气的能力也不错。

阵容推荐三:甄姬、曹操、主角、曹仁、夏侯惇、荀彧

一个控制型的阵容,主要就是利用控制来限制地方的输出,然后在配合自己的输出武将打出高额的伤害。

三国演义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是哪集

第七十三集:祁山斗智 诸葛亮大胜魏军,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引大军回寨,每日令魏延挑战,魏军只是不出。诸葛亮思得一计,传令各处皆拔寨而起,一连退下三寨。张郃引兵追赶,司马懿也出兵包围蜀军,诸葛亮传令分兵袭击司马懿营寨,司马闻知大惊,提兵急回,蜀军随后掩杀,魏军大败。 诸葛亮正欲乘胜挥师进取时,忽闻成都来报:张苞病故。诸葛亮闻知放声痛哭,昏绝于地,自此卧床不起,不能理事,准备撤军暂回汉中,病愈再图进取。魏延却不赞同,要求大军留在祁山。诸葛亮知魏延心中素怀不满,不敢委以重任,决定即日回师。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曹真病愈,上表请伐西蜀,曹叡封曹真和司马懿为正副都督,率兵四十万,出长安,奔剑阁,直逼汉中。 诸葛亮观天象推知一月之内必有大雨,只派张嶷、王平二将各引兵一千去守陈仓古道。魏军果因连日大雨而退,王平得讯,报知诸葛亮。诸葛亮命魏延、陈式等领兵出箕谷,马岱、王平等出斜谷,缓缓而进;自己亲率大军,由关兴、廖化为先锋,随后进发。 司马懿担心魏军后撤后,蜀军会来追击。曹真却笑司马懿多疑,两人以十日为期,分兵两谷,赌赛蜀军是否来追。正在魏延出兵箕谷途中,邓芝奉诸葛亮之命,传令魏延不可轻进。魏延、陈式非但不从,反笑诸葛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陈式军先行数里,果遇魏兵埋伏,死伤惨重。诸葛亮为正军纪,斩了陈式。

司马懿为什么要害张郃

诸葛亮撤退时,司马懿派张颌率军追击诸葛亮,张颌建议诸葛亮已经是撤退了,肯定做好了断后准备,因此不能追,但司马懿是主帅,张颌得听从命令,因为司马懿一意坚持要张颌追,张颌如果不追,就是军法处置,司马懿有假节权力,能直接斩杀不听从命令的将领,张郃追了之后,却死于诸葛亮箭下,张郃追或不追横竖都是个死,因此是司马懿害死了张郃。

五丈原战役时间

10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郃等一起率领人马赶往祁山。诸葛亮把一部分将士留在祁山,自己率领主力拦击司马懿。

公元234年(曹魏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曹魏、蜀汉两方在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县城南约20公里五丈原镇的黄土台原)发生了一场五丈原之战。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六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

魏军、蜀军在五丈原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

空城计后还有战事吗

诸葛亮与司马懿除空城计外有那些战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斗得不亦乐乎。然而这毕竟是小说家言,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在其历次北伐过程中,与司马懿的正面交锋对决,仅有两次。当然,这不包括诸葛亮死后的一次对决——

1、第一次对决

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率军攻魏,包围了曹魏部署在祁山地区的贾嗣、魏平部,并用木牛运输粮草,以保障其后勤供给。

当时,曹魏的国家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东南方向要防备东吴,西北方向还要防备鲜卑。而恰恰在此时,主持对蜀汉作战的大司马曹真生病(历史上真实的曹真绝不是三国演义写的那么无能),于是魏明帝曹睿将司马懿从荆州调来,让其坐镇长安,统一指挥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御蜀军。对于这次军事行动,魏明帝对司马懿给与了高度信任,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接受重任后,即以主力救援祁山。鉴于当时的军事态势和蜀军特点,司马懿认为蜀军远道而来,粮食有限,于是将此战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凭险坚守,不与蜀军主力决战,逼退蜀军就算完成任务。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进军的消息后,留下一部继续进攻祁山,自己则亲自率军迎战司马懿。起初,司马懿部将郭淮、费曜等抄袭诸葛亮,但被诸葛亮击败,蜀军乘机收割了上邽的麦子。随后,魏、蜀两军主力在上邽以东遭遇。

