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何都抑商扶农?有时甚至到了重农抑商的地步

导语:本文介绍了古代为什么要抑商扶农的原因。封建王朝将农民牢牢地绑在土地上是王朝安全的基石,而商业往往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历代的“重农抑商”基本上就是来自于这样的顾虑。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各个朝代都会调整“抑商”政策,进行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改革。

古代为什么要抑商扶农?以下小系列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中,“抑商扶农”几乎是各大朝代都必须坚决执行的国策,有时甚至到了“重农抑商”的地步。但如果说“古代中国人不懂商品经济”,甚至“不懂货币的好处”,那就是严重的对历史的无知。首先,事实是“抑商”的统治者都知道“钱是好的”,即使在最严峻的“抑商”时代,也从来没有多少扶持商业的政策。

比如西汉时期,在经济逐渐稳定的情况下,放松了商贾法,然后放松了山川禁绝。然后就是汉代“今法贱商,商富”的怪现象,以及“治境”治国的成就。甚至连公认的“厌商”明太祖朱元璋也多次减免营业税,为贫苦商人提供“假贷钱谷”扶持。甚至花巨资为商人建造“沙发屋”,为合法纳税的商人提供免费住宿和仓储服务。他们清楚地知道商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采取严格的“抑商扶农”甚至“重农抑商”的国策?第一个原因是钱好。对于历代封建王朝来说,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已成废墟的时候,最重要的物质财富就是粮食。

在古代,科技的生产条件是有限的,刚刚需要的食物从来就不珍贵。历代的货币一改再改,有铁钱、铜钱、锡钱。有些年份甚至把纸壳、泥壳当钱用。但是食物一直是硬通货。就连历代官员的工资也是通过“定价”和“支付”的方式制定和发放的。东汉官员是有俸禄的,即“半钱半谷”,唐代“岁禄”的俸禄方式是“米露”。明初,公务员的工资也是以米来计量的,从一年级每年900石米到九年级每年50石米。

这个工资水平也成为后世历史票友的吐槽,“明朝官员工资低”。但是真的低吗?据卢介绍,明代的粮食亩产量比宋代增加了近50%,水稻亩产量最高为三至四石,平均水平在两石左右。能种多少亩地赚“一年五十石米?”明朝初年,九品官员的这种“工资水平”至少相当于江南中小地主一年的纯收入。不要抱怨食物少。古代食物是如此珍贵。

粮食增产这么难,就像一部经典电影里说的:“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粮食”。对于各个朝代来说,要想国家长治久安,首先要手里有饭吃。要赶上王朝初建的年代,无论多么艰难都要“扶农”。生意呢?在古代,尤其是在饥荒和战争一片废墟的年代,囤商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在利益的趋势下,商人往往哄抬粮价,与封建王朝争夺宝贵的粮食资源。

比如商品经济发达的宋朝,北宋中期浙中灾荒,就出现了“商人争粟,富人收”的闹剧。就是富商断粮,关起门来等涨价。北宋呢,官仓里没有粮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结果闹饥荒,造成“二百斗米,大部分人死”。这是大宋被称为“新太平盛世”的一年。北宋末年,南方金兵南下,汴京的“豪商”也趁机在国难中大捞一笔,一桶米涨到近2000元,为接下来的“靖康之耻”火上浇油。

类似的触目惊心的教训自然被称为王朝的警惕,成为打压和防范商人的常态。然而,朝代繁荣的主要突破仍然是农业的发展。比如北宋真正成为“富庶的宋朝”,始于宋真宗时期不遗余力的农业改革。一生铁腕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也通过各种强硬的国家政策,使明朝的田地超过800万公顷,每年粮食收入超过3000万石,是宋元时期的两倍。“富于空间”的景象撑起了大明的辉煌繁荣。农业有多重要?一眼。

第二个原因同样重要:对于古代封建王朝来说,将农民牢牢地绑在土地上是王朝安全的基石。

历代封建王朝以小农经济为主。一方面要有充足的食物支撑;另一方面,它应该由足够多的农民种植。自耕农越多,王朝的生产经营就越稳定。但商业往往是农业生产的“敌人”。按照汉代晁错的攻击,商人“不为男人辛苦,不为女人织蚕”,却以丰厚的利润和一条有利可图的途径,“谋取农民的利益”,“把自己所焦虑的东西倍增,买的东西就会翻倍”。即在兼并土地的同时,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确实是巨大的威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百家”就对这种威胁进行了批判。毕竟如上所述,农业增产太难,商业利润太快。在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一旦发达的商业导致大量人口流失,必然会让统治者“吃亏”。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认为“工商大众使国穷”。到了汉朝,贾谊甚至高呼商业开发是“天下大残”。此后,“救商重农”成为历代“重农抑商”的重要论据。

对于封建皇帝来说,这不仅仅是抢一些劳动力的问题。大量“流民”的增加往往成为封建王朝混乱的导火索。明太祖朱元璋对待“难民”的态度就说明了这一点。洪武三年,他下令强迫吴航宿松嘉湖县的流民就地开垦土地耕种。二十年后,他做了一个绝妙的决定,处理太原300个无家可归的人:如果他们在种地,就让他们就地安家;如果他们在做生意,他们会被当场逮捕和惩罚。

通过参考明朝前的流民起义和明末的农民起义,可以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历代的“重农抑商”基本上就是来自于这样的顾虑。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各个朝代都会调整“抑商”政策,进行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改革。如果我们不改变呢?可以看看鸦片战争前的清朝。19世纪初的嘉庆皇帝是“重农”思想的坚定支持者。他给“强调农业”写了许多信,并进行“禁矿”等一系列改革,希望丰富强兵。

这时的清朝,人口迅速膨胀,人多地少的局面早已是严重的社会病。龚自珍把清朝“不种地”“不劳动”的流浪汉形容为“十分之五”。如果仍然坚持“重农”,忽视工商业利益,结果将是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极度贫困,“无业游民”聚在一起,“盗贼”遍地。道光年间的广东学者戴曾这样描述“贼升民穷”。著名大臣黄觉子感叹“祸可怜,老可畏”。

看完这个,就能明白为什么清朝在接下来的鸦片战争中被打得那么惨了。惨败的背后是停滞不前的苦果。“重农抑商”这句话背后有很多光彩,但也有很多教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377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康有为变法时为何要拿孔子当挡箭牌呢?下一篇:朱棣如果没有造反的话 朱允炆会是一个好的皇帝吗

文章评论