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国产飞机发动机 中国航天发动机现状 国产飞机发动机现状如何

导语:只有自给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让这些为中国的科技而腾飞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这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已经站在世界第一集团! 原标题:心酸,国产航空发动机走过的艰辛历程 期我们来说下兔子曾经研制最后遗憾下马的几款发动机,回顾下心酸的历程。 首先是大名鼎鼎WP-5发动机(你要问我前面的1-4去哪里了

只有自给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让这些为中国的科技而腾飞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这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已经站在世界第一集团!

期我们来说下兔子曾经研制最后遗憾下马的几款发动机,回顾下心酸的历程。

首先是大名鼎鼎WP-5发动机(你要问我前面的1-4去哪里了,这个是真没查到资料)WP-5是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根据兔子空军要求改进H-5轰炸机而提出的技术指标,在WP-6发动机的基础上的研制一种单转子、无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35.3千牛,较WP—6的26.48千牛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耗油率下降30%。安装采用WP-5的H-5轰炸机航程可提高了30%,但是令人颇感遗憾的是,随后由于兔子空军撤消了对轰-5改进的计划,WP-5也由于失去了装机对象在1973年5月停止研制。

WP-6发动机,是空军当时提出的歼-9战斗机的配套发动机,中间推力为8000千克左右,最大加力推力可达12000千克以上,推重比达到了6这一级别,从这些指标上看,WP-6是一款可以与罗罗"斯贝"、M53相提并论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以现在的眼光看,如果这台发动机研制成功,将使我兔提前四十年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结果仍旧令人很无奈,在兔子实行改革开放之后,J-9战斗机由于经济计划的调整而下马停止研制,WP-6也再次因为失去装机对象而下马。(是的,和WP-5一样)

WP-8发动机,计划作为是Y-10运输机的动力装置,美帝JT3D发动机的仿制型。在经过投资1.84亿元,新建了发动机主机厂并改建叶片生产厂,首批试制生产的发动机的性能与寿命等指标已证明该型号基本具备设计定型的条件和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但是结果呢,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由于Y-10飞机停止研制,WP-8也同前面它的两个前辈一样惨遭下马的厄运,虽然在型号研制的过程中,采用的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成品附件、轴承。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毛坯的全部国产化是一个非常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研制过程中历时8年形成的3000余人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队伍也在随后逐渐流失,造成了无可估量而且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Y-10的下马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说到这里,相比大家在感到痛心的同时也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几个很有前景的型号都会以几乎同样的理由失败?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兔师承毛熊的军工体系,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多数型号研制都是军工厂家按照军队和国家的指令进行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以型号生产带动技术进步,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背景,即便是在我兔已经迈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充满时代特色的体制仍在较大的程度上予以沿用。这种体制的的一个弊病就是往往一个型号的下马会导致整个产品线上的配套产品失去价值,就如同前面我们看到的三个型号。而且在当年那个时代背景条件下,我兔远不如像今天一般财力雄厚,国家对于这些有前景有技术意义但无现实效益的型号往往是有心无力,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我兔工业领域的管理层,对国产型号的质量和效益缺乏信心、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国外的客观事物对国人认识观的冲击是极具震撼甚至是颠覆性的,"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说法都能大肆流行,更别说在在水平与国外差距更加巨大的军工领域了。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令人心酸的小故事:在我兔立项大飞机的研制计划时,着名的金属与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院士就敏锐地提出,我兔大飞机大型锻件的锻压装置必须立足于国内,也就说必须要配套研制压力在6万吨以上的巨型水压机。但是这个项目却在GZW一些人的质疑下出现了困难,因为他们担心如果如此大型的水压机完工后出现开工不足的话,对国家的投资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说服这些"外行"们能懂得这台大压机的重要意义,师昌绪院士多次向他们强调:"国防工业的建设是不能只看经济成本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台国之重器对于我兔的国防工业乃至大型民用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而且这台大压机不仅没有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反而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其中最大的国外客户就是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了,长期以来空客飞机的主承力梁都是在大毛的一台3万吨水压机上锻造而成,大毛对待自己的老客户三哥尚且心狠手辣,对待空客的态度可想而知了,早在8万吨水压机处于建设阶段时,空客就曾多次派人来考察工程进展,也可见这样一台国之重器的重要意义了。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居然出现如此愚昧无知的认识

书归正传,这几个涡扇发动机的型号失败的后果,在后来我兔在WS-9"秦岭"、WS-10"太行"的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屡遭磨难的情况就可见一斑,试想一下如果当年WS-6型号能够成功,这样一台大推力发动机不仅能够为我兔的战斗机、轰炸机、军用运输机型号的研制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更有可能在民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在涡轮风扇发电机领域,现如今我兔发电厂的涡轮机清一色的"GE",且不说用于购买这些设备花去了多少外汇,在现如今美帝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已经无孔不入的情况下,谁知道这些外国心的发电设备会不会像海湾战争里伊拉克防空网络系统使用的美帝打印机一样成为"特洛伊木马"?

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而且毕竟发动机这样一种技术高度复杂的产品,当年在这些型号上兔子做出的下马决定,也肯定掺杂了很多技术难题的因素而并非完全是因为主型号下马的连带效应。而且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上看,这些型号的研制也必定为后来我兔完成"昆仑"发动机的自主研制与"斯贝"完全国产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正是因为这些失败的铺垫,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山山相映"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如何

总是有人提问相同的问题问题范围很大呵呵?只能大略的说说吧。

通常我们认为,国内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水平和国外相差约20年,但是其中有一些技术是和国外相当的,比如在结构设计,气路设计,叶形设计等。但是只是受到材料制造水平,材料加工水平以及理论基础的限制在某些方面是有差距的。比如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研发生产的民用发动机,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发动机都是进口的。通过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的。比如前两年刚成立的上海商用发动机研究所就是致力于相关方面的研究。

其实,所谓的20多年的差距,主要是说型号上的,因为国外现在最现金的F119和F120涡扇机已采用了变循环、矢量喷管等技术,而国外的涡扇发动机是上世纪80年代前后列装的,我国的WS9于90年代末研制生产成功,WS10于21世纪初定型,整体和国外这些涡扇机的定型时间相差约20年。但是,在我们的WS10上,也有许多地方采用了F119等发动机的设计理念,甚至有比他们更先进的概念,所以,不能仅仅通过定型时间来简单的说明我国发动机的现状。

总之,我们的发动机正向着国际先进水平进发,同时,也有一些更加先进,国外还没有的航空推进理论正在研究,预计在2020年-2030年,我国就能扬眉吐气了。

希望大家能多理解、支持国家的航空事业,毕竟我国现在是孤军奋战,闭门造车,研发难度和成本是非常高的,再加上国家这方面资源有限,尤其是高精尖的工业基础很薄弱,所以只有各行各业的人都做好了,我们的发动机才能真正做好,为中国人争气

相关知识: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主要有三种类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皇后贾南风 皇后贾南风长相恐怖 竟然也荒淫风流下一篇:古代美女画像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真实画像公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