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李鸿章被称「 ”东方俾斯麦” 俾斯麦:我可不敢称「 ”欧洲李鸿章”

导语:李鸿章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敢把下面这篇《欧洲的李鸿章》的文字材料称为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内容。让我们快速看看!李鸿章曾经和俾斯麦有过谈话,而俾斯麦在得知了李鸿章被称为「 ”东方俾斯麦”之后,对人说道: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事情

李鸿章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我不敢把下面这篇《欧洲的李鸿章》的文字材料称为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内容。让我们快速看看!

李鸿章曾经和俾斯麦有过谈话,而俾斯麦在得知了李鸿章被称为「 ”东方俾斯麦”之后,对人说道: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李鸿章,我们还要从甲午战争前夕说起,那时候北洋水师的情况已经非常的糟糕,因为北洋水师是李鸿章负责建立的, 尽管李鸿章想要给北洋水师装配新式舰艇和武器,但他手中没有钱。在和日本人开打之前,北洋水师已经停滞发展很多年,原本十分先进的北洋水师已经慢慢的脱离了世界的发展。 当时晚清政府划拨1600万银两购买德国的先进舰艇,但是在德国办事的人却擅自拿了80万两的回扣,这件事情后来被人捅出来,结果这个办事的人就说这些钱是给李鸿章和家人们旅游用的。 在和日本人交战的时候,陆地上面是以叶志超为首的人,海上是以丁汝昌为首的人。叶志超是一个十分胆小的人,也没有什么大的指挥才能。当时在平壤作战的时候,叶志超的手下左宝贵知道叶志超是什么人,他直接带人把叶志超给监督了起来,就是害怕叶志超逃跑。后来双方交手的过程当中,左宝贵不幸战死了,叶志超直接就逃了,尽管当时清军占据着优势。 丁汝昌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甲午海战的过程中英勇殉国,李鸿章曾下令让丁汝昌逃跑,但是丁汝昌拒绝了李鸿章。海战当中,北洋水师中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巨大的炮弹,仅仅只有穿甲弹,还有训练弹。就这些炮弹,有些还不能用,因为里面有的装的是泥沙,有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当时有一枚炮弹击中水面,被反弹到了日本的吉野号上面,但是炮弹没有爆炸,仅仅击坏了吉野的一个发动机而已。这样的装备想不失败都难,也造成北洋水师的数万将士英勇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在战争中,李鸿章应该是最着急的一个人,因为那些上阵杀敌的都是他带出来的人,都是他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而且当时李鸿章也十分清楚北洋水师里面只有定远和镇远两艘舰船有攻击力。 他当时急忙请求购买大型的舰艇和铁甲舰,但为时已晚。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很多的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无能之人,其实当时李鸿章手中根本没有钱装配北洋水师。很多人都会问这些钱去哪了?根据一些史料上的记载,当时国库中的银两都被用在慈禧修建庭院和过大寿上面了。 李鸿章将自己所有湘军主力都派到了前线,就是希望通过决战的方式获得胜利,可惜李鸿章用错了人,加上双方后来实力悬殊,甲午之战惨败。 在慈禧过大寿的时候,还赐予了李鸿章三眼花翎,但是战败之后,直接又把三眼花翎收了回去。按照慈禧的一贯作风,战败了肯定是要和谈商量赔款的,于是慈禧派出了邵友濂和张荫恒两个人为代表去日本和谈,结果日本人拒绝了这两个人,他们说只见李鸿章。 李鸿章年纪已经很大了,在经过甲午之战后,他显得更加的苍老,但是朝廷下令,把三眼花翎给李鸿章,让他为代表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和谈。 谈判桌上,双方都不妥协,于是就决定改天在谈,当李鸿章出来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他从怀中掏出一把武器对着李鸿章就打了过去,李鸿章应声而倒,那位刺杀李鸿章的人不久就被逮捕了,而李鸿章也没有受到致命伤,侥幸不死。 刺杀李鸿章的人是小山丰太郎,他想通过刺杀李鸿章的方式让清朝和日本继续打起来。不过笔者认为,就算当时李鸿章牺牲了,清朝也不会给李鸿章报仇去对日开战。不过李鸿章因为受了伤,所以在谈判桌上更加的有底气了。毕竟日本人理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李鸿章极其不情愿的签订了《马关条约》。 在签订的时候,李鸿章还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一个「 ”肃”字,就本人而言,他老人家在马关的经历让人敬佩。垂垂老矣,还要去受罪和承担卖国贼的骂名。 据说李鸿章离开日本的时候,发誓说道: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踏入日本领土一步。后来的李鸿章做到了。签订完《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奉命出访西方各国。先去的是俄国,然后从俄国搭乘火车去的德国。 在德国的李鸿章被德国医生用新技术检查了一下在日本受的伤,李鸿章还为此命名了「 ”照骨术”。还顺便去汉堡拜访了俾斯麦,两位影响世界的人物在6月27日这一天相聚了。 俾斯麦和李鸿章闲聊了一会后问他:你这一辈子都是中国的宰相,那么你觉得你有什么自豪的贡献吗?李鸿章一听之后,就开始说他年轻的时候怎么剿灭的太平天国等等。 结果俾斯麦听完后对李鸿章说道:听着不错,可是我们欧洲人觉得这是自己人的内斗,上不了台面。李鸿章听完自己翻译讲了一遍之后很尴尬。 俾斯麦接着说道:在我们欧洲,尽管我是靠着武力统一的,但是我们对外从来不说这个,我们只会说怎么抗击外敌。俾斯麦说的已经很直白了,他在讽刺李鸿章在甲午之战的失败。 李鸿章听完后沉默了一会想要调节一下气氛,就说道:现在有很多人称我为东方的俾斯麦,我觉得那些人应该没有见过你本人。 俾斯麦听完后哈哈大笑道:你是东方的俾斯麦,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啊。 事后李鸿章一直认为这是俾斯麦在讽刺他,因为李鸿章前不久才签订《马关条约》,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当时哪敢有人把自己比作李鸿章的。 李鸿章在欧洲转了一圈之后就去了美国,然后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过就乘船返回国内,由于没有直达的船,只好在日本换乘,但是李鸿章没有从船上下去到港口换乘,而是直接让人在两个船中间弄了一个跳板,就这样李鸿章摇摇晃晃的换了船,李鸿章对于日本的恨可想而知。 大家觉得李鸿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们对他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蘑菇是发物吗 香菇是发物吗 营养丰富是发物下一篇:三娘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