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古代三国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导语:本文介绍了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国的疆域范围,包括各自的重镇和对峙关系。曹魏占据华北大部分地区,西至甘肃,南邻匈奴、鲜卑、高句丽;蜀汉以汉中为重镇,北与曹魏对峙;孙吴大半领土在扬州,以建业、江陵为重镇。

三国时期的疆域

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曹丕称帝后定型,占据了大概整个华北。一般北至山西、河北、辽东,南邻匈奴、鲜卑、高句丽;黄海以东。东南与孙吴沿淮河、汉江对峙,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毗邻河西鲜卑、羌、边。西南与蜀汉接壤,地处秦岭和河西地区,长安是其重要城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87个县12个州,包括李思、徐州、青州、豫州、冀州、滨州、幽州、兖州、凉州、永州、荆州、扬州。

曹魏在西域设立了历史悠久的海头所辖西域和高昌所辖的无极校尉。221年孙权被称为藩后,曹魏将荆州牧赐给孙权,将泾阳等孙权势力界定为荆州,并将曹魏源直接管辖的荆州北部改名为颍州。双方决裂后,曹将颍州改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为陇右和周琴,最后并入永州。蜀汉灭亡后,凉州被分为益州,又增加了两个州。

蜀汉江宇

蜀汉是刘备建造的。直到赤壁之战后,他才开始借助诸葛亮从荆州南部发展起来。其影响一度覆盖荆州、益州、汉中。建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荆州失守。诸葛亮入驻南方、中学后,取得了云南的领土,逐渐稳定下来。疆域范围:北与秦岭曹魏对峙,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毗邻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至中游,毗邻羌族、帝子、南蛮。蜀汉有22个县,益州只有一个州。益州有道江县知事,治益州南部。

吴栋领土

东吴版图有扬州大半。赤壁之战后,孙权先后拿下西荆州和胶州,击败关羽后,又拿下整个南荆州。太阳升起后,领土稳定了。孙吴蓓在淮河、汉江与曹魏对峙,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毗邻三峡,西陵为重镇;由东向南,到达东海、南海,向南到达越南中部。孙吴原来有荆州、扬州、胶州三州三十二县。广州226年建立,后并入胶州。264年重新建立,共增加一个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31074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晋朝地图 晋朝地图——古代两晋时期的中国版图介绍下一篇:三国地图古今对比 三国时期地图——图说古代三国时期中国版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