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桥本龙太郎 日本债务危机一触即发!负债101万亿,日本经济不会崩盘?

导语:日本债务危机一触即发!负债101万亿,日本经济不会崩盘?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平成30年间,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停滞的阶段,财政危机出现。在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裕仁驾崩后,平成天皇的明仁上台,只是当时的泡沫经

日本债务危机一触即发!负债101万亿,日本经济不会崩盘?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平成30年间,日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停滞的阶段,财政危机出现。在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裕仁驾崩后,平成天皇的明仁上台,只是当时的泡沫经济崩溃后,不良债权对日本金融的冲击让当时有望在经济上赶超美国的日本陷入了泥潭。 这段时期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中国可以学习吗? 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 1994年,日本的GDP占全世界经济规模的17.7%,日本在1994年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平成末年的2018年,日本的GDP占全世界经济规模的6.0%,而中国上升到了15.9%。从人均GDP来看,平成末年的1989年日本人均GDP约为29276美元,虽然还低于美国的36473美元及德国的30914美元,但远远超过了韩国的10698美元。而到了2018年韩国的人均GDP已经和日本基本持平。 债务危机 在1992年,日本的税收达到了62.5万亿日元,而在2008年的雷曼危机以后,日本的税收跌到了37.4万亿日元。同时,政府用于公共支出的财政越来越多,1989年日本的政府公共支出为60.4万亿日元,税收仅为51万亿日元,中间的差额是9.4万亿日元。而在2010年,中间的差额达到了54.万亿日元,到了2019年,日本的税收为62万亿日元,政府支出则达到了101.5万亿日元,可见政府支出与税收的差额在不断扩大。 在平成元年的1989年,日本的政府支出中占比最高的是地方性的税交付金,社会保障支出,国债费用。这个数据到了2019年,占比政府支出最高的是社会保障支出,国债支出,地方交付税交付金。 平成30年,财政支出的债务越来越多,当时的学者认为日本已经要面临财政崩盘的地步,债务危机的规模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18年日本银行的《资金循环》中分析,2017年民间非金融的企业和家庭剩余资金分别为25.6万亿日元、11.1万亿日元,资金不足的部门是政府财政和海外投资,分别为12.5万亿日元、21.5万亿日元。此时日本的财政状况根本无法偿还巨额累计的债务,二战后,日本的国债中99%是由日本银行、预金部占有,到了2018年年底,日本国债的海外持有率6.4%,国内为93.6%。 国债是指国家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获取周转资金,只是不管国债的持有人是海外还是国内,借的钱都是要还的。日本高筑的债务危机会让日本经济崩盘吗? 事实上,日本对于债务的压力普遍是将其转移到了日本民众的身上。1989年日本引进了消费税,到了2019年5月,日本的消费税达到了10%,只是上涨的消费税引起了日本的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 老龄化 平成30年间,还有另一种说法,大多数人认为是日本国内的老龄化现象引起的。到1997年11月28日,桥本龙太郎内阁出台了《财政构造改革法》,先是对财政赤字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限制,在1997年日本的财政赤字部分占GDP的5.4%,而改革限制目标下达之后,2003年财政赤字占比必须低于3%。对于财政支出中占比大的公共项目、社会保障等支出项目提出了明确的削减目标。 日本改革 2006年7月7日,《经济财政运营和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2006》指出,对于日本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今后的10年内的经济和财政运营做出了展望安排,包括:到2011年底,将实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平衡,并且把债务累计总额的GDP占比稳定下降,大致到了2011年为止,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的方式完成16.万亿日元的财税改革。 只是2006年的方针出台之后,对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2008年的雷曼危机后,日本经济仍然处于不断衰退的现状。2009年6月23日,麻生太郎通过了《在今后10年内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在经历了2009年至2012年的日本政治更替的事件后,日本由自民党过渡到了民主党,2012年安倍晋三代替自民党夺回了政权。 安倍晋三政权上台后,在2013年发表了《中期财政计划》,做出了相应的政治承诺:要在2015年将财政赤字的占比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实现基础财政的收支平衡,债务占比要稳定下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布列斯特和约 本是同根生!摩尔多瓦独立以后,为何没选择并入罗马尼亚?下一篇:士与中国文化 从「 ”士”的变化,浅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