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孔子见了南子夫人到底干了什么 孔子见了南子夫人到底干了什么 竟然出来跟子路说不清楚

导语:孔子看到南子夫人的所作所为,就出来告诉鲁兹说不清楚。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929年6月8日,由着名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编写的《子见南子》独幕历史剧于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公演,为加强演出效果,师生们在演出前做了充分宣传准备工作。不仅在曲阜全城大街小巷遍贴海报,还特意送票给孔府圣裔,邀请他们莅临指导。为求演出人物形象逼真,还特向孔府借用了服饰、器用等道具。不想演出过程中

孔子看到南子夫人的所作所为,就出来告诉鲁兹说不清楚。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929年6月8日,由着名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编写的《子见南子》独幕历史剧于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公演,为加强演出效果,师生们在演出前做了充分宣传准备工作。不仅在曲阜全城大街小巷遍贴海报,还特意送票给孔府圣裔,邀请他们莅临指导。为求演出人物形象逼真,还特向孔府借用了服饰、器用等道具。不想演出过程中,孔门后人勃然大怒,当时剧场抗议,事后更向国民政府强烈控诉,最终以校长宋还吾撤销职务算一了结。 原来当剧情发展到孔子拜见南子,南子赠给孔子白璧,孔子接受馈赠,并向南子叩头道谢时,为了增强剧情可观性,剧中的孔子被塑造成为南子的娇艳美色所动,魂不能守舍的登徒子形象。子路在一边看了很不高兴,忍不住出言相讥,孔子遂向子路赌咒发誓,表白自己心中无色,让他不要想歪。在座观众纷纷起哄,孔门后人无地自容,因此拍案而起。这让人不由想起《水浒传》中宋江带着李逵拜访李师师力求曲线招安一幕,估计林语堂的灵感就来自于此吧。 孔门后人在向国民政府递交的控词中如是写道:「 ”男学生抹作孔子,丑末角色;女教员装成南子,冶艳出神,其扮子路者,具有绿林气概,而南子所唱歌词,则《桑中》篇也,丑态百出,亵渎备至,虽旧剧中《小寡妇上坟》,亦不是过。凡有血气,孰无祖先。” 但是宋校长的答辩书则辩称实无其事,乃是孔门后人信口胡云:「 ”扮孔子者貌极庄严,扮南子者举止大方,扮子路者好勇之致,皆无丑化一说。如果说《桑中》一篇有渎圣明,则各本《诗经》皆存而不废,能受于庭下,吟于堂上,为何不可高歌于大庭广众之中。以《桑中》篇比之于小寡妇上坟,是否孔氏庭训之真义,异姓不得而知也。”宋校长还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艺术和作史是两回事,起码不能全盘照搬。略有脱于史料不载之处,也是作者在表演人生。我们是在演戏,不是在读论文,没必要那么严谨。 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此事采取了折中态度,一方面查明该剧并没有侮辱孔子情事,自应免予争议。另一方面也让宋校长对学生严加训诰,以后多多尊重孔子。「 ”表面上看来,似乎已经无事。可是宋校长偏还强项,提出种种问题,力证自己无错,于是只得调厅,另有任用,其实就是撤差也矣,这是息事宁人之举。” 双方争论的焦点之《桑中》诗,见于《国风·鄘风》:「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是两个贵族男女自由恋爱,偷偷跑到桑林之中一晌贪欢,并且女子被男子温柔体贴送回家的故事。孔子的父亲母亲就是这么约会的,不过他们约会的地方不是桑林中,而在山脚下。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研究》中如是言到:「 ”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 本来这首诗跟孔子拜访南子什么关系都没有,南子见到孔子大唱《桑中》,这纯属林语堂杜撰之举。因为南子根本不会对孔子动男女之心。把这二位纯洁的上下级关系演绎成男女之间的绯闻,只能说后世好事之徒太多了。也难怪孔门圣裔生气。 孔子辞去鲁国大司寇职务来到卫国,南子夫人向他发出热情邀请,想见他一面。 卫国的寡小君南子,是个风流少妇。寡小君是邦君夫人在外国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论语·季氏》记载:邦君之妻,君称之夫人,夫人自称小童,邦人称之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南子夫人风流豪放,名声不大好听。宋国有一风流美男子,叫做宋朝。南子夫人就让卫灵公给宋国发了外交照会,把宋朝请来,送进了宫里。二人干柴烈火,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宋国人于是特意编了一句民歌满大街传唱,尤其见到卫国人,更为卖力:「 ”既然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何不归还我们的公猪。” 南子夫人派人跟孔子说:「 ”在我们卫国,只要有远方来的客人要见我们国君,必然还要见见寡小君。我想见见孔先生。”孔子本来不想去,可是人家诚意很大,并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去了,朝北面稽首。南子夫人在帘子后面答拜,身上佩戴的饰物叮当作响。出来后孔子跟学生们解释:「 ”在我们鲁国是没有见寡小君这个礼节的。可是人家卫国有,只好入乡随俗了。”其实卫国也没有这个礼节,这个礼节是南子夫人临时起意,自己制定的。 所以南子夫人见孔子,没有任何可供延伸的解读含义,无非就是好奇,爱玩,想见见这个知识领袖,仅此而已。但是孔子这个解释很明显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子路因此质问:「 ”你究竟进去干啥来。”孔子也没办法解释自己的行为,只好指天发誓:「 ”我要是做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天打五雷轰,天打五雷轰。” 可见孔子也是逼急了。照我的有限理解,发誓只是对无话可说的一种无奈逃避。当两个人难以有效沟通或者相互之间缺乏足够信任时,才会找来第三者给自己的话语背书,做个担保,保证自己说话的真实性。这个第三者就是老天或者神佛之类。 其实子路生气,也是为了维护老师名誉着想。他在此时对孔子的感觉,还真有点李逵对宋江。李逵听说宋江强抢民女,气不打一处来,回去就把山寨大旗砍了。因为宋江就是他的偶像,他的精神信仰,他的人生价值所在。他容不得宋江道德上的一点瑕疵。子路对于孔子亦如此。子路出身贫寒,靠着自己敢打敢拼混迹江湖,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迷信暴力和拳头,但是在孔子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子以自己非凡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子路,让子路崇拜,让子路期待,是子路的太阳和明灯。因此孔子没有给子路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子路的生气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孔子又跟他说不清楚,只好赌咒发誓,以便过关。 ​我们唯一需要理解的只是,以孔老师渊博的学识和在学生面前雍容的口才,无论遇到任何窘境都能大而化之,为何在这个问题上居然只能赌咒发誓。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孔子是个内向自敛的人,不太善于处理男女之间的关系,尤其不善于处理与漂亮女人之间的关系。否则也不会发出「 ”女子难养”的牢骚。 鲁迅先生在评价林语堂《子见南子》事件时,只对孔氏家族的强势压人表示了不满,却对林语堂排演该剧不置一词。虽然他也写过《故事新编》等历史改编小说,但是对主要人物的基本定位还是颇为准确的,并不像林语堂那么轻狂放纵。或许他也认为,孔子和南子,真的没什么。二人只是纯粹的上下级同事关系,仅此而已。我们不能一看见短袖子,就想起白胳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涵江铁灶历史 涵江铁灶历史下一篇:战争年代十大元帅使用的手枪 战争年代十大元帅使用的手枪 哪个款式更好看更精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