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古大陆是怎么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的名称是什么?

导语:据科学家推论,约12000年前,存在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老大陆——姆大陆,占据南太平洋大部分,其居民信仰单一的宗教,文化程度很高,在建筑和航海方面表现突出。缅甸大陆遗民的后裔分布在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

20世纪以来,科学家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推论:大约12000年前,太平洋上曾经存在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老大陆,这块古老大陆的名字叫姆大陆。下面小系列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大家来看看!

据说缅甸大陆占据南太平洋大部分,南部是塔希提岛,北部是夏威夷群岛,东部是复活节岛,西部是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之和。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据说是缅甸大陆遗民的后裔。

是英国人种学家麦克米伦·布朗首先提出太平洋中有一块古老的大陆。20世纪初,他在《太平洋之谜》一书中首次提出,古代太平洋上有一个高度文明发达的大陆。此后,这一领域的著作很多,英国学者詹姆斯·丘奇沃德的研究成果影响最大。他通过大胆的假设,广泛的调查,独特的推理,甚至自信的笔,勾勒出了古代太平洋中国的概貌。

1931年,他的名著《失落的大陆》在纽约出版,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后,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大陆的后裔》、《中国大陆的神圣象征》、《中国大陆的宇宙力量》等一系列专著,奠定了太平洋中世纪大陆理论的基石。乔治·瓦特对失落的大陆是这样描述的:在古代,太平洋上有一块古老的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全盛时期人口约64万。这片大陆的居民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他们和睦相处。古大陆君主的名字叫拉姆,他不仅是古大陆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神圣的宗教领袖。姆大陆的居民信仰单一的宗教。

古代大陆的居民文化程度很高,尤其在建筑和航海方面表现突出,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

中国古代有七大城市,其中希拉·尼普拉为都城,交通特别是水运发达,人口众多,经济繁荣。

古老的大陆上没有陡峭的山脉,只有看不见的绿色平原和低矮的山丘。土壤肥沃,年年丰收,一年四季植物茂盛,一年四季花果芬芳。荷花是古老大陆的国花,在滨水区尽情绽放,各种鸟儿在森林里尽情歌唱。野生大象成群结队地在原始森林中游荡,它们的耳朵不时扇动,拍打着骚扰的飞虫,到处都是宁静祥和的气氛。

然而,有一天,古老的大陆上传来了可怕的吼声。突然,天塌了,山叫海啸,火山喷发,岩浆四溢,古老大陆的居民和辽阔土地一夜之间沉入大海。只有少数高地暴露在海洋中,幸存的居民被隔离在小岛上。一个非常发达的古老大陆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没人记得有这么古老的大陆。

乔治·瓦特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就像古代印度人一样,缅甸的居民崇拜太阳神,他们不仅知道如何使用火,而且创造了人类最早的角色,一种原始的描绘符号。他们用长方形代表土地,盛开的莲花代表缅甸大陆...这种刻画符号在世界上很多古代的石头建筑中都可以看到,有些其实是纪念缅甸大陆消失的铭文,但是没有人能读懂。此外,姆大陆的居民还烧陶器、编织、绘画、雕刻、造船、航海和捕鱼。

至于缅甸大陆消失后留下的城市遗迹,乔治·瓦特认为它们在太平洋群岛随处可见。复活节岛当时是缅甸的一部分,幸免于难,没有沉入海底。现在岛上很多巨型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碑很可能是缅甸的遗物。以陵墓所在的神庙岛为中心的波拿巴岛附近的南马特尔小岛上的建筑遗址,有90多个人工岛,每个人工岛都有10米高左右的玄武岩岩壁、防波堤、监狱等。,据说也是缅甸大陆的遗迹。在塔希提岛上,有一座类似于中美洲金字塔的建筑,也是缅甸的遗迹...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些不相关的遗迹、遗址、遗迹真的是失落大陆的居民创造的吗?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结果,太平洋群岛居民的寿命最多不超过3000年。如何解释12000年前消失的mu大陆和太平洋岛屿的时差?

值得一提的是,以乔治·瓦特为基础的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拉萨志》是在中国西藏拉萨的一座寺院中发现的。是记录4000年前占星术的文献。他所依赖的其他几份原始文献,如《忒罗阿诺法典》、《德累斯顿法典》、《波斯法典》、《科特西亚法典》,也都是记载占星术的文献。所有这些文件都记录了姆大陆的消失。

《拉萨志》中提到的亩洲沉没,是该书成书前8062年的事件,《拉萨志》是4000年前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mu大陆的下沉发生在12000年前,与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下沉相吻合。乔治·瓦特认为,这两块古老的大陆沉入海洋有着共同的原因。

乔治·瓦特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描述了缅甸大陆居民的迁移路线。在他看来,人类文明起源于缅甸,然后传播到美洲,再从美洲传播到大西洋,最后传播到埃及、欧洲和非洲。因此,缅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近年来,日本学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加入了研究中国大陆的行列。

按照现代地质学的常识,海洋地壳由重玄武岩构成,大陆地壳由较轻的花岗岩构成。海底地壳和陆地地壳有着本质的区别。

1968年,日本东海大学海洋研究所的科研船“白凤丸”从西北太平洋深海海底打捞出一块花岗岩石,当时认为是阿留申群岛的海流携带的。巧合的是,1973年10月23日,日本东海大学的海洋研究船王兴丸号在九州岛附近海域打捞出一个含有花岗岩的大型锰块。显然用洋流来解释锰块的来源有些牵强。科学家将这两项发现联系起来,并推测它们是否是沉入海底的姆大陆的遗迹。日本科学家正试图通过对太平洋海底的全面而广泛的科学调查来寻找新的物质,从而获得关于mu大陆存在的可信答案。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地质学上,一般认为地球上最后一次造山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在6000万年前,而乔治·瓦特认为地球上的山脉形成于12000年前。如何解释两者的巨大差异?地球表面发生了许多复杂的变化。如此高度文明的大陆真的存在于浩瀚的太平洋中吗?也许这只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类天真善良的愿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23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海底金字塔为什么会存在?海底金字塔是怎么被发现的?下一篇:百幕大海底还生活着古人吗?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