此时,司马懿在初战不利的形势下,立即收兵据险防守,不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只得率军退回。而司马懿也尾随诸葛亮到达卤城。此时,老将张郃建议:“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资治通鉴》)主张分出一支奇兵,包抄诸葛亮的后路,不应该只尾随而不敢追击。

对于张郃的建议,司马懿并不听从,还是继续尾随诸葛亮,追上蜀军后,司马懿还是不与诸葛亮交战,而是选择在山上扎营,继续据险不战。司马懿此举令众将极为不满,甚至说出了“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资治通鉴》)的话。

到了这年五月,司马懿派张郃攻击围祁山的蜀军,自己则亲自率中路军与诸葛亮正面对峙,在部将的纷纷要求下,司马懿率军与诸葛亮蜀军正面交战,不料魏军大败,被俘三千人。于是司马懿随即退军保卫大营,继续坚守不出。至当年六月,蜀军后勤补给困难的致命问题再度凸显,全军粮尽,诸葛亮只得退军。司马懿令张郃追击,但张郃在木门被诸葛亮设置的伏兵射杀。

纵观两人的第一次巅峰对决,司马懿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的弱点,将其逼退。不过司马懿虽达到了战略目的,但在战术上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而诸葛亮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还是没有解决后勤补给这老大难问题,还是没有达到战略目标,被迫退军。

2、第二次对决

诸葛亮退军后,曹魏很多大臣都估计诸葛亮在明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调运粮草,以备再战。而司马懿并不这么认为,他指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果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的再次伐魏筹备了三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代,诸葛亮准备充分,设计了称为“流马”的运输工具,并与孙权约定同时举兵伐魏。面对吴、蜀两国同时举兵,魏明帝一方面自己率军抵御东吴,一方面继续以司马懿主持西线防务,对阵诸葛亮。从曹魏的军事部署来看,魏明帝显然更在乎东吴的军事行动,并要求司马懿沿用上一次的御敌方针,“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大军进至渭河南岸。司马懿也率军渡过渭河,背水立营与蜀军对峙。此时,司马懿对将领们说:“亮若出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资治通鉴》)。不出司马懿预料,诸葛亮果然驻军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五丈原高四十余丈,南北长有七里左右,东西宽约二里,南依秦岭,北傍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诸葛亮选择在五丈原扎营并在此处搞起了屯田,显然意在持久作战。

那么,司马懿为何害怕诸葛亮出武功呢?从地图上看,武功是曹魏关中地区的交通要道,距离长安很近,诸葛亮若沿着渭河,取道武功,则可直接威胁长安。如果这样,司马懿就不得不与蜀军主力展开决战。这是与司马懿的战略初衷相背离的。而诸葛亮之所以不出武功,是因为出武功要经过渭河与秦岭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而司马懿大军又近在咫尺,诸葛亮不愿意冒这个险。这与他第一次北伐不走子午谷如出一辙。从纯军事角度来说,不敢冒险,往往已失战略先机。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的同时,还派兵进攻北原。北原位于渭河北岸,若蜀军攻取北原,则将切断长安与陇西的通道,威胁司马懿的后方。

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看出了北原的重要性,他对司马懿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司马懿很重视这个建议,派郭淮驻防北原。郭淮的营垒还没有筑成,蜀军已到,“淮逆击却之”。

这样,司马懿卡住了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后,坚决据险不战,迫使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与魏军对峙。这显然是蜀军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同年七月,东吴在东线作战失利,魏军进一步获得战略主动。曹魏群臣认为司马懿与诸葛亮在西线正相持不解,建议明帝西幸长安。但魏明帝则轻松地说:“权走,亮胆破,大军足以制之,吾无忧矣。”此时,魏、蜀两军在五丈原已经相持了一百多天,尽管诸葛亮想尽办法刺激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终不为所动。逼得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为平息众怒,乃上表请战。心知肚明的魏明帝乃派遣大臣辛毗执持符节支持司马懿坚守不战的策略。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无奈地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到了这年八月,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殁于军中。从而结束了与司马懿的第二次巅峰对决。

3、死后的对决

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穷寇莫追”为名撤退,从而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谈。对此,司马懿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也”,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晋书·宣帝纪》)这其中是否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185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朝历代皇帝妃嫔的数量及地位如何?下一篇:三味指什么 古代五香指的是哪五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