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青铜铸造 关于青铜器铸造中一种现象

导语:青铜器铸造中存在一种现象,即在古代青铜器铸造遗址中出现大量兽骨,推测是为了加入含磷物质提高铸造成品率。考古发现证实唐代时期已有加入兽骨的记录。

关于青铜器铸造中一种现象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青铜器铸造中一种现象

  历史上许多古代文明的传承往往凭借着人们之间的口传心授,许多有价值的祖先智慧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许多青铜重器的铸造与流传,不仅载有宝贵的铭文,往往还会伴随着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涉及到许多方面,且具有非常有益的内容。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和借鉴。

  青铜器的铸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就已进入了成熟时期,从矿料开采、金属冶炼到模范制作、浇铸成型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金属铸造中各种成分的配比,对器物的成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为铜、铅、锌,另有其他的少量金属和非金属物。各种金属成分含量的配比变化,构成了不同特性的金属,可用来铸制不同用途的金属器物,而金属中有时少量非金属物质的掺入,也对器物和成型起着重要的作用。

  商代青铜器铸造,已经体现了当时对金属中各种成分的科学配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铸技术更趋于完美。

  当我们今天欣赏这些辉煌的古代文明时,许多伴随着它们的传说,不禁会使我们产生联想与沉思。

  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铸剑“干将、莫邪”的童男童女祭,到明代永乐时期成祖铸钟的金钟娘娘殉等等传说,祖先们的血肉之躯与金属铸造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色彩。那么事实会是怎样的呢?

  古代铸造青铜器多为祭礼用器,尤以重器为甚,其礼仪之隆重,铸工之精细,使用之严格,必为一国一族之首举,而在古代文献中也出现铸造青铜器时有“血祭”的记载。商代卜辞中有:“王其铸黄吕,奠血”。铸重器时,还可能用人作牺牲。虽然文献中对铸造青铜器时的“血祭”和“人牲”未做详细的描述,是否与铸造工艺有任何关联也失于文字。但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实物的化验时,发现其中有的含量。如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和巴蜀兵器中均有磷的出现,虽不排除磷系矿石中原生或冶炼时混入,但若在铸造时将“血祭”和“人牲”物入铜,也能使铜器铸成后其中含有磷的成分。青铜器中定数量的磷,可以对金属溶液的充分环流,范腔内气体的释出起到一定作用。使铜器铸造的成品率提高。而磷在古代时很容易得到,在后期的金属大量铸造时加入磷,并不一定非用“血祭”和“人牲”。大量的兽骨是很好的替代品。很有可能我们地祖先在无意中发现铸造青铜器时加入适量磷能提高成品率后,有意识的向其中加入了兽骨,此举虽未见记载,但在许多考古挖掘中出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古代的青铜铸造遗址里曾伴随着与铸造有关出土物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兽骨。而大多数青铜器铸造遗址既不是抛弃废物的灰坑,也不会是工匠们吃后所遗,那会是什么呢?

  以2003年~2004年的河南安阳市孝民屯商代铸铜遗址为例。其考古挖掘南壁剖面为八层,自上向下的土层分别为扰土。唐宋文化层。商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商代文化层。下为黄色生土。从第三层的商代文化层到第八层的商代文化层的六层堆积中,均发现有炭、烧土块、碎陶范和兽骨。兽骨在这里的出现,明显不是人们吃后无目的的扔弃。而此处考古中还发现人、马、牛、猪、狗等祭祀坑多个,与当时铸铜祭祀有关。如在有踩踏硬面的坑内,出土了一些牛下颌骨,另外集中了3600多颗牛的门齿。此坑所代为殷墟三期,推测其与旁边几十米远的大型青铜容器铸造有关。

  专门祭礼坑的出现,排除了其他六层商代文化堆积中出现的兽骨不是祭祀专用。商代,肉类并不像今天如此丰富,而铸铜工匠的地位,也不会高到经常吃肉后把兽骨乱扔到工作场的附近。大量兽骨的出现,只能说明了兽骨的存在与铜器铸造工艺有关。遗憾的是所有考古报告对兽骨的存在状态都没有详尽的描述。

  近期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从河南引进一唐代铸钟遗址,使我们对兽骨的用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遗址原系河南出土的一处唐代铸钟遗址,异地搬迁后在对其进行加固清理时从中出土有烧土块、金属炉渣、唐代开元通宝、陶瓷残片和数枚兽骨。

  兽骨为牛、羊的腿骨,表面有钙化现象应在土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明显的有人工切割的痕迹,每件兽骨被切割成块径很小,应便于投入到铸造时的范腔或坩埚内。

  这次发现使我们有证据进一步证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工匠进行金属铸造时已经有目的的把含磷的兽骨,掺入金属内。

  由于此处唐代铸造遗址经历了数次异地搬迁填埋。许多器物经过了扰动,已无法客观地反映当时的原貌。虽然兽骨经过明显的人为切割,并根据当时的考古现场状况,可以排除兽骨用途的祭祀,食用、废弃等功能,但把兽骨加入铸造的金属液中,只是理由充分的推测,尽管这也是唯一的合理推测。

  至于兽骨是加在金属溶液的坩埚中,还是加在范腔内后在倒入金属溶液,还是采取其他的方式。这还需要今后在的考古挖掘和文献考据中进一步进行关注和探讨。而根据多个考古现场状况和科学推测,认为把兽骨加入坩埚中的金属溶液内充分溶化后再倒入范腔进行铸造的方式比较可信和可行。

  相信随着今后古代铸造遗址的不断发展,兽骨的真正作用和使用方法会更详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以上内容由本站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3727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嘉庆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民间流传的版本一个比一个离奇下一篇:《秦岭神树》张不逊和小哥是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